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韓國總統李在明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首次面對面。李在明不僅主動提出要訪問高市的家鄉奈良,還當著媒體的面夸她“優秀且出色”。可就在會談后不到48小時,一件事徹底改變了局勢。
高市早苗在APEC峰會期間突然和臺灣地區代表林信義見了面,還在社交平臺上放出合照,甚至錯誤稱其為“總統府資政”。這讓中國方面極為不滿,外交部罕見地點名批評高市,表態強硬得毫不留情。高市早苗為何要在這個節骨眼上搞出這樣一出?李在明又該如何走出被“盟友”背刺的困局?
![]()
這一切,要從更早之前的一場交易說起。兩個月前,韓國和日本幾乎是被迫坐上談判桌的。美國給這兩個亞洲盟友下了一份“天價賬單”:韓國要在三年半內購買10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還得往美國高科技和造船行業投資3500億美元。
日本也沒好到哪去,被要求對美投資4500億美元。這筆賬加起來接近一萬億美元,日韓兩國的財政壓力瞬間爆表。面對這樣的經濟重壓,日韓之間的“合作”其實并非源于真誠,而是出于無奈。
![]()
李在明在競選期間還在強烈批評日本福島核污水排海,口口聲聲要追究歷史責任。高市早苗則是日本政壇出了名的右翼人物,長期參拜靖國神社,對歷史問題從不讓步。這兩人原本是水火不容,可現實逼得他們不得不暫時放下成見,聯手應對美國的經濟打壓。
表面上看,日韓這場“和解”來得突然,實則早有跡象。慶州會談當天,兩人刻意避開了所有歷史爭議話題,像獨島(日本稱“竹島”)、慰安婦、勞工賠償一個字都沒提,而是把話題牢牢控制在經濟合作和產業互補上。
![]()
高市說,鄰國之間有分歧是正常的,關鍵是領導人要展現智慧去解決問題。李在明立刻回應,政治不是戰爭,有問題就一起來解決。這番互相“商業吹捧”,讓外界一度以為日韓將開啟合作新篇章。
三星也順勢宣布將在日本橫濱投資300億日元建設研發中心,為這場“破冰”增添象征意義。李在明甚至在記者會上說,過去的擔憂都沒了,自己對高市早苗的印象完全改觀。
![]()
可沒想到,高市早苗轉身就給了他一記“悶棍”。APEC峰會剛一結束,高市就接受了美國媒體的專訪,再次渲染“中國威脅論”,還強調臺灣海峽的和平穩定對日本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隨后她又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會見臺灣代表,并稱其為“總統府資政”,這番操作,完全違背了她此前對中方的承諾。她曾在與中國官員會談時明確表態會遵守一個中國原則,這次的行為顯然是“當面一套背后一套”。
![]()
中國方面的反應迅速而嚴厲,外交部發言人直接點名批評高市本人,稱日本在臺灣問題上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并提醒日本政界“不要裝健忘”。這種點名方式在中日外交關系中極為罕見,可見中方這次的憤怒程度。問題是,這場風波把李在明推到了風口浪尖。
他剛剛還在夸高市是“理念相同”的優秀政治家,轉眼她就踩了中國最敏感的紅線。中韓關系本就因為歷史和政治問題時常起伏,如今高市這一舉動,很可能導致中韓互信的基礎被徹底動搖。
![]()
更關鍵的是,中國已經連續21年是韓國的最大貿易伙伴,雙方經濟聯系極為密切。不管是半導體、汽車還是化工,韓國的出口高度依賴中國市場。如果因為日韓“聯手”而間接背書日本在臺灣問題上的言行,中國必然會有所反制,韓國經濟將首當其沖。
李在明的處境變得極為復雜。如果他繼續推進與日本的合作,就等于默認高市的行為,等于是站到中國的對立面;如果選擇與日本拉開距離,那剛剛建立的“日韓統一戰線”就會瓦解,韓國將獨自面對美國施加的經濟壓力。
![]()
這相當于一邊是得罪中國的風險,另一邊是背上美國“賬單”的重壓,李在明不得不在夾縫中尋找生存空間。
更令人心寒的是,從高市早苗的種種表現來看,日本并沒有想要真心與韓國合作的打算。她的操作更像是在借韓國的“配合”,為日本爭取在美國“印太戰略”中的主導地位。而韓國,不過是一個可以犧牲的棋子。
![]()
用得著時就拉近關系,用不著時就甩開,這才是日本的真實算盤。高市的“投名狀”遞得干脆利落,不惜踩中國紅線,也要在美國和國內右翼勢力面前刷存在感。這種政治投機行為,不僅讓中方憤怒,更讓韓國處于被動。
李在明可能還沉浸在“家鄉外交”的溫情中,但現實已經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韓國原本打算通過在中美之間“走鋼絲”,一邊與日本聯手緩解美國壓力,一邊安撫中國保持經濟合作。但高市早苗的這場“騷操作”,直接把這條鋼絲踢斷了。
![]()
中國的態度已經很明確,臺灣問題是紅線,誰碰誰就得承擔后果。這回中方不再含蓄,而是直接點名批評,并重申了日本的歷史責任。這不僅是對高市的警告,也是在敲打韓國:選邊站隊的時機到了。
從外交角度看,李在明的策略出現了重大失誤。他低估了日本對中國的敵意,也高估了日韓合作的穩定性。這種“政治蜜月”缺乏共同的戰略認知和互信基礎,一旦利益不一致,隨時可能破裂。高市的行為就是最清晰的信號。
![]()
對中國來說,這場風波也讓局勢變得更為清晰。日韓的所謂“聯手”背后,是對美國的依附,是對中國的防范。無論他們表面多么熱絡,只要這種底層邏輯不變,中國都不會真正信任。
在中方眼中,與其圍著別人轉,不如把自己的事情辦好。這也是中國面對當前復雜地緣局勢最穩健的選擇。增強自身實力,擴大內需,掌握關鍵技術,才是應對外部挑戰的根本之道。
![]()
高市早苗這次的言行,其實已經幫中方識破日韓聯手的“假面具”。他們不是“塑料兄弟”,而是“利益搭檔”,利益一旦有變,關系也會瞬間翻臉。對中方而言,這種短期的政治操作完全不值得投入真心。對李在明來說,是繼續當“背鍋俠”,還是果斷止損,考驗他的政治智慧和國家利益判斷。
這場從“蜜月”到“翻臉”的外交風波,不僅揭示了日韓關系的脆弱本質,也讓整個東亞局勢再度蒙上陰影。下一步怎么走,所有人都在看。高市早苗的一番操作,不僅毀了日韓剛建立的合作氣氛,也再次驗證了一個事實:在大國博弈面前,真正有價值的,永遠不是靠誰,而是靠自己。
信息來源:
[1]李在明對高市早苗說:這件事“具有特別意義” 環球時報
[2]韓日舉行首腦會談,未談及歷史問題 觀察者網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