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多品牌戰略協同發力與成本控制的雙重推動下,蔚來距離季度盈利或只差臨門一腳。
11月初,蔚來官方公布月銷量數據,10月共交付新車40,397輛,首次突破4萬輛大關,同比增長92.6%,環比增長16.2%,創下品牌成立以來的單月交付新紀錄。
![]()
這一數據在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尤為亮眼。在樂道、螢火蟲等新品牌的助推下,蔚來不僅實現了銷量結構的優化,更讓市場對其四季度盈利目標的實現增添了幾分期待。
多品牌協同發力,銷量結構持續優化
蔚來10月的銷量突破并非單一車型的偶然走紅,而是“蔚來+樂道+螢火蟲”三品牌協同作戰的成果。
從品牌貢獻來看,蔚來已形成清晰的多品牌梯度布局。10月,樂道品牌交付17,342輛,占總銷量的42.9%,成為銷量支柱。其中8月上市的樂道L90持續熱銷,單月交付量達10,575輛,連續3個月奪得純電大型SUV銷量冠軍。
在北京的樂道門店,店門口的醒目大屏動態展示最新的優惠政策。11月,樂道推出1.1億元購車補貼,同時最高可享3.6萬元綜合禮遇,涵蓋5000元選裝基金,以及三項熱門選裝六折優惠等。
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L60、L90沒有任何其他實質性優惠。這足以見得,樂道上市期間的官方指導價格已經算得上深得人心。
![]()
螢火蟲品牌作為入門級市場的攻堅力量,10月交付5,912輛,成功切入10萬級純電市場。
“現在訂車,要等兩周左右。”北京一家銷售門店的工作人員告訴壹哥,螢火蟲產能已經飽和。
這款起售價11.98萬元(BaaS方案售價7.98萬元)的4米長小車,憑借其良好的品牌調性、實用的空間設計以及靈活的購車方案,為“精致小車”市場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新選擇。而其一度引發吐槽的“三眼”設計,也逐漸演變為具有高辨識度的獨特品牌標識。
![]()
主品牌蔚來依舊保持高端市場競爭力,10月交付17,143輛。全新第三代ES8表現尤為亮眼,上市僅41天交付量便突破1萬輛,創下40萬元以上純電車型交付破萬的最快紀錄。
其40.68萬元的起售價較老款降低9.12萬元。如果按照同配置車型進行對比,第三代ES8相較二代車型的降幅高達14萬元。“降價增配”的產品策略,成功激活高端家庭用戶需求。
據門店工作人員透露,結合當前產能規劃,11月、12月主品牌交付目標分別為1.2萬輛、1.5萬輛,這一信息也印證了蔚來對四季度交付節奏的把控。
盡管產能已在快速爬坡,但在旺盛的市場需求下,蔚來仍無法保證所有ES8訂單都能在年底前完成交付。為應對2026年購置稅政策可能出現的退坡風險,蔚來針對2025年完成鎖單的ES8訂單,特別推出“購置稅差額補貼券”,最高額度1.5萬元,旨在確保用戶購車成本不會因交付延遲而上升。
整體來看,蔚來此次的銷量表現并非依賴終端降價,車輛售價依然保持穩定。
據銷售人員介紹:“常規車型暫無價格優惠,僅部分展車根據停放時長享有一定折扣。店內展車停放時間普遍較短,例如這輛ET5T才到店數日。目前北京地區展車停放時間最長的一輛ET5T為35天,若再停放10天,即可享受最高1.2萬元的優惠。”
當然展車優惠有個前提,就是要碰運氣。如果近期沒有長時間停放的展車,或者展車的選裝配置不符合自己的心意,那么也無法享受到這么多的優惠。
另外,蔚來全系車型還推出了“取消慢充立減4000元”,以及選裝配置半價的政策。但整體來說,即便蔚來的NT 2.0車型,也并沒有在終端釋放出巨幅優惠。
![]()
最吸引顧客的一個亮點反而是蔚來+螢火蟲全系可享的“0首付+2年免息”政策。
根據銷售人員計算,以BaaS方案購買一臺裸車19萬元的ET5T,包含75kWh租電費用在內的月供為3749元(蔚來BaaS方案享受付4贈1政策)。而相同政策下,螢火蟲每月月供大致為1700元。
這對于當前消費者而言,算得上十分給力的銷售方案。
四季度盈利展望:利好集聚但挑戰仍存
銷量的快速攀升,標志著規模效應的顯現,更成為提升毛利率最直接的手段。根據蔚來官方設定,2025年第四季度交付目標為15萬輛,若能達成,其產品結構將發生質變。旗艦車型全新ES8及樂道L90等車型占比提升,有望帶動平均售價提升。
與此同時,全域900V高壓架構、碳化硅電機等硬核技術的規模化應用,攤薄了巨額研發投入,加之供應鏈議價能力的增強,共同推動整車生產成本下降。售價提升與成本下降形成的“剪刀差”,是其毛利率提升的關鍵因素。
此外,一場深刻的“內部革命”為盈利提供了另一重助力。蔚來推行的“CBU”(基本經營單元)機制,正將龐大的組織切分為一個個獨立核算的業務單元。這套機制驅動一線團隊自發地降本增效,實現了運營效率的顯著提升。
![]()
接下來,11月中旬即將公布的三季度財報與11月交付數據,將成為判斷蔚來盈利前景的關鍵路標。市場將如放大鏡般審視其營收、毛利率等核心指標的細微變化,以及管理層對未來的指引。
無論四季度盈利目標能否最終達成,蔚來在2025年下半年展現的這波強勁勢頭,已經為在“規模與盈利”困境中掙扎的新能源行業,提供了一個極具價值的破局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