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裝的人說別人裝。
這是近些天來,娛樂圈里最大的笑話。
01
王家衛塌房的大瓜,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了吧。
連續好幾天,熱搜上掛的都是相關錄音爆料內容,引發了無數討論。
![]()
本來我還想著,讓子彈再飛一會,等正主出來回應再說。
畢竟,這種反轉再反轉的事,之前也有過。
但正主的回應沒等到,反而是的詞條,又被捧上了熱搜。
難道,大導演真的想沉默到底嗎。
先給不了解的讀者,簡單說下事情的經過——
起源,是一個參與了《繁花》劇情創作、身患肯尼迪病(緩慢進展的“漸凍癥”的青年編劇古二(程駿年),在網上自曝。
為了爭取自己的權益,他選擇了一種“同歸于盡”的壯烈方式:
把偷偷錄的7段錄音,在網上放了出來。
偷偷錄音已經涉嫌違法了,所以王家衛方很快就報警了,古二的賬號也隨之被封。
但這些流出的錄音內容,也在一瞬間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
錄音的兩位主角,正是王家衛與署名《繁花》唯一編劇的秦雯。
而他們在對話里隨意吐槽、貶低的 “受害人”,幾乎涵蓋了半個娛樂圈:
吐槽唐嫣“很裝”,比較難搞,要讓老師等她。
可娛樂圈里最裝、最喜歡不管白天黑夜都要戴著墨鏡耍派頭的人,不就是你王家衛自己嗎?
![]()
罵陳道明“陰陽同體”、“極品”,喜歡改臺詞,又記不住臺詞。
這句話也是夠諷刺的——
要說到臨時改劇情、改臺詞,一條片子NG幾十次,還有誰比得上王家衛呢?
![]()
就連已經90歲的游本昌,就因為愛發朋友圈,都要被他們蟈蟈一句“不是省油的燈”。
90歲的老人,不過是分享日常,想跟上年輕人的步伐,到底礙著他們什么了?用得著這么背后嚼舌根嗎?
![]()
而最讓網友們惡心的,還是他們倆之間那番猥瑣又露骨的對話。
兩人自己打情罵俏也就罷了,還把主意打到了金靖身上。
王家衛先說,金靖那個角色秦雯也能演。
秦雯則表示,自己胸沒那么大,演不了。
結果王家衛緊跟著就來了一句:“那我一定要搞金靖。”
![]()
接著,王家衛還故意問秦雯,如果你有胸怎么樣,會不會改變人生。
秦雯的回答也是諂媚到骨子里,“這還當什么編劇啊”、“可以可以”、“好開心啊”。
王家衛則又表示,我一定收你。
![]()
這些錄音曝光之后,王家衛的人設徹底崩塌了。
是啊,誰又能想到——
在熒幕后塑造出無數經典、渾身散發著文藝深沉氣質的大導演,私底下竟然會是這么油膩猥瑣的樣子呢。
誠然,每個人都有私下的一面,都可能在熟人面前吐槽幾句旁人。
可 “吐槽” 和 “惡意貶低” ,從來都不是一回事。
“私下放松” 和 “突破底線的猥瑣” ,更是天差地別。
在這些對話的背后,我們看到的,分明是一個人道德感的缺失和人品的敗壞。
02
而就在全網都盯著錄音里的明星八卦時,最先爆料的古二,反而被大家忽略了。
其實在這起事件中,最大的“受害人”,從來都是他。
這個身患重病的青年編劇,最初站出來爆料的目的,也只是想為自己被偷走的心血、被踐踏的尊嚴,討一個說法。
而他的遭遇,可以說是一場赤裸裸的權力碾壓。
![]()
古二是誰?
娛樂圈里一個沒名沒姓的小透明,一個無名小卒。
但《繁花》里的三條主線,他貢獻了兩條。
在他進組之前,《繁花》的劇本改了一版又一版,沒有一版能讓王家衛滿意。
主編劇秦雯的第一稿,寫到第七集就“寫崩了”,寫不下去了。
而古二把自己的版本給王家衛看后,王家衛眼睛都亮了,對大家說:
“這就是我們要拍的《繁花》,你們所有人、每個部門,都要熟讀這本。”
![]()
現在觀眾津津樂道的劇情,全都是古二寫出來的。
李李 “股市版宮二” 般的復仇線、阿寶從認購證起家的發家史、汪小姐在 27號外貿公司的成長路……
爺叔那句“上海人做生意,講究噱頭、派頭、花頭”,也是出自古二之筆。
在錄音里,連王家衛自己都說:
“俊年就是現實里的寶總,拯救了我們。”
![]()
被大導演看中,古二本以為,多年的努力總算熬出頭了,往后在編劇圈總能有個立足之地。
可沒想到——
要你做事的時候,把你當 “救星”;
你想要名分的時候,把你當 “透明”。
除了寫核心劇情,古二還成了劇組的 “全能雜役”:
助理、廚師、陪酒、會議記錄員……
他要幫主創們準備晚餐,要幫導演擋酒,要替大家買宵夜。
在錄音中,也可以多次聽到王家衛使喚“古二上菜”、“古二今晚吃什么”。
仿佛他不是個編劇,只是個隨叫隨到的傭人。
![]()
要知道,他還是個患有“漸凍癥”的病人啊。
有一次,他試戲累到撐不住了,于是和王家衛說,他得了一種罕見病。
可他話還沒講完,對方就用一種很警惕的眼神問他:
“你想問我要什么。”
一句關心沒有,滿是提防。
仿佛古二說自己生病,就是為了 “碰瓷” 要好處。
![]()
更讓人心寒的是,付出了這么多,最后古二也沒在編劇那里留一個名。
