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燼中的線索
培訓中心的廢墟仍在冒煙,春姬在焦黑的水泥塊中仔細搜尋。消防人員初步認定是人為縱火,但在邊境小鎮,這種專業的縱火手段并不常見。
“使用了化學助燃劑。”哲秀低聲說,手里捏著一塊熔化的塑料容器殘片,“這不是普通縱火,是專業人士所為。”
就在他們調查時,一輛平壤牌照的轎車疾馳而至。安全部的姜成國中尉快步走來,臉色凝重。
“春姬同志,我們收到可靠情報,有境外勢力策劃了一系列破壞活動。”他遞給春姬一份加密文件,“縱火只是開始,他們的真正目標是破壞跨境合作示范區。”
文件中的內容令春姬震驚——一個名為“跨境自由聯盟”的神秘組織浮出水面,他們由多國前情報人員和極端自由市場主義者組成,旨在通過破壞朝鮮穩定來推動“政權更迭”。
![]()
聯合國的邀請
就在縱火調查緊張進行時,春姬收到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正式邀請函。邀請她參加在日內瓦舉行的“邊境社區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并作為主講嘉賓分享滿浦市經驗。
這封邀請在平壤引發激烈討論。保守派強烈反對春姬出席“西方主導的國際論壇”,而金明哲則力排眾議:
“這是向世界展示朝鮮正面形象的機會,也是打破西方輿論封鎖的突破口。”
最終,最高領導人親自批準春姬參會,但派出了一個包括安全部人員在內的陪同團隊。姜成國中尉也在其中,他的任務是“確保春姬同志的絕對安全”。
臨行前,春姬召集培訓中心的學員們:“我不在的時候,淑子代理中心主任。重建工作不能停,特別是那些受災家庭的安置必須按時完成。”
![]()
內瓦的暗流
日內瓦的現代與繁華讓春姬目不暇接,但她無暇欣賞。論壇上,她以流利的英語介紹了滿浦市項目,贏得了與會者的熱烈掌聲。但她也敏銳地察覺到,某些與會者對她的發言表現出異常的關注。
茶歇期間,一位自稱馬克·詹森的美國智庫學者主動接近春姬。
“李女士,您的演講令人印象深刻。”詹森遞上名片,“我們研究所對您的項目很感興趣,愿意提供大筆資金支持。”
姜成國在一旁輕聲提醒:“這個人背景復雜,與多家情報機構有聯系。”
當晚,春姬在酒店房間發現了一個蹊蹺的事——她的演講稿被人翻動過,筆記本電腦也有被入侵的痕跡。
![]()
弟弟的線索
就在春姬在日內瓦參會期間,哲秀在滿浦市有了重大發現。調查縱火案時,他偶然在一個邊境交易點發現了弟弟哲武的蹤跡——他竟然還活著,而且在暗中從事跨境情報交易!
通過淑子在邊境的關系網,哲秀終于在一個中朝邊境的中國小鎮找到了哲武。多年不見,哲武已從一個熱血青年變成了滄桑的中年人,眼神中滿是戒備。
“我不能回去,”哲武在秘密會面中說,“安全部不會放過我。但我可以告訴你們一個重要情報——‘跨境自由聯盟’在朝鮮內部有高級別內應。”
更令人震驚的是,哲武透露這個內應很可能就是金明哲團隊中的核心成員!
![]()
陷阱與背叛
日內瓦論壇最后一天,詹森再次找到春姬,這次他不再掩飾:
“李女士,我們知道您弟弟哲武的下落。如果您愿意合作,我們可以安排你們團聚。”
與此同時,姜成國接到緊急情報:論壇會場被安裝了炸彈,目標直指春姬!
