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航現場開展的捐贈儀式。(桂林海事局供圖)
偏遠渡口停航數月,村民出行受阻、生產生活極其不便……近日,隨著清脆的汽笛聲再次劃破漓江的寧靜,停航數月之久的陽朔縣楊堤鄉浪洲渡口、雙全渡口正式恢復通航。這不僅意味著江邊村民的出行難題得到根本解決,更是一場桂林各相關部門多方聯動服務民生的生動實踐。
浪洲渡口、雙全渡口地處漓江沿線偏遠山區,作為義渡渡口,長期承擔著周邊村民出行、物資運輸的重任,渡船是村民們連接外界、運送生產資料和生活物資的最主要工具。然而,受適任駕駛員短缺、渡船維護資金匱乏、船檢證書過期等多重因素影響,兩艘渡船于數月前先后停航,村民只能依靠自用排筏冒險過江,安全風險陡增。
“渡船停了,孩子上學、老人看病太不方便了!”“圩日到對岸趕圩都不方便,地里種的東西也不好運出去。”渡口的沉寂,不僅阻隔了村民的日常出行,更讓農產品外運、學生上學、病人就醫變得異常艱難,嚴重影響了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與經濟發展。
群眾的呼聲就是行動的號角。面對這一民生堵點,桂林海事局牽頭組織黨員先鋒隊主動作為,安排黨員業務骨干每日在渡口現場進行值守,一方面維護渡口現場秩序,監督檢查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另一方面勸導使用自用排筏的群眾做好安全措施,正確穿戴救生衣;遇到特殊情況,使用船艇為群眾出行提供支持。
復航并非易事,涉及船舶安全、船員資質、碼頭狀況、運營管理等多個環節。桂林海事局發揮協調聯動作用,積極聯合地方黨委政府、交通、船檢及陽朔縣漓江景區管理有限公司等部門,成立專項工作組,以“問題清單”推動“責任清單”落實。
針對駕駛員短缺問題,海事黨員先鋒隊協調船員與培訓機構開設專場培訓,送培下鄉、送考下鄉,通過理論授課、實操演練、模擬考試等方式,在符合規范流程的前提下,盡快幫助渡船駕駛員考取有效適任證書,為復航提供人力保障。
與此同時,船檢部門對渡船進行“全身體檢”,從船體結構到救生消防設備、從動力系統到操縱系統,從渡口設施到適停碼頭,對發現的問題建立臺賬和問題清單,要求限期整改,逐項排查隱患,實現閉環管理,確保船舶“健康上崗”。
針對渡船燃油補貼發放不及時、油料儲備不足等問題,地方黨委政府和交通部門經過對情況的梳理,積極推動補貼政策向偏遠義渡渡口傾斜,并關注渡工船員生產生活情況,保障其相關權益;同時陽朔縣漓江景區管理有限公司黨委籌措價值1萬元的應急燃油,解復航“燃眉之急”。
此外,公益機構嘉興市榮盛救生設備有限公司為兩處渡口捐贈75件符合規范的船用救生衣,節省采購費用5000余元,為過渡口的群眾安全再加“保險鎖”。
復航當日,一箱箱油料、一件件救生衣被搬上渡船,村民們自發鼓掌:“今天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以后過江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圩日趕集不用再擔心不方便的問題了。”“這渡口渡船恢復得很及時,馬上就是金橘上市的時候了,不用再顧慮怎么運輸出來了。”
隨著渡船緩緩離岸,駛向對岸,中斷數月的“水上動脈”再次恢復了活力,在美麗的漓江上繪就了一幅為民服務、保障民生的動人畫卷。
來源:桂林日報記者蘇展 通訊員聶小麗 王雁
桂林市融媒體中心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