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記煎餅在緯一路開了分店,離我住的不遠,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
壞消息是分店對過原本有家高群生胡辣湯,關門了。
仿佛自從濟鄭高鐵開通,許多河南胡辣湯的店就被運了過來,每家店大概兩三節車廂大小,多為連鎖,有的品牌之前聽說過,有的則聞所未聞。名氣最大的有兩家,店名即人名:一是方中山,二為高群生。方中山胡辣湯起源鄭州,口味重,辣入骨髓,我在鄭州喝過幾次,濟南的連鎖店和鄭州的也差不多,喜歡喝的,能喝上癮,再喝不了別家的胡辣湯;喝不習慣的,實在不可能習慣。我更喜歡西華縣逍遙鎮風格的,胡椒味重,沒那么辣,也能喝一身汗。高群生就是逍遙鎮的典型代表,所以,從這家店開業,我就隔三差五過去,一碗非遺胡辣湯,兩個牛肉饃或水煎包,有時也要一份“非遺”和“三狠”的兩摻,在酣暢淋漓中,開啟一個新的早晨。
![]()
中年男人的早餐,多兼具解酒功能,這也是無奈。易安居士當年靠“濃睡”肯定不行,“解殘酒”的,還是胡辣湯。
只是,真沒想到,這家高群生胡辣湯開了一年多,就關門了,更壞的消息是:我充的卡還沒有用完。
說到充卡,我倒也不是貪便宜,而是遇到一些合自己口味的店,覺得可以常去吃飯的,就充上一些,一是方便,不用每次都掃來掃去的;二是覺得應該支持這樣的店,如今的房租和人工費用都高,越是這樣的店,開起來越不容易,持續經營下去更是困難重重,有的店靠網紅和團購忽悠來幾波人流,但并不長久,充張卡,算是用實際行動來支持吧。
我充卡最多的,是濟南的面館。因為愛吃面,所以對面館情有獨鐘。最早充卡的面館,是建設路上的舌尖尖牛肉面,這應該是濟南相對較早又相對地道的蘭州牛肉面,湯清面滑,辣椒油香,后來改名為面憨憨,面的風格和滋味沒有變,如今我去多了,切肉的老頭也熟了,每次加的牛肉,都切些肥瘦相間的,倒在碗里化開,湯更濃,面更香。
除了這一家,在機床二廠附近有家真滿福牛肉面,我覺得也不錯,第一次去吃就充了卡,沒多久,他們搬了個地方,幸好所離不遠,依然可以常去。
除了蘭州牛肉面,別的面我也難以割舍。幾年前,人民商場旁邊開了家徐州青年路燴面,我吃了幾次,覺得不錯,也充了卡。當時顧客沒有現在那么多,味道至今穩定,有幾個小菜也頗有特色。去年到徐州出差,當地的朋友安排特色美食,去了這家燴面的總店,我也驗證了一下,濟南這家店和徐州總店的口味,大差不差。
濟南本土的面,以肘湯拉面為代表,最初只有一家,在發祥苑小區旁邊,帶孩子去了兩次,就毫不猶豫地充了卡,一直到現在,那里每到飯點,顧客爆滿,卻聽老板說,每個月下來,少有盈余,或許是因碗大肉多的緣故,夏天還提供免費的西瓜,再加上好幾個拉面師傅,服務人員,利潤用老家話說,“擦頭皮擦的冒血紫哞”,但依然不減品質,讓人每次去吃,看著碗里那么多的肉,都生出些“肉食者鄙”的慚愧來。
但我還是覺得,濟南特別需要這樣的小店,他們的價值無法用財務報表去衡量,但他們是基礎消費的溫度計,標示著這座城市的煙火指數;是城市肌理中的毛細血管,雖不顯眼,卻維持著整個系統的活力。
![]()
這樣的小店越多,這座城市就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消息,甚至比排名第幾更加重要。
歡迎點贊,再點在看。
轉發到圈,更多圍觀。
如若打賞,謹慎花錢。
啥都不干,看見有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