01
我的一個女性朋友,特意請假一個星期,帶著孩子去鄉下度假,住特色民宿。
民宿里會安排活動:挖紅薯、插秧、割草、捉蟲子等。
孩子打著赤腳,在田野里跑來跑去,非常快樂。
忽然,村里的一個老農,和我的朋友聊了一小會。
老農說:“這農村有什么好玩的。種地都是下等活......搞不懂城里人。”
一句話,觸動了朋友的敏感神經,開始覺得不快樂了。認為帶著孩子到農村,這是錯誤的。
之后的幾天,朋友不讓孩子去地里干啥了。孩子不理解,吵著要去,因此母子鬧得很不愉快。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有一種觀點:“孩子看媽媽的臉色的時候,孩子看到的,是‘自己’。”
孩子看到媽媽喜悅的樣子,覺得自己是很可愛的,做對了事情,因此一直積極向上。就算剛剛發生了不愉快,也會立馬忘記。
孩子看到媽媽焦慮,難受的樣子,會認為自己做錯了什么,一點都不可愛了。而倒霉的事情,即將發生。
大人的狀態,是孩子眼前的一張晴雨表。這位朋友的狀態改變,無形之中就打壓了孩子的成長,把命運帶入悲苦之中。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朋友聽了老農的一句話。
![]()
02
我的另一個女性朋友,穿著孩子的校服去上班。
有工友就笑她:“也太節儉了吧。”
朋友大大方方地說:“衣服質量也很好,也合身。穿起來,就當工作服。”
朋友也會穿十幾年前的衣服,有一點點舊了,但是不覺得難堪。
談起衣服的時候,朋友總會眼里發光,說自己當時買衣服,是多有遠見,就挑選了質量最好的一件。也會說一些衣服有關的故事。比方,某件衣服是丈夫送的,帶著無盡的愛,似乎進入戀愛期間。
朋友家有一臺車,五萬多。真的很便宜。
但是談起車,朋友說:“這車就是節油。耐用。開二十年都不是問題。”
亦舒在《圓舞》中曾說:“真正有氣質的淑女,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她從不告訴人,她讀什么書,去過什么地方,有多少衣裳,買過什么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據我了解,朋友和丈夫的感情很好,孩子也上大學。家里有存款三十多萬,房子也買了。雖然夫妻都是打工人,但這日子,是踏實的。
當一個人有了真材實料作為底氣的時候,那么外人說什么,就不重要了。而這份底氣,也是自己打造的,不是外人送來的。
![]()
03
我的兩個朋友,對比一下,肯定是第二個朋友,命運更加順一些。
她已經擺脫了他人的評價的負面影響,能按照自己設定的生活去過。
埃默里大學教授馬克·鮑爾萊因在《最愚蠢的一代》里說:“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對于別人而言沒有任何意義。”
我們總是和他人共情,努力活成他人喜歡的樣子,就算有成績,那也是命苦的——弄丟了自己,違背了自己的內心。
原本自己有目標的,一旦被人不看好,就動搖了。
自己很愛丈夫,但是有人指出丈夫的缺點,就不愛了。
孩子很努力,比起更優秀的 孩子,差一截,你就失去育兒的信心。
你月收入五千多,工作也很開心,一旦有人告訴你,身邊的某人月收入八千,你開始抱怨,工作積極性沒有了。
你想去創業,還沒有開始,被父母澆一盆冷水,都不知道要不要開始......
以上例舉的種種,結果都是很糟糕的。你的命運,就被他人鎖定,無法變好。
反過來,你讓自己做自己,讓別人做別人,命運就開始變好。
你寫作多年,發表了多篇文章。但是有人說:“你的名字,我在書里從來沒有看過呀。”
你的回復是:“哦,那我還要更加努力一些,發更多的文章。”
過了多年,你一定會是一位作家,并且名氣很大,收入也不錯。
你要帶孩子去城里打工,父母反對,認為到陌生地方立足太難。你還是去了,從打工,到買房,到定居,用了十余年時間,但是你的后半生,比在老家混的人,強很多。
你還可以有很多的想法,只要方向沒錯,那你一意孤行,也是精彩紛呈的。
![]()
04
你對他人的不在乎,說明你有三種改命的定力。
1.目標堅定。
2.心無旁騖。
3.只為自己負責。
明白了這樣的道理,你對命運的改變,有了深層次的思考。外人怎么做,怎么說,是他們的認知,不能成為你的精神負擔。
也許你不能名垂千古,但是你一定會持續進步,得到自己想要的命運。
被人干擾的時候,來一句“管他呢”,真的能夠激勵到自己。
作者:布衣粗食。
配圖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