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尼空軍基地位于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以西約10公里處,是印度在中亞的核心戰略支點:冷戰結束以后,2002年,印度、俄羅斯和塔吉克斯坦簽署《三邊共同防御協議》,允許印度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出現緊急威脅時使用該基地執行快速打擊任務;
![]()
艾尼基地距中國新疆邊境約400公里,可通過雷達和偵察機監視中巴經濟走廊(CPEC)及新疆南部的軍事活動:印度曾計劃部署蘇-30MKI戰斗機和無人機,若局勢緊張,可對阿富汗東部及巴基斯坦北部實施快速打擊,間接影響中國在中亞的能源通道安全;印度試圖通過基地突破中俄在中亞的傳統主導地位,削弱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這也是印度中亞戰略的最終目標—可是,印度的國力往往不支持印度的野心!
![]()
2003-2010年間,印度投資約7000萬美元對基地進行現代化改造,將跑道延長至3200米(可起降蘇-30MKI等重型戰機),新建3座機庫、指揮中心及油庫,并升級導航和防空系統。印度長期派駐約150名空軍和邊境公路機構人員,負責基地維護和運營,并提供塔吉克斯坦空軍飛行訓練。盡管協議規定俄印共同使用基地,但俄羅斯實際參與度較低,印度成為主要運營方:印度軍方部署2-3架米-17V1運輸直升機,用于人道主義救援和戰術支援;蘇-30MKI戰斗機僅偶爾臨時部署以測試基地能力,未形成常態化駐軍;輔助設施配備C-17運輸機用于物資運輸,并建有雷達站和防空系統;
![]()
不過,印度的一廂情愿受到塔吉克斯坦和俄羅斯的限制,它的美夢沒有成真:印度駐軍規模較小(僅150人),且以技術維護人員為主,缺乏持續作戰能力;塔吉克斯坦高度依賴俄羅斯安全保障,印度行動受限。例如,2007年俄施壓后,印度被迫減少在基地的軍事活動;
![]()
而中國通過經濟合作(如能源項目、基礎設施援助)已與塔吉克斯坦建立緊密關系,抵消了印度的戰略滲透。
印度對艾尼基地的實際控制持續了約20年:但是,到了2021年,塔吉克斯坦通知印度不再續簽租約;2022年,印度完成人員和裝備撤離,但未公開宣布;2025年10月:印度外交部正式確認撤離,稱協議已“自然終止”;
印度撤離艾尼基地是地緣壓力與戰略調整共同作用的結果:塔吉克斯坦以“協議到期”為由拒絕續約,實際受俄羅斯和中國雙重影響。俄羅斯視中亞為“后院”,反對印度長期駐軍;中國則擔憂印度攪局“一帶一路”安全環境;阿富汗塔利班上臺以后,塔吉克斯坦更傾向與中俄加強安全合作,例如2025年3月與中伊俄舉行“安全紐帶”聯合軍演,凸顯戰略重心轉移。
中國在塔吉克斯坦經濟、防務領域的地位日益吃重:中國援助塔吉克斯坦的經濟項目發展趨勢迅猛,大量中國企業進入該國帶動就業率上升、改善落后的基礎設施網絡、提升國家資源的開發和出口—這都是印度無法提供給塔吉克斯坦的;
此外,塔吉克斯坦利用中國貸款與多元化的合作方式,采購大量武器裝備、防務設施建設等,形成有效的反恐、反入侵體系—印度借助北約勢力擴張的野心隨著美國撤離后,印度在阿富汗的影響力大幅收縮,基地的后勤支援功能不再緊迫;
更加讓塔吉克斯坦憤怒的是,印度在中亞的經濟和能源合作進展緩慢,難以維持長期軍事存在的成本—特別是允諾的經濟合作項目進度緩慢,沒有達到塔吉克斯坦期待的目的;由于受到美國和西方壓力,印度不斷倒向美國:減少采購俄羅斯武器和能源,而且在中亞地區擴張影響,危害到俄羅斯戰略利益,所以,俄羅斯默許塔吉克斯坦驅逐印度,以鞏固自身在該地區的安全主導地位;
艾尼基地關閉后,中亞力量平衡加速向中俄傾斜:俄羅斯強化在塔吉克斯坦的7000人駐軍,繼續主導中亞安全事務;中國通過擴大對塔吉克斯坦的經濟援助(如能源管道、公路建設),鞏固“一帶一路”核心節點地位。印度呢?它失去在中亞的唯一軍事支點,需通過其他方式(如與哈薩克斯坦的防務合作)彌補戰略損失:例如,加強與伊朗的經濟合作;
艾尼空軍基地是印度試圖突破地緣限制的一次嘗試:印度試圖通過中亞合圍中國!但是,中國通過深化與中亞國家的經濟紐帶和防務合作,輕松化解它的潛在風險。
當前,印度已經調整戰略:試圖與阿富汗塔利班等緩和,支持中亞恐怖武裝滲透巴基斯坦等,但是,印度的行動已經危害到中亞國家安全—無形之中,印度所為將自己排斥到中亞區域之外。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