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這回是真的怒了,說是買戰(zhàn)斗機,結果花了2000多億,最后拿到手的,全是難以下咽的“廢鐵”,而韓國這邊也不再客氣,直接撕破臉皮,韓媒更是把鍋甩向中國!
2000多億韓元砸下去,結果換來一堆“高調卻不中用”的戰(zhàn)機,印尼這口氣哪咽得下?
眼看這筆投資打了水漂,韓國非但不認賬,反而先動手扣了印尼工程師,韓媒更是甩鍋中國,仿佛一切問題都能歸咎于“外部勢力”。
印尼一開始也不是瞎買東西,自家的F-16機隊年久失修,國防現代化迫在眉睫。
再加上印尼想借這次機會學點真本事,提升本國航空工業(yè),技術換市場,算盤打得不賴。
韓國這時候就來了,帶著滿嘴“隱身能力”“技術轉讓”的承諾,把KF-21“獵鷹”包裝成“準五代機”。
聽著夠誘人,印尼一咬牙,投了13億美元進去,占了整個研發(fā)經費的20%,還計劃采購50架,派出100名工程師參與項目開發(fā)。
等待多年,印尼等來的不是技術、不是實力,而是一盆盆冷水。
KF-21被稱為“準五代”,可問題一大堆,核心問題就一個——它根本“隱不住”。
它的雷達反射面積(RCS)高達10平方米,跟殲-20那種0.001平方米級別的隱身戰(zhàn)機比,簡直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敵人雷達一開,立馬閃紅燈。
更別提它還沒有內置彈艙,導彈全掛外面,那隱身效果直接打個骨折。
還有更離譜的:隱身涂層在東南亞這種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下根本扛不住,沒飛幾次就脫落,維護成本奇高,出勤率更是低得嚇人。
簡而言之,紙面參數看著像那么回事,但真要上戰(zhàn)場,就是個“光說不練的秀肌肉選手”。
更讓印尼火大的,是當初韓國允諾的“技術轉讓”幾乎成了笑話。
印尼派去的100名工程師,大多連核心實驗室的門都沒進過,只能圍著非關鍵技術轉轉圈。
發(fā)動機是美國通用電氣的F414,雷達是以色列貨,航電系統也全靠外購,韓國自己掌握的技術非常有限,根本拿不出什么“干貨”來教。
印尼發(fā)現:自己既沒學到技術,也沒拿到像樣的戰(zhàn)機,換來的是“花錢買失望”。
于是,印尼干脆開始拖欠后續(xù)付款,欠款高達5000億韓元,采購量也從原來的50架減到48架,出資比例降到18.8%。
這事韓國當然不樂意,2024年初,直接把5名印尼工程師“留”在了韓國,算是徹底撕破了臉皮。
這事發(fā)展到這一步,韓國媒體突然開始“找替罪羊”。
一眾韓媒開始炒作“中國因素”,說什么“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存在讓印尼緊張,所以轉向法國買‘陣風’”,又說“中國通過經濟合作影響印尼決策”。
聽起來像那么回事,實則完全站不住腳。
印尼買“陣風”一共花了81億美元,采購了42架,技術成熟、性能穩(wěn)定,還附帶實打實的工業(yè)合作內容。
而且印尼還跟土耳其合作開發(fā)KAAN五代機,理由很簡單:看的是性能和實用性,不是虛頭巴腦的宣傳。
至于中國,印尼和中國的經貿合作是正常的雙邊往來,跟KF-21一點關系都沒有。
中印尼之間沒有軍事對抗,也沒有軍事聯盟,說到底,這場風波的源頭不在印尼,而在韓國軍工自己的“短板”。
韓國雖然在造船、汽車、芯片等領域有一席之地,但軍工特別是戰(zhàn)機領域,核心技術嚴重依賴外部。
KF-21雖然是韓國獨立研制的“標志性項目”,可里里外外能自己掌握的部分少之又少,更多是“系統集成”,說白了,就是買來零件組裝起來。
當初為了吸引印尼入伙,韓國確實“開了很多空頭支票”,如今兌現不了,就開始遮遮掩掩、推卸責任。
這種態(tài)度,別說印尼,換誰也會寒心。
韓國軍工的“結構性問題”:對外依賴重,自主創(chuàng)新弱,遇到合作糾紛時往往選擇回避問題本身,而不是正面解決。
韓國軍工產業(yè)的“美夢”,在這次事件中,暴露得徹底。
這場“廢鐵風波”,不僅僅是一次失敗的軍購合作,更是一記響亮的警鐘。
在國際軍火市場上,實力是基礎,誠信是底線,戰(zhàn)機不是靠廣告吹出來的,也不是靠外交手腕騙出來的,技術不行、承諾不兌現,就別怪別人用腳投票。
印尼這次的“止損”操作,其實很理性,面對一款性能縮水、技術轉讓落空的戰(zhàn)機,繼續(xù)投入只會越陷越深。
對其他發(fā)展中國家來說,這也是一次難得的提醒:選軍火合作伙伴,不能被表面宣傳迷了眼,要看誰能帶來真東西、真合作。
從“準五代”的春秋大夢,到如今的“廢鐵風波”,這場印尼與韓國的合作劇,已經演到了最難看的結尾。
印尼怒了,不是因為花錢,而是被耍;韓國急了,不是因為被拖欠,而是怕名聲砸了。
韓媒試圖甩鍋中國,只會讓自己更顯無力,真正該反思的,是韓國軍工那套靠包裝和外交“賣戰(zhàn)機”的路子。
靠嘴巴堆起來的信譽,一旦塌了,再想重建,比造一架真五代機還難。
未來的合作,靠的是清清楚楚的條款、實實在在的技術,而不是天花亂墜的承諾,更不是甩鍋式的外交借口。
別讓“廢鐵”變成常態(tài),別讓信任再一次坍塌。
信源:澎湃新聞-印尼無視韓國的付款“最后通牒”,KF-21或將迎來新的合作伙伴?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