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亞的內陸深處,有這樣一個國家:孩子們在上學路上要避開閃著金屬光澤的“玩具”,農民犁地時最怕聽到鋤頭碰觸金屬的聲響。這里就是老撾——一個美麗與危險并存的國度。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片土地上至今埋藏著約8000萬枚未爆炸彈,使得這個以農業為生的國家,大片沃野變成了奪命雷區。也讓本就貧窮的老撾雪上加霜,可謂窮得只剩炸彈了。
![]()
這一切都要追溯到半個多世紀前的越南戰爭。當時美國為了切斷北越經過老撾的補給線“胡志明小道”,發動了人類歷史上最密集的轟炸。從1964年到1973年,平均每8分鐘就有一架美軍轟炸機在老撾上空投彈,總計投下2.7億枚集束炸彈。
這些炸彈中,有近30%沒有立即爆炸——約8000萬枚小炸彈散落在稻田、溪流、山坡和村落間,靜靜地等待著不幸的觸碰者。這場與老撾并無直接關系的戰爭,卻讓它成為了人均受轟炸最嚴重的國家。可謂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
五十多年過去了,這些炸彈依然深刻影響著老撾人的日常生活。在川壙省、沙灣拿吉省等重災區,幾乎每個村莊都有被炸彈奪去肢體的幸存者。
許多家庭明知田地危險,卻不得不冒險耕種——不種地就會餓死,種地則可能被炸死。孩子們常常把橙色的網球狀小炸彈誤當作玩具,后果不堪設想。據統計,自戰爭結束以來,已有超過5萬老撾人因未爆炸彈死傷,平均每周仍有人因此傷亡。
![]()
面對這場人為的災難,老撾政府和國際組織一直在努力排雷。但這項工作異常艱難:一枚炸彈的排除成本高達1000美元,而老撾作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根本無力獨自承擔。
排雷人員需要一寸寸地掃描土地,發現目標后要極其小心地處理。有些炸彈深埋地下,有些掛在樹梢,還有的被河水沖到了意想不到的地方。按目前進度,專家估計需要100年才能完全清除這些炸彈。
盡管前路漫漫,希望仍在。近年來,在聯合國及各國志愿者的幫助下,越來越多的土地被清理出來交還給農民。一些曾經的雷區如今變成了安全的農田和學校操場。
![]()
同時,民間手工藝者將回收的炸彈殼制成勺子、手鐲等工藝品,這段血腥的歷史以另一種方式獲得了“新生”。
戰爭的結束從來不是傷害的終結。當其他國家早已翻越了歷史的一頁,老撾人民卻依然每日行走在危險的邊緣。這片飽經創傷的土地渴望的,不僅是清除所有的未爆炸彈,更是一個能夠自由耕耘、安心奔跑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