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炒面,一次轉身,演繹出內娛不為人知的艱辛。
曾因《中國兄弟連》中“毛猴”一角為人熟知的演員李嘉明,如今穿著軍綠色大衣,站在街頭攤前揮汗如雨地炒著面條。
![]()
這位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多年的演員,因無戲可拍,選擇回老家擺攤賣炒面維持生計。
直到看到這一刻,才明白當初憑借《狂飆》爆紅的張頌文所說的話,確實顯現了大部分演員的真實現狀!
![]()
李嘉明的演藝路,可以說是內地“綠葉”演員的縮影,16歲離家闖蕩北京,在各個劇組穿梭,最慘時一個月只能接到兩場龍套戲。
從《我這一輩子》中的三句臺詞雜役,到《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書童,再到《中國兄弟連》中嶄露頭角的“毛猴”,李嘉明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多年。
![]()
疫情和流量時代的雙重沖擊,讓他這樣的演員被迫邊緣化。
他從曾經的男三、男四,淪落到沒有臺詞的小配角,連基本的家庭支出都難以維系。
![]()
更令人心酸的是,父親重病,家中急需救命錢,在現實的重壓下,這位曾經的演員放下身段,走上街頭擺起了炒面攤。
李嘉明的處境并非個例,一股“失業潮”正悄然席卷內地娛樂圈。
有演員因為600多天沒進組登上熱搜,還有觀眾耳熟能詳的老戲骨同樣面臨無戲可拍的境地。
![]()
劉濤就曾無奈地表示,很多戲找她,都是聊著聊著就沒下文了。
曾經在《武媚娘傳奇》中飾演李治的鄭國霖,如今在文旅景區穿著龍袍扮李世民,與游客互動。
![]()
影視行業的變化令人瞠目。一位影視公司內部人士透露,主演庫中腰部藝人的占比從三年前的35%暴跌至12%。
這意味著大半人連備選名單都擠不進去。
長劇投資大幅削減,2025年更是直接砍了40%,資金幾乎全部流向短劇,短劇成本低、周期快,愛用新人或網紅,這讓老演員的處境雪上加霜。
![]()
更讓人無奈的是現在的評價標準,資本眼中只盯著“流量”二字,演技好不好、角色貼不貼都不重要。
有演員連臺詞都背不下來,全靠后期配音,更離譜的還有用AI換臉的,連劇組都不用去。
如今風光無限的張頌文,也曾經歷過漫長而暗淡的歲月,畢業三年,他被劇組拒絕了800多次。
![]()
他和同學周一圍一起去劇組,有個導演指著他說:“這個人,長得矮像侏儒,腦門大像猿人,一看就做不成演員。”
在沒戲拍的日子里,張頌文做過助教、副導演,指導過明星演員,助教每月1800元,而他的房租每月需要2500元。
![]()
他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其實中國99.5%的演員都跟我一樣,一天工作18個小時,一個月能掙4000元。”這句話,揭開了內娛光鮮表面下的殘酷真相。
北京的冬天,路上小水洼都結了冰,張頌文沒錢買煤,整天凍得縮成一團。
![]()
張頌文坦言:“我知道已經有太多比我優秀的演員,他們比我更努力,但是我的片酬卻比他們多,只因我突然有了名氣。”這種清醒,在浮躁的娛樂圈實屬罕見。
面對困境,演員們紛紛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
李嘉明在擺攤賣炒面后,去年41歲的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迎娶了23歲小嬌妻,偶爾會接一些角色,并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拍戲經歷。
如今,對于轉行做直播帶貨或另謀出路的演員,公眾態度也越來越開放。
網友普遍認為:“沒有什么體不體面一說,在現在這個大環境,誰不是一邊顧著面子,一邊愁著養家。”
![]()
如今,李嘉明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著自己的炒面生活和偶爾的拍戲經歷,他沒有放下演員的夢想,只是選擇先好好生活。
![]()
而在某檔真人秀里,吳彥祖坐在理發店的鏡子前,手法生疏地為客人洗頭。這不是體驗生活,而是他真實的工作。
娛樂圈的光環正在褪色,但生活的真實卻愈發閃亮。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