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本文之前,誠邀您點擊“關注”,既能方便后續的互動討論與內容分享,也能讓您獲得更深層次的閱讀體驗,感謝您的認可與支持!
“你體驗過凌晨四點的宮門等待嗎?”
![]()
古代朝廷命官每日作息之嚴苛,遠超常人想象,
他們往往需在拂曉前動身,
清晨八時過后仍不得歸家歇息。
![]()
那么這些官員平日居于何處?
究竟幾點便要從家中啟程赴朝?
退朝之后又將奔赴哪些政務場所繼續操勞?
![]()
一、古代官員“趕早四”
如今人們常調侃古人“起得比雞還早”,可這并非戲言,而是真實映照了歷代官員上朝生活的常態。古人的生活節奏與今大相徑庭,由于缺乏夜間照明與娛樂方式,百姓普遍早睡早起,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規律且嚴苛的作息制度。
![]()
早在春秋時代,《詩經》中已有“雞既鳴矣,朝既盈矣”的記載,描繪的是天色微明、雄雞初啼之際,文武百官已基本到齊;待東方漸白,朝堂之上早已群臣云集、秩序井然。公雞通常于清晨五至六點打鳴,這意味著官員必須提前一個多小時出發,即凌晨四點左右就要抵達皇城門外候駕。
![]()
這一“早朝”傳統貫穿中華文明數千年,其雛形可追溯至夏代。據《尚書》所述,夏王常于黎明時分召集臣屬,共議國政,此制在商周時期逐步完善。尤其是周朝,建立起一套嚴密的朝覲禮儀體系——“周禮”規定,各級官員須每日入宮請安,并參與政事討論,形成了制度化的日常朝會機制。
![]()
然而對大多數官員而言,每日上朝無異于一場身心煎熬。三更起身梳洗,空腹迎著寒風前行,若逢雨雪天氣,則道路泥濘難行,步履維艱。朝廷對此有嚴格考勤制度:遲到者輕則扣除俸祿,重則施以杖刑。因此眾人無不戰戰兢兢,唯恐誤了時辰。
![]()
不過各朝要求略有差異。漢代相對寬松,實行“五日一休沐”制度,官員每五日只需上朝一次,雖當日仍需早起,但整體負擔較輕,尚有一定調適空間。
![]()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堪稱歷史上最為勤政的君主之一,他下令百官必須每日上朝,有時一日竟召開兩至三次朝會。這位出身貧苦的帝王深知民間疾苦,希望通過高頻溝通掌握實情、推動政務。面對如此密集的日程安排,大臣們縱有怨言也只能默默承受,日復一日地披星戴月,“趕早四”成了他們的生活寫照。
![]()
到了明代中后期,情形卻發生逆轉。如萬歷帝曾連續二十多年拒絕臨朝聽政,導致百官無所事事,朝堂形同虛設。盡管一時清閑,但長期怠政終致國家機器運轉失靈,政令不通、綱紀廢弛。縱觀歷史長河,上朝時間的早晚、頻率的高低,某種程度上正是當時政治生態的晴雨表。
![]()
二、古代官員住在哪
試想凌晨三點的北京城,夜幕深沉、萬籟俱寂,而多數官員卻已悄然起身。彼時沒有現代鬧鐘,全靠家中仆役依據更夫敲梆之聲喚醒主人。此時便格外凸顯出一個現實問題:住得離皇宮近,實乃莫大的便利。
![]()
穿戴官服亦是一道繁瑣工序。文官服飾繡有仙鶴、錦雞等祥禽圖案,象征清雅高潔;武官則飾以獅虎猛獸,彰顯威儀。帽頂所嵌珠玉材質各異,等級分明,一眼即可辨識品階。一旦穿錯,不僅面臨罰薪,嚴重者甚至可能被革職查辦,故無人敢掉以輕心。
![]()
出行工具更是身份地位的直觀體現。高官顯貴乘坐八抬大轎,前呼后擁,鑼鼓開道;低階小吏只能騎驢或乘二人小轎。若是遇上風雨交加,窄轎顛簸于泥濘之中,乘坐者搖晃不止,苦不堪言。
![]()
抵達皇宮午門外,還需依官職大小依次排列等候。宮門開啟后魚貫而入,面見天子須行“三跪九叩”之禮。動作講究極多:跪拜時衣袍不得觸地,叩首時額頭須輕觸地面,力度拿捏精準。新晉官員往往需反復練習方能熟練掌握。
![]()
許多官員因公務繁忙難以按時用餐,這種晝夜顛倒的生活讓他們渴望就近居住。然而皇城周邊宅邸稀少且價格高昂,堪比今日北京二環內房產,絕非普通官員所能負擔。
![]()
于是不少人選擇城外租房,每日天未亮便啟程趕路。唐代宰相姚崇便曾因此困擾,因住所偏遠,下班后無法在宵禁前返家,只得留宿客棧。此事傳至皇帝耳中,特賜其一處宮廷附近府邸作為獎賞。
![]()
不同職能的官員居住區域也有所區分。文官多聚居于皇宮近側,便于隨時召見;武官則多居城門附近,確保戰事突發時能迅速響應。至于退休官員,則需按規定歸還官配住宅,此舉既是制度要求,也是一種體面的交接儀式。
![]()
回望那段歲月,從凌晨三點起身準備,直至深夜處理完最后一批公文,古代官員的一天可謂異常辛勞。散布于京城各處的官宅院落,不只是棲身之所,更承載著無數政壇風云與人生起伏的記憶。
![]()
三、官員上完朝去哪
皇帝雖無需如臣子般早早出門,但退朝之后同樣事務纏身。“御前辦公區”的案幾上堆滿奏章:某地洪災告急、邊境戰報頻傳、官員升降任免……每一項都需親自裁決。天子筆下一字一句,往往牽動千家萬戶的命運走向。
![]()
與此同時,群臣散朝后亦不得停歇,立即奔赴各自衙署履職。掌管人事的吏部、負責財政的戶部、調度軍務的兵部,皆是晝夜運轉、人聲鼎沸。每個部門都在爭分奪秒處理積壓文書與緊急事務。
![]()
但也有一類人例外——那些僅有爵位而無實際職務的“侯爺”“爵爺”。他們只需按時點卯露面,便可安然返家休憩,或悠然出入園林戲樓,盡享閑逸生活。正如《紅樓夢》中賈府長輩,身邊簇擁親隨,整日飲酒賦詩、觀劇賞花,生活優渥自在。
![]()
古代考勤管理極為嚴苛。唐代規定,無故缺勤一日即杖二十;明代更有官員因雨天延誤被當眾責打臀部的真實案例。然而至清朝晚期,制度逐漸松弛。光緒年間,部分史官已可在家中處理文書,衙門派人送件上門,僅遇重大事項才需進宮議事。
![]()
若遇上勤勉君主,下屬自然壓力倍增。雍正帝便是典型代表,常常批閱奏折至深夜,迫使相關大臣陪值熬夜。反之,若君主懈怠,如下朝成癮的萬歷皇帝,數十年不臨朝堂,則百官也隨之松懈,政務停滯不前。
![]()
由此可見,古代為官之路并不輕松。
那些每日披星戴月奔赴宮門的身影,
或許比當今“趕早八”的大學生更為疲憊辛勞。
![]()
對于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您有何看法?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暢所欲言,分享您的見解與感受!
信息來源:
1.網易:古代上朝時間那么早,上朝的文武百官住在哪?上完朝又去哪工作?
![]()
2.搜狐網:古代上朝時間那么早,上朝的文武百官住在哪?上完朝又去哪工作?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