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美國人和中國簽訂了關稅休戰協議后,歐盟依舊固執,面臨著巨大經濟困境的德國人坐不住了。怎么想都不對勁,在取消訪華行程之后,德國外長又主動給中方打來電話。希望就訪華的事情進行再一次的溝通。
在通稿中,我們看到王毅外長分3步走,表態很有內涵,也讓德國人百口莫辯。
第一步“立規矩”:王毅外長強調中德文化背景不同,做到的應該是雙方加大溝通,而不是而不搞麥克風外交,對中國進行違背事實的無端指責,同時再次強調,臺灣是中國內政其他國家無權干涉,并且指出中國當年支持了德國統一,德國在臺灣問題上更應該做到謹言慎行
第二步“表誠意”:中方在表達完自己的不滿和嚴正立場之后,希望加深和德國方面的合作
第三步“展胸懷”:德國在承諾一個中國,愿意加深中德合作之后,中方給了德國一個臺階,在這個臺階上,又做了一個加碼,除了邀請外長瓦德富爾在合適的時候訪華,又再次邀請了德國總理默茨和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的邀請。
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外交辭令點到為止。不至于讓對方下不來臺又讓他無話可說。在中德關系出現不好的苗頭的時候及時調整航向,以便于雙方繼續展開合作。
中方此舉也是非常的有深意,要知道歐盟在馮德萊恩及一些歐盟官員的影響下,追隨著美國人的腳步,對中國經濟圍追堵截。安世半導體事件背后不但有美國人的身影,還有歐盟的推波助瀾。
但是這卻嚴重的打擊了以汽車工業為主的德國經濟,歐盟想用荷蘭安世作為談判籌碼,用來放松中方對歐盟稀土的管制。對于荷蘭的強取豪奪中方不屑于和他談判,傾向于更強硬的手段對荷蘭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直接拋出了想要安世芯片就來找中國商務部談判的通告。
德國汽車工業聽到這個消息,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顧不上歐盟,全球汽車零部件巨頭德國采埃孚,歐摩威等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先后已經向中國商務部提交相關材料進行豁免。德國的作法,如同長了翅膀一般的消息一樣,正在西方世界產生著雪崩一般的效應,美國等日韓汽車供應商也在同中國商務部溝通洽談,希望能夠獲得豁免。
德國的操作也讓歐盟看傻了眼,歐盟多國主流媒體開始抨擊歐盟,連美國人都同中方達成了協議,德國人也爭取到了機會,而歐盟唯一得出來的結果就是經過幾天的研判,美方宣布的中方暫停稀土以及其他關鍵礦產出口管制的說法,并不包括歐盟的產業。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