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當威馬汽車在微博微信上拋出這句文藝口號,配著“好事將近”的海報時,評論區沒等來期待的支持,反倒被討薪的員工和維權的車主刷了屏。
![]()
11月3日,威馬汽車在社交平臺上發文表示,“好事將近,敬請期待”,一并發布的海報上則寫著“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記者從相關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威馬這個月底可能會開一個關于新車的發布會,前面說的“好事”涉及多個方面,包括產品、網絡、供應商等,“基本上什么都有。”
不過,與官方所營造的積極氛圍不同的是,在評論區全是排隊討債的。
一種是來自員工,表示要討回公司欠下的工資。
![]()
![]()
![]()
另一種是車主,希望威馬能夠盡快恢復保障用車體驗,包括但不限于兌換充電樁、恢復車機系統、運營APP等……
![]()
![]()
值得一提的是,在威馬官方微信號上,則關閉了評論區,看來也是清楚網友會說些什么。
![]()
誰還記得,威馬曾是造車新勢力里的“種子選手”。作為最早拿到造車資質的玩家之一,它手握百度、騰訊、紅杉等明星資本的410億融資,底氣十足。
2019年還以1.68萬臺的銷量穩坐新勢力第二,僅次于蔚來。那時的威馬,是資本市場眼里靠譜的代名詞。可誰能想到,短短幾年就從云端跌落,2023年申請破產重整時,留下了450億元債務的爛攤子,創始人沈暉還被傳跑路海外。
其實,威馬的崩塌早有預兆,根子就爛在內部管理上。
有前員工爆料:“公司內部不是沒人做事,而是一組人做事,其他組拆臺”。
聯合創始人侯海靖在成都研究院是“一言堂”做派,砸杯子摔書是日常,更荒唐的是為了爭權,硬是讓EX5 Z車型裝了兩套車機系統——一套是他為控費搞的,一套是研發團隊的,雙倍的錢花出去,用戶體驗卻一塌糊涂。
這種內耗到2022年就露了餡,連員工福利房的房租都交不起,房東直接趕人,那時的威馬早已是“四處刨坑補錢”的窘境。
伴隨威馬經營陷入困境,公司員工也成為受害者,拿不到工資。2023年,威馬汽車被曝無故拖欠248名員工2023年2月至5月期間工資報酬共計約1339萬元。
這個數字之后越滾越大,在威馬汽車第一次債權人會議上,重整案附表顯示,威馬拖欠的員工薪資、賠償金和福利金已經超過4000萬元,人均債權金額超過10萬元。
另外,威馬汽車還拖欠著供應鏈、市場服務、銷售和其他服務等合作人的金額高達17.34億元。
![]()
當然,最慘的還是買了威馬汽車的普車主們,售后服務基本癱瘓,4S店幾乎全部關停。所謂的“終身質保”成了“終身自保”。
聚集車主投訴的車質網顯示,與威馬汽車有關的大量投訴,經常會被歸納為一個綠色圖標顯示的問題——“配件爭議、無零配件”。
![]()
事實上,這種也出現在了許多破產的車企品牌之中,比如愛馳、雷丁……這也是新能源汽車的弊端。車企與用戶深度綁定,車企破產,車機等一些功能根本沒法用了。
在二手車市場上的威馬,也是跌成了白菜價,3-5折甩賣都沒人要,大家都清楚買了容易砸手上。
事情的轉機來自今年4月,法院批準了威馬的重整計劃。隨后威馬宣布將“復活”。
今年9月,威馬汽車發布《致供應商白皮書》,宣告公司在歷經波折后,迎來了新股東,即將恢復生產,并制定了發展規劃。
目前來看,宣告“好事將近”的威馬,是準備大干一場了。
但官方微信評論區一關了之,這種回避問題的態度,怎么讓人相信它真的想重整旗鼓?
新能源汽車市場從不缺機會,但缺的是敬畏心——對員工的責任、對用戶的誠信、對市場的尊重。
復活不是一場收割韭菜的騙局。威馬能不能真的“回響”,就看它接下來是動嘴還是動手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