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來照鏡子,你看到那張臉,心里想:"這是我。"工作時被批評,胸口發(fā)悶:"我受傷了。"深夜刷手機,腦子停不下來:"我在焦慮。"
但如果我告訴你,這個你以為無比真實的"我",從頭到尾都是一場幻覺呢?
![]()
你肯定會覺得荒謬——我明明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啊!疼了會痛,開心會笑,這么真實的感受,怎么可能是假的?
別急,咱們先做個小實驗。
第一步:找找看,"你"到底藏在哪兒?
現(xiàn)在,試著找一找那個"真正的你"在哪里。
是在身體里嗎?你可能會說:"當(dāng)然啊,我就住在這副皮囊里。"好,那咱們具體點——是在心臟?大腦?還是遍布全身的每個細胞?
你看,心臟只是個泵血的器官,換個人工心臟,你還是你。大腦呢?科學(xué)家說意識產(chǎn)生于神經(jīng)元的電信號,但那些信號每秒鐘都在變化,哪個瞬間的信號才是"真正的你"?
![]()
再往深了想:你身體里的細胞,每七年就會完全更新一遍。十年前那個"你"的物質(zhì)基礎(chǔ),跟現(xiàn)在這個"你"已經(jīng)毫無關(guān)系。那么,到底是哪個"你"才是真的?
《心經(jīng)》里說的"五蘊皆空",第一個要破的就是這個執(zhí)念——你以為有個固定不變的"我",但仔細找找,根本找不到它藏在哪兒。
這就像電影散場后,你還在找"那個主角現(xiàn)在在哪兒"。朋友會說:醒醒吧,那本來就是演出來的,根本沒有一個真實存在的主角啊。
第二步:拆開"我"這臺機器
好,找不到一個固定的"我",那我們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吧?這感覺總不會是假的吧?
《心經(jīng)》特別聰明,它用了一套"五蘊"系統(tǒng),把你以為的"我"拆成五個零件,讓你看清楚真相。
色蘊——就是你的身體。這副皮囊會老會病,今天的臉跟十年前不一樣,跟十年后更不一樣。它一直在變,哪個階段才是"真的你"?
受蘊——你的感受。早上心情好,中午被人懟了心情糟,晚上吃頓火鍋又開心了。這些感受像天氣一樣變來變?nèi)ィ憧偛荒苷f"我就是那場下午的雨"吧?
![]()
想蘊——你的念頭。試試看,你能讓腦子停止思考嗎?念頭像河水一樣嘩嘩流過,你根本抓不住。昨天想辭職,今天又覺得工作還行,明天可能又動搖了。這些想法都在變,哪個才是"真正的你"在想?
行蘊——你的行為模式。小時候愛哭,長大了變沉默,結(jié)婚后又變話癆。這些習(xí)慣性反應(yīng)一直在更新,你是哪個版本的自己?
識蘊——你的意識本身。就是那個"知道自己在想、在感受"的覺察功能。但這個覺察也是依賴于對象才存在的——沒有東西可看,視覺就消失了;沒有聲音可聽,聽覺也不見了。
你看,把"我"拆開一看,全是零件,每個零件都在變,沒有一個永恒不變的核心。就像一輛汽車,拆成方向盤、輪胎、發(fā)動機...請問哪個零件是"汽車本身"?都不是,它們只是臨時組裝在一起的。
第三步:那個讓你痛苦的"執(zhí)著"
到這里,你可能會有點慌:"如果'我'不存在,那我這些年到底在為誰活著?"
別怕,《心經(jīng)》破的不是"你的存在",破的是你對一個固定不變的'我'的執(zhí)著。
想想看,你有多少煩惱是因為這個執(zhí)著產(chǎn)生的?
領(lǐng)導(dǎo)批評你,你覺得"我的面子受損"——痛苦來了。朋友沒回消息,你覺得"我被忽視了"——委屈來了。同事升職了,你覺得"我比他差"——嫉妒來了。
![]()
這些痛苦的根源,都是你把一個虛構(gòu)的"我"當(dāng)真了,然后拼命維護它、美化它、證明它。
就像一個演員,戲演完了還脫不下戲服,走在大街上還以為自己是皇帝,別人不下跪就生氣。你說累不累?
《心經(jīng)》說"無苦集滅道",意思是:當(dāng)你看清"我"本來就是空的,那些圍繞"我"產(chǎn)生的執(zhí)著自然就松動了。不是讓你變成行尸走肉,而是讓你從那些自我編造的牢籠里走出來。
第四步:破幻之后,如何活?
講到這兒,肯定有人會問:"那我以后該怎么活啊?沒有'我',我還要不要努力工作?要不要談戀愛?是不是該出家當(dāng)和尚了?"
恰恰相反。
破除"我執(zhí)"不是讓你否定生活,而是讓你活得更自在。
你還是會吃飯睡覺工作戀愛,但不再那么較勁了。被批評的時候,你知道那只是一個臨時組合的"自我形象"受了沖擊,不是"真正的你"被毀滅,所以能更快恢復(fù)。失戀的時候,你知道那只是"我想要被愛"的執(zhí)念沒被滿足,不是"我這個人"徹底失敗,所以能更快放下。
就像演員下了戲臺,脫掉戲服,他不會因為角色死了而真的痛苦,因為他知道那本來就是演的。但這不妨礙他下次上臺繼續(xù)演得精彩。
![]()
《心經(jīng)》最后說"無智亦無得",是告訴你:別把這些道理又當(dāng)成一個新的"我懂了"來執(zhí)著。真正的自在,是連"我已經(jīng)破除我執(zhí)"這個念頭都放下。
下次當(dāng)你...
下次當(dāng)你因為一句話生氣到睡不著,試著問自己:是哪個"我"在生氣?這個"我"真的存在嗎?
下次當(dāng)你焦慮到胸口發(fā)緊,試著把這感受拆開看:這是"受蘊"在變化,它會過去的,不是"真正的我"出了問題。
下次當(dāng)你拼命想證明自己,試著停一停:我在證明誰?那個需要被證明的"我",真的那么重要嗎?
《心經(jīng)》這四步破幻,不是讓你變成空心人,而是讓你看清真相——那個你以為的"你"本來就不存在,所以也不需要那么用力地保護它、證明它、執(zhí)著它。
當(dāng)你真正放下這個幻覺,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活著可以這么輕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