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頻的人,無需刻意安排,終將會找到彼此。
《圓桌派》這款文化類聊天真人秀,從2016年上線以來,以無劇本、無臺本、無級別圍桌聊天,斬獲了無數粉絲。
主持人竇文濤的話題閱讀量高達10.8億。在這個拼流量的時代,他以輕松詼諧的“聊天”直擊人心。
![]()
有人把《圓桌派》當做“下飯神器”,很多人說這檔節目是唯一能讓自己放下手機認真看完的綜藝。
在越來越浮躁的當下,《圓桌派》簡直是一股清流,沒有流量明星,沒有華麗的舞臺,一張簡易圓桌和圍坐在一起的4個朋友,竟然撐起了豆瓣均分9分以上的口碑。
聊天的綜藝五花八門,但《圓桌派》被網友定義成“聊天節目的天花板。”
和文化人侃文化,跟會聊天的人聊天。桌上裊娜著香霧,茶杯里茶香四溢,四人圍坐,時而大笑,這像極了我們的日常,這也正是《圓桌派》一貫的風格。
竇文濤攜手3位嘉賓,他們談天說地,話題包羅萬象,每一期都備受觀眾期待。
第八季第6期的《圓桌派》,聊天的主題是“解憂”,節目邀請到了李誕、蘭小歡兩位嘉賓,許子東作陪。
![]()
李誕的到來,為這期《圓桌派》增色不少。都說李誕很神奇,他是《今晚80后脫口秀》的“扛把子”,后來又是《吐槽大會》的標志人物。
緊接著,他成了誕總,2020年,年僅31歲的李誕身價過億。
![]()
然而,后來由于他言行不當、廣告違規遭遇事業滑鐵盧,但他卻轉換了賽道,投身小紅書,開了“解憂小賣部”,他斬獲了大量的女性觀眾,成了一個響當當的主播。
或許天性頑強,生性風趣,一副光頭、一副眼鏡,總是嘻哈的表情符合“解憂”的人設,李誕走進《圓桌派》一點也不意外。
01
智者和智者的聊天,簡直就是神仙過招。
在他們的聊天里,觀眾們收獲了無數信息,重要的是打開了一道道心智之門。
![]()
他們說,1998年,當手機有了前置攝像頭,人人都可以做視頻,但隨著科技的發展,社交媒體讓年輕人過早陷入焦慮。
一個成年人應對少數人的差評,都無異于一場陣痛,但很多青少年卻承受了鋪天蓋地的譴責和聲討。這對于年輕的一代,簡直就像卷入一場海嘯。
以前你和固定的人不停交往,如今你和形形色色的人“虛擬”交往,面對洶涌的惡意,很多人是無力招架的。
李誕坦言,很多人在性格上是脆弱的,他對“虛擬”網絡傳來真實的惡意,一開始是詫異的,覺得這個不該放在心上。
![]()
但面對“異步”的交流,大腦要逐漸適應,他說在自己一路成長中,也被無數差評紛擾。
他的感受,是找到欣賞對方的彼此。
就像他和竇文濤,兩個人第一次見面,就讀懂了對方的所有。那種眼神與話語中的投緣和合拍,讓觀眾們看得陶醉又入迷。
李誕一直以來,飽受爭議。觀眾們對他的差評可以拉成瀑布長。但無論怎樣,李誕始終活躍在公共空間,哪怕他多次被送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李誕依然有他專屬的魅力,被很多人追崇和熱愛。
![]()
他自己也曾十分焦慮,但他很快就能釋懷,他擅長自我消化,并能及時從輿論的漩渦抽身。
一邊焦慮,一邊在焦慮中難得快樂。
他們談到消費,談到風險,原來,避險才是世上最高的風險。這些醍醐灌頂的話語,讓很多人心頭一驚,太多的人往往總是在規避風險,好多風險卻在規避中不幸中招。
然而,問題來了,只能去解決,解決了就獲得了成就,解決不了,就收獲了智慧。
![]()
這樣的自圓其說,表面上,像是一句廢話,實質上,卻是一場自我開導。
隨著AI已經滲透生活的各個領域,李誕分享了一個真實的現象,他說身邊的朋友都在拿AI教孩子說話。
家長沒時間陪伴孩子,把手機直接丟給孩子,就完全可以讓孩子和“工具人”說話,一說就是大半天。這個工具人不會打壓孩子,完全會照顧到孩子的情緒,一直在孩子的興奮點上,難怪孩子會總在興頭上。
有人擔心AI會給孩子洗腦,構筑不一樣的價值體系,讓孩子遲早毀掉。
但李誕的一番見解,讓觀眾們基本打消了疑慮。他給出了幾點理由,每一點都讓人無力反駁。
AI工具人的情緒價值,會讓很多人無法回絕。它的超級大腦,是浩瀚的知識海洋,不僅邏輯嚴謹,觀點更是清晰。
如果把孩子都交給AI來調教,孩子從小跟著條理清晰的智者學習,那會多牛。
科技改變生活,沒有人拒絕得了神通廣大的先進技術。可李誕的話也只說對了一半,同場的許子東立馬就表示了反對,“我寧可讓孩子跟著親人學說話”。
![]()
不錯,孩子是人,他首先要跟人交流,而不是永遠跟工具人學說話。
AI只是工具,完全依賴AI,這讓人類會缺失獨有的情感體驗。誰都無法想象,如果把下一代徹底交給AI,我們是否是把孩子推向一個萬劫不復的深淵?