主編劇不用說了,就連“責任編輯”什么的都沒給,只在“前期責任編輯”那里給古二署了個名。
這個位置都在片尾最后了,不暫停根本看不到。
![]()
更屈辱的是——
有一次,別人罵古二是王家衛的狗。
他就去問王家衛,得到的回答卻是輕飄飄的一句:
“對啊。”
![]()
做著主創的事,卻領著每月3000塊的工資,古二也不是沒有爭取過。
可他一個沒背景、沒資源的小編劇,又怎么撼動得了這棵大樹。
所以最后他實在沒有辦法,才選擇了這種“魚死網破”的自爆方式。
他知道這么做的代價,以后在圈內肯定混不下去了。
可比起被榨干價值后棄如敝履,他寧愿賭上所有,讓這不公被看見。
03
看完古二的遭遇,除了心疼,更多的是一種憤慨 ——
一個有才華的創作者,在行業權力的碾壓下,連基本的尊重和權益都難以保全。
最后,只能選擇用 “魚死網破” 的方式尋求公道。
而這件事情的背后,遠不只是古二的個人悲劇。
當我們剝開明星八卦的表象,會發現它背后藏著三個更值得我們深思的真相。
第一,是時候放下成功者濾鏡了。
在這件事情中,我看到很多人為王家衛“洗地”。
在他們看來,誰在私底下都會吐槽別人,家衛敢說真話、不藏著掖著,這更加說明大導演有個性。
反而是古二,偷偷錄音是 “小人行徑”,不就是為了自己利益嗎。
![]()
可大家聲討王家衛,只是因為他在底下“蟈蟈”別人嗎?
難道不是因為他隨意竊取別人勞動果實,踐踏他人的權益和尊嚴嗎。
很多人總習慣給成功者套上光環,覺得他們站在金字塔尖,就該擁有超越普通人的品德與格局。
可王家衛的這次塌房,無非再次印證了那句話:
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
“導演”、“編劇” 只是他們的職業,并代表不了他們的品德。
所以,是時候打破這層“成功者”濾鏡了。
無論他是手握大權的導演,還是籍籍無名的編劇,評判他的標準,都該是品行與底線,而非名氣與成就。
![]()
第二,一個人傲慢久了,早晚會被反噬。
在這場風波里,王家衛暴露出來的不只是刻薄,更是一種傲慢。
他把自己放在了 “上位者” 的位置上,將他人的付出、尊嚴,都視作可以隨意支配的附屬品。
還有之前很多藝人爆料的,梁朝偉一個吃梨的鏡頭拍27次,劉嘉玲跪著擦地板20多遍都不滿意,張學友一個抬頭動作拍了60多次……
說好聽點,是藝術追求。
要是說直白點,不就是一種站在上位者的傲慢嗎。
我是大導演,你就得聽我的。
我享受你在我眼前被我絕對掌控的樣子。
這種情況,不就和你領導要求你一個方案改十幾版,最后還是選了第一版一樣嗎。
本質上,都是一種權力不對等下的傲慢。
因為我處在更高的位置,所以我的判斷就是標準,你的付出就是理所當然。
哪怕我的要求毫無邏輯、毫無意義,你也只能服從。
但當這種傲慢變成了碾壓他人尊嚴的工具,等待他的,也必將是被行業反噬、被觀眾拋棄的結局。
![]()
第三,一些腐朽的圈子,還是趁早消失吧。
這件事鬧到現在,圈子里有種特別離譜的“洗白”說法。
他們說,這都業內的常規操作,大家都是這么做的,根本算不上什么黑料。
我看到還有自媒體同行認為,署名不署名、工資給多少,這都是事先簽了合同的。
這根本不算個事。
![]()
可大家都這么做,就一定是對的嗎?
況且,就算工資寫在了合同內,難道做飯、擋酒、伺候導演,這些也都寫進了合同內?
想起了9年前的那部《擺渡人》。
豆瓣4.1分,妥妥的大爛片。
可就因為監制是王家衛,他發了一句“我喜歡”,于是大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跟著發“我喜歡”。
![]()
反而是耿直的王傳君說了一句“我不喜歡”。
但結果卻是,接下來幾年他幾乎被“封殺”了,根本接不到戲。
這才是最惡心人的地方。
表面上大家都客客氣氣說“藝術”,背地里卻全是“誰有權誰說了算”。
好在,現在的觀眾越來越客觀,越來越“祛魅”了。
也越來越看清了娛樂圈里“權力游戲”的本質。
而所謂的有地位,不過是圈子里的人哄著你。
所以,那些腐朽的規則、心照不宣的“常規操作”,是時候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了。
一個行業若想真正贏得尊重,需要的不是抱團取暖的“我喜歡”,而是腳踏實地的好作品。
讓藝術的歸藝術,讓權力的歸塵土。
![]()
最后,還是向大導演建議一句——
不要老在墨鏡后頭看人,容易看走眼。
不如摘了墨鏡,平視一下身邊。
畢竟,楊絳先生早就說過:
“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臺階,階下有人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
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