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者或吉或兇。夫樂不可妄興也。
相同的音樂對于不同聽音樂的人得到的結果吉兇是不同的,因此聽音樂要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能夠超出自己的實際情況。
![]()
太史公曰:夫上古明王舉樂者,非以娛心自樂,快意恣欲,將欲為治也。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故音樂者。所以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宮動脾和正圣,商動肺而和正義,角動肝而和正仁,徵動心而和正禮,羽動腎而和正智。故樂所以內輔正心而外異貴賤也;上以事宗廟,下以變化黎庶也。琴長八尺一寸,正度也。
弦大者為宮,而居中央,君也。商張右傍,其余大小相次,不失其次序,則君臣之位正矣。故聞宮音,使人溫舒而廣大;聞商音,使人方正而好義;聞角音,使人惻隱而愛人;聞徵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好禮。夫禮由外入,樂自內出。故君子不可須臾離禮,須臾離禮則暴慢之行窮外;不可須臾離樂,須臾離樂則奸邪之行窮內。故樂音者,君子之所養義也。夫古者,天子諸侯聽鐘磬未嘗離于庭,卿大夫聽琴瑟之音未嘗離于前,所以養行義而防淫佚也。夫淫佚生于無禮,故圣王使人耳聞《雅》、《頌》之音,目視威儀之禮,足行恭敬之容,口言仁義之道。故君子終日言而行辟無由入也。
![]()
太史公說上古時候的賢明君王演奏音樂,并不是為了滿足自我娛樂,也不是為了放縱自己的欲望,而是為了達到治理天下的目的,良好的治理都是從傳播音樂開始的,音樂內容純正而個人的行為也會純正。
音樂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滌蕩個人外在的行為,更是為了調和自己內在的精神,充實自己的內心,因此彈奏宮音脾動而和正,彈動商音肺動而和義,彈動角聲肝動而和仁,彈動徵聲心動而和禮,彈動羽聲腎動而和智。
因此音樂作用是調整個人內在的狀態而對外區分人的不同,音樂對上可以侍奉宗廟,對下可以更好的引導百姓。
琴長八尺一寸這是標準的長度,弦長的是宮位,他在中央代表著君,商位在宮位的右位,其他的位置依次往下排列,這樣君臣百姓的位置也就明確了。
因此聽宮音能夠讓人感到溫和而廣大,聽商音,能夠讓人厚樸而好義,聽角音可以讓人生悲憫之心去愛人,聽徵音能夠讓人生出善心而去給予,聽羽音能夠讓人嚴整而好禮。
禮是外在行為的約束,音樂是內在情感的表現,因此一個有品德修養的人一刻都不能夠離開禮,離開禮的約束個人的行為便會出現偏差,一刻都不能夠離開音樂,離開音樂的調和個人的內在便會失去調控。
音樂是用來調養個人內在義的,上古之時天子帶領諸侯在庭院之內聽鐘磬之音,卿大夫在大堂之前聽琴瑟之音,他們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培養自己內在的精神而杜絕放縱行為的出現。
一人的放縱往往是從沒有約束開始的,因此賢明的君王讓人聽《雅》、《頌》之音,讓人看嚴肅莊重的禮儀,按照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講良好的話,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有品德人縱然不間斷的說話做事行為也不會出現偏差。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