其實,李誕的大膽和許子東的警惕,并不對立。我們一面擁抱AI,一面給予孩子關愛,畢竟,孩子靈魂的塑造,是為人父母的職責所在。
![]()
李誕,是一個富有個性的奇才,這一點,幾乎沒人否認。他的言談有著另辟蹊徑的新奇感,總給人新鮮的刺激的“情緒”回饋,人們總能在他的笑談里得到“解憂”。
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李誕在“情緒經濟”上,是第一個做到巔峰的人。
02
1989年10月2日,李誕出生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
![]()
中學畢業,他考上了華南農業大學。可他卻熱愛文藝,他的身份是脫口秀演員、編劇、策劃人、作家。
2012年,李誕開始脫口秀創作,并很快成為風靡一時的“段子手”。
他的脫口秀影響力不可小覷,以獨特的幽默風格和犀利的言語,一下子火遍大江南北。
![]()
他用自嘲和諷刺的方式解析社會現象,他的話題從來都是和大眾息息相關,什么消費主義、職場生存,觀眾們對他十分喜愛。
2016年至2018年他先后出版了個人自選故事集《笑場》、《宇宙超維度指南》、《冷場》。
其中,李誕以特有的黑色幽默和哲學思辨,為讀者提供了大量的情緒出口,他也憑著這3部力作榮登“第13屆明星作家榜”第一名。
![]()
2017年,一檔新的綜藝走進大眾的視野,這個名叫《吐槽大會》的節目,一開始就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李誕和池子,這對黃金組合,讓脫口秀玩出了別具一格的新意。《吐槽大會》采用全新技法,引爆收視熱潮,節目播放量達到14.5億次。
![]()
李誕因此迅速走紅。
然而,人紅是非多,天賦異稟的李誕早已褪去了“文青”的光環,在浮躁的社會里,染了很多不良習氣,他的口碑一度跌落谷底。
李誕卻不合時宜發了一條“人間不值得”的言論,這很“喪”的5個字,給他貼上“特立獨行”的標簽。
![]()
李誕的這5個字,看上去非常扎心。
有人問他,怎么可以成功,而他的回答讓你徹底泄氣。他毫不客氣建議你怎么接受失敗,一句話幾乎讓你直接撞到南墻。
正是這份真實,不虛偽,反而讓人們覺得,李誕這人不一般。
“在一場大火中,你是救一幅名畫,還是救一只被困的貓”,這個有名的辯論,讓李誕的公眾形象徹底得到了升華。
他說:“名畫的最好歸宿就是燒掉,成就一個生命的故事,遠方的哭聲固然高尚,但近處的貓會讓你成為溫暖的人。”
![]()
他活得可謂是人間清醒,用調侃的口吻,在取舍間構筑生命的力量和溫柔。
任誰也沒想到,李誕竟然把脫口秀搬到了直播間。一時間,“解憂小賣部”火得一塌糊涂。
![]()
不同的是,李誕沒有正襟危坐,而是穿著汗衫躺在大床上,這種松弛感,直接溢出屏外。他的貨物價格不菲,但他從不吆喝,更不靠低價促銷。
如果說董宇輝靠知識營銷,收獲了天下丈母娘的青睞,李誕就是靠提供“情緒價值”,收割了100多萬女粉。
李誕有他的獨門秘籍,他是“情感解憂器”,讓很多人找到情感輸出的渠道,很多人被他“誕式幽默”徹底治愈,被他“人間不值得”消解了所有不堪忍受的沉重,他的“脫口秀”派上了新用場。
![]()
他讀著網友的信件,與網友們談心,面對網友們的情感糾葛、內心困惑,他充當了一個情感導師的身份,他不做道德審判。
在打趣和調侃中,給予網友一種有效的精神撫慰,當網友們情緒得到疏解,一時間忘乎所以,順手下個單,李誕的小黃車很快被哄搶一空。
李誕年紀輕輕,頂著一個大光頭,他沒有高富帥的顏值,相反,還顯得油膩和爹味。但他把自己放在極低的姿態、熱愛著這份“熱愛”。
