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消防月
![]()
2025年全國消防宣傳月活動將于?11月9日?啟動,主題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電”?,旨在提升公眾消防安全意識,規范用火用電行為。
![]()
文物消防
文物、古建筑是文明的符號、歷史的見證。文物因其特殊的歷史原因,在消防方面也有諸多先天不足。加強古建筑消防工作,確保古建筑消防安全,是保護珍貴歷史文化遺產的一項緊迫而又重要的任務。
文物消防,我們如何做?
1
強化“人防”措施
定期對文物保護單位工作人員、講解員、安保人員開展消防培訓,模擬火災疏散、初期火情處置演練,讓“懂消防、會應急”成為每個人的必修課;同時,在景區、博物館顯眼位置設置消防警示標識,引導游客不吸煙、不攜帶火種,從源頭減少火災隱患。
2
嚴格消防設施管理
對文物建筑應根據防火需要和實際情況,確定消防車通道(消防道路),配置必要的消防給水系統、消防設施、設備和器材,確定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保持防火間距。用于參觀、游覽和經營場所的文物建筑,要切實采取人員的安全保障措施。
3
嚴格用火管理
用于宗教活動場所或者民居建筑等確需使用明火時,應加強火源管理,采取有效防火措施,并由專人看管,必須做到人離火滅。
4
嚴格用電管理
文物建筑內配電設備、電氣線路、電器選型、安裝等應符合相關規范和防火要求,并配備適用的電器火災防控裝置。文物建筑內宜使用低壓弱電供電和冷光源照明,一般不得使用電熱器具和大功率用電器具。確需使用的,要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制定并嚴格落實使用管理制度。嚴禁私拉亂接電氣線路,室內外電氣線路應采取穿金屬管等保護措施。對電氣線路和電器要定期檢查檢測,確保使用安全。
5
嚴格大型活動管理
在文物建筑保護范圍內舉辦祭祀、廟會、游園、展覽等大型活動,主辦單位應進行防火檢查,增設必要的消防設施、設備和滅火器材,同時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預先組織演練。要按規定事先將活動情況和消防措施報當地公安部門審核同意后,方可舉辦活動。
![]()
文物無言,卻承載著千年文明的重量;消防有責,守護著不可再生的歷史遺產。每一次細致的排查,每一次用心的演練,每一個人的消防安全意識,都是在為文物“續命”,為文明“護航”。
(圖文來源于“呈貢文博”,侵刪)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場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
文物安全,社會參與,人人盡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