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那么多繁華的地方你不去拍,偏偏去找武漢貧窮的一面拍攝,要給大家看"最真實"的中國,他堅持認為中國不可能處處都光鮮亮麗,肯定有落后貧困的地方。
![]()
雖然嘴上說不差錢,他公開表示想展示中國“不為人知”的落后一面,于是全程帶著一種“找不同”的眼光不坐高鐵,特意選了趟七小時的普通列車。
鏡頭始終對準皺巴巴的座套、躺在地上休息的乘客,連手機支架都要吐槽質量差。
![]()
出了火車站他繼續“找線索”,拍老舊墻面拍路邊打盹的人,甚至把電動車上鎖說成是“盜竊猖獗”的證據。
走到漢口站前又把歷史建筑誤讀成“殖民遺跡”,完全沒提武漢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背景, 這種拍法并不新鮮。
![]()
就像你心里認定了一個結論,出門就只拍能印證這個結論的畫面,武漢有百年老站,也有亞洲一流的光谷。
有人騎電動車上鎖,也有人用手機一掃就騎走共享單車,這些都是同一座城市的不同切面, 選擇普通火車其實很正常。
![]()
就像有人選擇公交有人打車,這不過是不同的出行需求,武漢作為重要交通樞紐,高鐵動車普速列車并存恰恰說明這座城市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而不是什么“隱藏的落后”。
至于電動車上鎖,在國內大小城市都常見,就像出門鎖門、停車鎖車一樣,是習慣不是恐懼,如果真像他說的“盜竊猖獗”,滿街的共享單車和電動車又怎么能運轉得起來?
![]()
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帶外國朋友逛江漢路,他指著老房子問是不是“殖民時期留下的”,我告訴他這些建筑確實有歷史,但更關鍵的是現在里面可能是咖啡館書店或設計工作室,老建筑活在了今天的生活里。
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老房子不是標本,而是還在呼吸的城市一部分, 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節奏的面貌。
凌晨的火車站有人躺椅休息,就像紐約中央車站也有人靠在墻角打盹,光谷的科技園晚上十點還亮著燈,年輕人在里面討論算法和創業。
這些畫面放在一起,才是更接近真實的武漢,但如果出發前就帶著“找貧窮”的濾鏡,那最終拍出的不過是對著自己預設的回聲壁說話。
![]()
真正有意思的旅行記錄,是愿意被城市本身的樣子所驚訝,比如在武漢過早,發現熱干面可以邊走邊拌,去東湖綠道看到一家老小一起騎共享單車。
新聞一經發出,網友們都覺得他這是帶著答案找證據。
![]()
“真是服了這位大哥,專門挑凌晨拍火車站躺椅子的,哪個國家火車站凌晨沒幾個休息的人?他咋不去拍拍光谷的凌晨,全是加班搞IT的年輕人,那叫一個燈火通明!”
“他是不是對‘窮’有什么誤解?坐七小時火車才500公里,那是因為我們山區多,隧道多,鐵路線不是直線!他咋不試試武漢到北京的高鐵,四個多小時跑一千多公里,那才叫速度。”
![]()
“他最大的問題,是帶著答案找證據,心里已經認定了中國落后,所以眼里只能看到老舊墻面、電動車鎖,而對滿街的共享單車、無處不在的移動支付、嶄新的地鐵系統視而不見,這叫確認偏誤,心理學上都有講的。”
“真正的旅行是去發現和理解,而不是去審判,武漢的魅力在于它的層次感,既有百年老里份的生活氣息,又有長江兩岸的現代天際線,只盯著一點看,太可惜了。”
![]()
“漢口站是純正的中國風格設計,借鑒了歐洲古典建筑元素,但跟殖民歷史沒關系,這屬于知識儲備不足鬧了笑話。”
“哪個國家沒點質量差的小商品?咋不拍拍我們產的華為、小米手機呢?拿個幾塊錢的支架代表‘中國制造’,這邏輯也是絕了。”
![]()
“明顯就是來博眼球的,覺得黑中國在外網有市場,這種選擇性失明的報道,最好的對待方式就是不理他,越爭論他流量越高。”
“讓他說去唄,中國的發展就擺在這里,不會因為一個視頻就改變,有自信一點,咱們該吃熱干面吃熱干面,該過日子過日子。”
![]()
如果讓您來做一天導游,您會帶這位印度博主去武漢的哪個地方,讓他徹底改變對中國的看法呢?快來評論區分享你的“正名”路線吧!
信息來源:YouTub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