疏散過程中,春姬被故意引向錯誤路線,直接走向炸彈安置點。千鈞一發之際,姜成國撲倒春姬,兩人滾下樓梯,躲過了爆炸。
“這不是意外,”姜成國擦去額角的血跡,“我們團隊中有內鬼。”
當晚,春姬接到哲秀的加密通訊,得知了弟弟提供的情報。一個可怕的猜想在她腦中形成:內鬼很可能就是金明哲最信任的副手——李永哲局長。
![]()
雙重博弈
回到朝鮮后,春姬面臨著她人生中最危險的博弈。她既不能打草驚蛇,又要設法搜集李永哲叛變的證據。
在平壤的匯報會上,春姬故意夸大日內瓦之行的成果,特別強調國際社會對朝鮮的“誤解正在消除”。她注意到李永哲對此表現得異常關注。
金明哲私下告訴春姬:“最高領導人很滿意你在日內瓦的表現。決定擴大示范區范圍,增加預算撥款。”
這顯然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幾天后,春姬接到匿名威脅:如果她不放棄項目,就將“曝光她在日內瓦與外國情報人員的秘密交易”。
與此同時,哲秀在邊境發現了更多可疑活動:不明身份的“顧問”在指導農民改種罌粟;新建的工廠實際上是在生產假冒商品;甚至有人在秘密招募邊境青年進行“特別培訓”。
![]()
收網時刻
春姬決定主動出擊。她假裝屈從于威脅,同意與“跨境自由聯盟”的代表秘密會面。會面地點設在鴨綠江上一個移動的漁船里,便于安全部布控。
會面當晚,春姬佩戴著隱蔽的攝像設備,獨自登上漁船。對方代表竟然是曾在日內瓦有一面之緣的詹森!
“明智的選擇,李女士。”詹森得意地說,“只要您配合我們的小計劃,保證您和家人都能獲得美國庇護。”
就在詹森展示具體計劃時,安全部的突擊隊迅速行動。但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李永哲突然出現,槍口對準了春姬!
“很遺憾,春姬同志,你站錯了隊。”
![]()
真相大白
就在這危急關頭,姜成國帶領另一隊人馬趕到。原來安全部早已懷疑李永哲,這次行動是故意引蛇出洞。
槍戰中,李永哲被制服,詹森企圖跳水逃跑被抓獲。在確鑿證據面前,李永哲承認了自己長期為境外勢力提供情報、策劃破壞活動的罪行。
“我以為這是在推動國家進步,”李永哲苦笑,“沒想到成了危害國家的幫兇。”
更令人震驚的是,調查發現“跨境自由聯盟”與多年前哲武被迫逃亡的事件直接相關。正是他們設下圈套,讓哲武背負叛國罪名,從而脅迫他為該組織服務。
![]()
家族的抉擇
隨著真相大白,哲武終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回到祖國。但在俄羅斯多年的流亡生活,已讓他對這個熟悉的故土感到陌生
“我想留下來幫助重建,”哲武對春姬說,“但我需要時間適應。”
與此同時,春姬面臨新的抉擇:聯合國再次發出邀請,希望她擔任邊境發展特別顧問;平壤方面則希望她進入科學技術省,負責全國農村發展項目。
深思熟慮后,春姬選擇了第三條路:繼續留在滿浦市,完成她開始的事業。
“這里才是我的戰場,”她對家人說,“真正的改變應該從基層開始。”
![]()
新的開始
秋天來臨,鴨綠江畔層林盡染。重建后的培訓中心比以往更加宏偉,新增了國際合作部,迎來首批外國參觀者。
在中心的展覽廳里,春姬指著滿墻的照片向來賓們介紹:“這些是我們項目的參與者,也是朝鮮普通百姓的真實寫照。他們用雙手創造著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淑子如今已成為項目副主任,她帶領的紡織合作社產品遠銷海外;明哲考上了金日成綜合大學,立志學成后回到家鄉;哲秀負責新成立的邊境貿易公司,以合法渠道開展國際貿易。
站在培訓中心的頂樓,春姬俯瞰著生機勃勃的邊境小鎮。鴨綠江對岸,中國的開發熱潮如火如荼;朝鮮這邊,改革的氣息也日漸濃厚。
金明哲從平壤發來賀信:最高領導人高度肯定滿浦經驗,決定在全國推廣。但春姬知道,真正的變革才剛剛開始。
夜幕降臨,培訓中心的燈火在邊境線上熠熠生輝,如同黑暗中的啟明星,指引著前行的方向。
![]()
(未完待續)
下章預告:
春姬的項目引起國際關注的同時,也招致更強烈的反對。一股新興的保守勢力在平壤崛起,公開批評邊境開放政策。與此同時,鴨綠江對岸突然爆發神秘疫情,邊境再度關閉。更令人擔憂的是,哲武在適應過程中出現嚴重心理問題,而淑子的女兒竟被卷入跨國人口販賣集團...下一章《邊境危機》,看春姬如何在接連不斷的挑戰中守護她所珍視的一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