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在您的指導下,今年果園掛果率更高了,50畝果子預計能收入近180萬元。”近日,在陜西省合陽縣新池鎮宋家莊瑞鑫蘋果專業合作社產業園,村民宋憲章拉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蘋果專家王雷存教授的手,激動不已。
秋日的果園,黃綠色的碩果掛滿枝頭,看得宋憲章滿臉喜悅。而7年前,由于品種和管理等問題,果園的效益并不像今天一樣好。彼時,蘋果品種結構嚴重失衡與果園老齡化、技術人才斷層、管理模式滯后等多重因素疊加,導致合陽蘋果產業發展出現低效循環,果農和當地政府憂心忡忡。
轉折出現在2018年。這一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合陽縣果業發展中心聯手,示范推廣學校研發的明星蘋果品種——“瑞雪”。
王雷存介紹,“瑞雪”蘋果豐產性好,基本上當年栽樹兩到三年就能掛果,四到五年就可以進入豐產期,產量每畝地可達6000到8000斤。此外,“瑞雪”蘋果抗病性強、適應性廣,目前在全國已推廣40多萬畝。
在合陽縣果業發展中心的組織下,王雷存帶領當地蘋果合作社負責人與種植大戶,到70公里之外的白水縣參觀學校蘋果試驗示范站,品嘗“瑞雪”,走訪種植戶,一番實地考察令合陽果農們大開眼界。
為加快“瑞雪”蘋果推廣進程,學校投資20萬元,免費發放1萬株“瑞雪”矮化自根砧苗木,通過楊凌西農瑞雪瑞陽蘋果發展聯合會,提供良種壯苗和配套種植技術,開展技術培訓、田間指導及品評會。自2018年底至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合陽縣聯手,先后建設了3000余畝核心示范園,輻射帶動果農種植“瑞雪”蘋果2萬余畝。
“考慮到果農的實際需求,我們還為‘瑞雪’蘋果提供貫穿全生長周期的‘精準服務’。”王雷存介紹,學校在金峪鎮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示范基地,整合蘋果全產業鏈20余位科教專家及地方科技人員,組建科技服務團隊,從入冬整形修剪、春季施肥疏花,到病蟲害綜合防治、果品質量安全控制,護航整個蘋果生長期。
果農樊榮軍的開心溢于言表:“目前市場上普通禮盒裝12個‘瑞雪’蘋果就能賣到158塊錢,平均一個蘋果超過10塊錢了,簡直是‘金果子’。”
“學校將進一步發揮科技與人才優勢,與合陽縣繼續聯手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齊高強說。
《中國教育報》2025年11月03日 第01版
作者:通訊員 王學鋒 靳軍 本報記者 馮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