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巖區沙河街,一座地上16層、地下2層的灰色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這不是普通的商業大廈,而是全省最高的智慧立體停車場——沙河街智慧停車場。自投入使用以來,這座日均服務1600車次的智慧停車場,正悄然改變著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周邊長期“停車難、行車堵”的困局。
![]()
沙河街智慧停車場
“過去帶家人來看病,繞半小時找不到車位是常事。”帶著父親復診的市民劉先生感慨:“現在直接開進車庫,兩分鐘存好車,走到醫院只要五分鐘。”這座由貴陽城投集團投資5.45億元建設的停車場,通過智慧機械車位將土地利用率提升至極限——870個機械車位與36個自走式車位共同組成906個泊位,單位面積停車能力提升400%。
![]()
負一層停車區
“沙河街智慧停車場作為貴州最高的智慧停車場,其空間利用率是既科學又實用的。相對于傳統地面車位需30㎡的空間來說,我們的機械車位僅需6㎡就能做到。”貴陽智慧停車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效能管理中心副主任何聰娣指著8個車輛停放的庫口介紹:“車主只需在操作臺一鍵存車,系統就能自動分配倉位,取車時輸入車牌號,兩分鐘內車輛就會送至指定出口。”在負一層存車區,工作人員正引導車輛準確停入載車板,全程無需車主尋找泊位。
![]()
一層取車區
停車場取車廳里,候車休息區的等候座椅、共享充電寶、自動販賣機等設施一應俱全。正在等候車輛出庫的陳女士說:“取車時能坐著等,手機沒電了隨時充,這些細節很貼心。”更令人期待的是,該停車場負二層的2個超充和22個快充的華為新能源充電車位即將投運,屆時將為新能源汽車停放、充電提升便利。
![]()
取車操作系統
運營團隊還計劃引入汽車美容、輕餐飲等業態。“我們要讓停車場從純功能空間升級為城市服務節點。”何聰娣表示:“車主等待時能喝咖啡、處理事務,把碎片時間轉化為生活場景。”
![]()
停車場出口
作為緊鄰三甲醫院的交通要沖,過去,早高峰排隊進院的車輛常常擁堵在沙河街上。如今,日均1600車次的分流效果顯著,路口原先300米長的排隊狀況已不復存在。“現在確實好多了,近期來貴醫幾次,發現原來堵車的時段都通暢了不少。”市民趙女士告訴記者。
![]()
市民通過取車系統進行取車
“停車場采用分時計價:白天2.5元/30分鐘,夜間15元/次。”何聰娣表示,停車場價格設計既保障周轉率,也照顧就醫陪護家屬的過夜需求。
![]()
車輛出庫
這座“垂直停車塔”的投用,是城市治理思維的轉變。當停車從平面擴張轉向立體生長,當存取車從耗時耗力變為指尖輕觸,科技正悄然重塑著城市生活的幸福刻度。
來源:云巖區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