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金九銀十”傳統銷售旺季,向來是中國汽車市場的風向標。在2025年的這個秋天,戰局尤為激烈。當電動化與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一切,頭部自主品牌們已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戰略路徑與增長態勢。
比亞迪、吉利、奇瑞、長城,這四家最具代表性的自主品牌車企,其十月銷量快報不僅是一張成績單,更是一幅描繪中國汽車產業未來格局的預演圖。
比亞迪:龐大體量下的“穩穩幸福”
比亞迪繼續以其一騎絕塵的銷量基數,展現著“新能源汽車領導者”的統治力。10月441,706輛的銷量,1-10月累計超過370萬輛的規模,讓其依舊穩坐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的寶座。
![]()
王朝與海洋網絡作為基本盤,貢獻了近40萬輛的月銷,而方程豹、騰勢(參數丨圖片)、仰望等高端品牌則穩步上攻,共同構筑了一個覆蓋各價位段、技術路線(純電與插混)的龐大帝國。
比亞迪的“穩”,在于其全產業鏈的垂直整合能力所帶來的成本與供應鏈優勢,以及強大的品牌心智占領。
然而,在“穩”的背后,也面臨著挑戰。13.88%的累計同比增速,在四強中已非最高,這意味著市場已從“唯比亞迪是瞻”進入到群雄并起的“后比亞迪時代”。
其44萬的月銷規模固然驚人,但如何在高基數上維持高增長,并進一步提升品牌溢價和單車利潤,將是其下一階段的核心課題。
吉利:多極驅動,全面開花的“模范生”
如果說比亞迪是“一超多強”,那么吉利汽車則完美詮釋了“多極驅動,全面開花”。10月307,133輛、同比增長35%的佳績,使其成為四強中增速最為亮眼的企業之一。
![]()
更令人驚嘆的是其高達58%的新能源滲透率,這意味著吉利已成功完成從傳統車企向新能源科技企業的轉身。
吉利銀河無疑是最大亮點,僅用29個月達成158萬輛銷量,前10個月累銷100.2萬輛,成為最快達成年銷百萬的新能源品牌,這堪稱行業奇跡。從星愿到銀河E5,再到星艦、星耀系列,銀河品牌以精準的定位和極具競爭力的產品,實現了對主流市場的“地毯式轟炸”。
極氪堅守高端,領克品牌煥新向上,共同構成了吉利強大的品牌矩陣。
在燃油車領域,吉利中國星、博越家族等依然保持強大戰斗力,證明了其在轉型過程中并未偏廢任何一翼。這種“新能源與燃油雙線告捷,高端與大眾市場全面領跑”的均衡發展模式,讓吉利展現出最健康的增長態勢和最強的體系競爭力。
奇瑞:海外稱王,新能源奮起直追的“雙面俠”
奇瑞集團的十月戰報,描繪了另一番景象:在國內市場,其聲量與吉利、比亞迪相比似乎稍遜,但在廣闊的海外市場,它是不折不扣的“王者”。10月出口126,434輛,連續六個月破10萬,并以歷史最快速度達成年內累計出口超百萬輛,刷新中國汽車出口紀錄——這一成就的含金量極高。
![]()
奇瑞的全球化已進入“生態落地”的深水區,尤其是在歐洲市場爆發式增長(1-10月增長2.4倍),并實現本地化生產,這為其贏得了長期的增長空間和品牌聲譽。
然而,奇瑞的“另一面”是國內新能源的奮起直追。10月新能源車銷售110,346輛,同比增長54.7%,首次突破11萬輛,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進步。風云、縱橫等系列新車的密集上市和“上市即熱銷”的態勢,表明其長期積累的技術底蘊開始在產品端集中爆發。
奇瑞的挑戰在于,如何將海外市場的成功經驗和品牌勢能,更有效地反哺國內新能源市場,讓國內國際“兩條腿”走得一樣粗壯。其“五冠王”的安全品質背書,若能與新潮的智能科技、精準的營銷相結合,國內市場的潛力將不可估量。
長城:穩健蓄力,在聚焦中尋求突破
與前三者相比,長城汽車的10月份14.31萬輛的銷量雖然在規模上存在一定差距,但其22.5%的同比增長率依然非常亮眼。
![]()
長城的發展策略顯得更為聚焦和穩健,從前三季度1535.82億元的營收和86.35億元的歸母凈利潤來看,其經營質量和盈利能力依然堅實。
長城近年來深耕SUV、皮卡及越野細分市場,并在混動技術路線上持續投入。這種“不追求全面鋪開,而是在優勢領域做深做透”的策略,使其在特定消費群體中擁有極高的品牌忠誠度。
當前,長城正處于關鍵的技術與產品迭代周期,其未來的增長動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在新能源主流價格區間打造出更多爆款車型,以及其高端越野品牌(如坦克)的電動化轉型能否成功。我們充分相信,長城汽車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
“金九銀十”的啟示:分化、共進與長期主義
四大自主品牌的十月表現,清晰地揭示了當前市場的三大趨勢:
- 戰略路徑的分化:比亞迪依靠規模與全產業鏈,吉利依靠多品牌矩陣與均衡發展,奇瑞依靠全球化先行與新能源后發制人,長城則依靠品類聚焦與利潤導向。四條路徑,各有千秋,難言孰優孰劣,都是基于自身基因的最優解。
- “新能源”已成為主戰場:無論是吉利的58%滲透率,還是比亞迪的絕對銷量,抑或是奇瑞新能源增速遠超大盤,都表明競爭的勝負手已毫無懸念地落在了新能源汽車上。燃油車的輝煌正在成為守護基盤的“過去式”,而新能源的爆發力決定著未來的天花板。
- “出海”是第二增長曲線:奇瑞的百萬出口是標桿,吉利的海外布局與新能源出口并進,比亞迪的海外銷量也在快速增長。中國汽車“內卷”之外,“外擴”已成為所有頭部品牌的共識和必選項。這場全球戰役,比拼的不僅是產品,更是供應鏈、本地化、品牌文化和長期主義。
總的來看,2025年的“金九銀十”,不再是簡單的銷量狂歡,而是一場關于戰略定力、體系韌性與創新速度的綜合大考。
比亞迪、吉利、奇瑞、長城,這四家風格迥異的中國汽車巨頭,正以各自的姿態穿越周期。它們之間的競逐,不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戲,而是在共同將中國汽車工業推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它們的共進,正在合力改寫全球汽車產業的版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