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鄭州第三屆“企業家日”活動舉辦,730位企業家代表與會,可見鄭州對民營經濟的重視。
當前,鄭州有經營主體從190萬戶躍升至213萬戶,穩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民營經濟科技創新成果占全市比重達64.3%。不止創新,截至2024年,鄭州市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65.1%。
鄭州設立“企業家日”,賦予民營企業家以政治榮譽,象征性地給予主場C位。這是有必要的。畢竟,民營經濟挑大梁,關愛民營企業家隊伍,理所應當。
不過,鄭州要以高質量發展驅動創建國家級中心城市建設,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是唯一的市場選擇。鄭州只有給予民營經濟更大的市場空間,民營經濟才會更繁榮,支撐力才會更強。
企業家是市場經濟中的“國王”(經濟學家眼中的概念),他們是主導配置市場資源的中堅力量。這當然是理想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
當下,在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中,政府是市場資源的主導者,民營經濟的活力與競爭力與地方政府的開明、包容與開放有著直接關系。
當前,民營經濟之所以能夠支撐鄭州經濟發展,要肯定鄭州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上著力不少,執行力較強。
![]()
最新比較有說明力的例證是,5月份,鄭州市出臺了《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將190項任務清單化推進,對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分別給予200萬元、50萬元獎勵。
河南還將民企用地納入計劃,鄭州2025年擬供工業用地5000畝以上;金融端“鄭好融”平臺2025年目標服務150萬戶企業、授信1000億元,“專精特新貸”等產品信用貸占比超70%。
不過,數據不忍細讀,就拿“鄭好融”要服務150萬戶企業,授信1000億的規模看,平均每戶企業能夠拿到的信用貸款額度約67萬元,如果支持個體工商戶,這個信用貸款規模可觀,可對于大多數中小民企而言,顯然,杯水車薪。
事實是,鄭州雖然土地、金融等生產要素開始向民企開放,事實是與國有企業仍然無法獲得公平的待遇。
筆者呼吁,鄭州在給予企業家以C位之時,更當給他們以市場空間。
所謂市場空間,就是要給所有的市場參與者建立一個一視同仁的競技場,實現規則保障下的普惠性自由,具體規則包括:清晰的產權保護、公平的競爭規則、公正的司法體系和最小的不當行政干預
可以設想,在真正的市場空間里,企業發展的要素供應雖然也要找政府,但有機會公平獲得,那么,它的成功與否也不再取決于政府的關系,而取決于企業能否專注于生產與經營,更高效地為消費者提供產品和服務。這會激勵所有企業去創新、降本增效。那么,在這個市場空間里,規則激勵的是創新與效率。
當然,這樣的市場規則也會避免尋租和裙帶關系,企業家的精力就可能會從面向政府轉向面向市場競爭。鄭州如果建立一套基于法治的市場經濟規則,民營企業家就會對未來形成長期、穩定的預期,從而敢于進行長期投資和創新投入,民營經濟的持續繁榮就有保障。
筆者相信,鄭州設立企業家日,給予民營企業家C位空間,不如給他們市場空間,把精力集中在構建一個普惠的、公平的、由規則保障的生態系統上,這是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更根本、更可持續的最佳方式。
筆者期待的是,鄭州在做民營企業家以C位,以榮譽的同時,別忘了撲下身子真正深化改革開放、破除行政壟斷、保障司法公平、實現競爭中性的目標,這才是鄭州民營企業家企盼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