![]()
就像他在《圓桌派》里講到的,喜歡工作本身,在工作中尋求價值,在勞累中得到快樂。
03
竇文濤,是《圓桌派》的靈魂人物。他謙遜、睿智、在每期訪談節目里,他都能游刃有余。
有時候是話題的發起者,有時候又是一個旁觀者,他拿捏好每個人的談話節奏,掌握好每個議題的分寸,在看似閑談中,讓觀眾沉浸式享受談話的氛圍和樂趣。
1967年,竇文濤出生在河北,高考考入武漢大學新聞系。作為八十年代的天之驕子,才氣逼人的竇文濤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賽道。
![]()
1996年,他加入了鳳凰衛視,與魯豫、許戈輝一起成了該衛視的臺柱子。1998年,《鏗鏘三人行》開播,僅用一張圓桌,就掀起了收視熱潮。
《鏗鏘三人行》節目播出了19年,據說,這是中國電視史上最長壽的訪談節目之一,這個最初的“文化脫口秀”,它風靡了一個時代,讓無數人的生活充滿了歡聲笑語。
![]()
2016年,由竇文濤主持的《圓桌派》粉墨登場,看似一場閑聊,卻聊起來沒完沒了,在這個“短視頻”時代,人們追求短平快的節奏,他卻把一檔節目延升到二個多小時。
他能和任何人隨時建立良好的鏈接,串聯起整個聊天的主題內容。他的控場力讓所有人不禁嘖嘖稱嘆。
![]()
而李誕上桌《圓桌派》,著實給了觀眾一見傾心的感覺,他們倆一見如故,聊得十分投緣。
一來《圓桌派》秉持幽默松弛的節目風格,二來,在文化,社會話題上,他們都有獨特的視角,讓觀眾們既感新鮮,又深有觸動。
《圓桌派》這一季,反響異常熱烈,豆瓣評分高達9.3分。
![]()
竇文濤找李誕上《圓桌派》,真是找對了人。他們在節目中遇見,彼此在觀點碰撞中達成了一定的默契,這種一拍即合,迸發出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閃爍觀點,令網友們十分享受。
04
李誕和竇文濤,很早就認識,這回,由于魯豫的牽線成功,兩人在《圓桌派》有了令人難忘的交集。
一張圓桌,聊天下沸沸揚揚,4個才子,談天說地盡顯人生智慧。
![]()
他們引經據典,足以看到他們讀過的書、走過的路、見識過的風景、思考過的古今,語句里皆是思想的交鋒。
他們見證時代更迭,在各自的人生里一路追光前行,他們用知識賺取了極大的財富,而他們的價值卻勝卻無數。
有知識和技能傍身,賽道無論怎么變換,他們總能脫穎而出。

除了努力,他們成功最重要的秘籍,就是應時代而生。他們沒有死讀書,成為迂腐的書呆子,而是憑著聰明才智,將知識化解成能量,助力自己一步步登上事業的巔峰。
他們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在各行各業大卷特卷的當下,他們用嶄新的理念闖出了一片新天地。
李誕的人生,從草原小伙到脫口秀奇才,再到誕總,可謂是一步登天,但眼看他起朱樓,又見他高樓塌。
他并沒有從大眾視野消失,卻憑著“小賣部”老板混得風生水起。他的成功,除了理想主義的光芒還有現實主義的天賦。

精準把握時代脈搏,精準拿捏大眾心理,敢于行動,敢于將知識、技能轉化為產能,這也是讓他身價不菲的重要緣由。
蔡瀾說:“人要想盡辦法掙錢,因為錢能給人自由。”
![]()
李誕正是向著“錢”出發,摒棄了文青的窮酸和刻薄,把一副清高踩在腳底,不惜彎腰提供各種情緒服務,才讓自己活到揚眉吐氣。
所以,竇文濤欣賞他,《圓桌派》見證了他們各自的底色和實力。他們都是普通的家境,靠著自己打拼到成功,所有的名利,他們都有配得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