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西游記的都知道,天上一天,地上一年,這個說法。
那你們有沒有想過,地上一天,等于冥界地府多長時間呢?
陰間和人間時間的換算,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
大多數人的認知里基本上把人間一天等同于陰間一天。但在古代的小說、志怪筆記中對此也有不同的換算方式。
![]()
![]()
在清代志怪小說《子不語》、《聊齋志異》等。其中常有生魂誤入冥府,歷經審判、游觀乃至受刑,返回陽世后發現親人已鬢發斑白,或世間已過數十年的話本。唐代傳奇《離魂記》中,倩娘離魂五年,歸時肉身如故,其間魂魄所經歷的幽冥時光,便呈現出一種與陽世既并行又扭曲的奇特關系。道教典籍《云笈七簽》中亦隱含著“冥官計時,與人世異”的觀念。
在《佛說較量壽命經》中,佛說:“苾芻應知,人中三十晝夜,餓鬼趣中為一晝夜。以彼三十晝夜成彼一月,以彼十二月成彼一年,以彼長年算數五百,彼餓鬼中方滿壽命。若四大洲較量算數,北洲千歲,西、東二洲如次減半,南洲不定——劫初無量,末后十歲,中間無定。”
地府一天,人間三十天,比例1:30。鬼道正常壽命500歲,相當于人間15000歲。
這些碎片化的敘述,共同指向一個核心:地府的時間,是為其司法與教化的核心功能服務的——它必須足夠“長”,以容納對一世罪業的詳盡審判與充分懲罰;同時又能在輪回轉世的節點上與人間時間“接軌”。
在《酉陽雜俎》中有一則李和子的故事。大意是,李和子是一個惡霸,有一天看到了兩個穿紫衣服的人,這兩人問他是不是李和子。
于是兩個紫衣人就要求李和子借一步說話,帶到人少的地方,對李和子表明了身份,原來紫衣人是鬼(為什么不是黑白無常,文章沒說)。
紫衣人要帶他去陰曹地府。李和子很害怕,請求讓他多待一會,于是請兩鬼喝了酒給他延壽。兩個鬼說既然喝了你的酒,就應該給你方便,你等我們一下。
兩鬼說完就消失,一會又出現了,對李和子說:你準備四十萬錢,為你延壽三年。
李和子按期置辦了紙錢焚燒,看著兩個鬼拿著錢走了,這才放心。
沒想到到了第三天,李和子死了,原來鬼說的三年是人間的三天(鬼言三年,蓋人間三日也)。
這個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整篇故事主題就是最后一句話,人間的三天就是陰間的三年,陰間的時間要比人間快。
![]()
2、人間一晝夜,陰司十二年
還有成書于明朝的小說《韓湘子全傳》,里面也有類似的記載:
在玉旨的開頭就說了一句: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人間一晝夜,陰司十二年。我無事不來冥府。
這里既有仙界和人間的轉換,也有人間和陰間的轉換,人間一天一夜,陰間已經過了十二年。十殿閻羅沒有否認,對這個說法是認可的。
這個換算方法是按照時辰來的,人間一天一夜是十二個時辰,對應了陰間十二年。
3、陰司三年,人間三十年
在南朝時期的志怪小說《幽冥錄》里,記載一個王姓男子死后復生的故事。
他的妻子朱氏在太元九年去世,留下一個兒子,沒想到這個老王在同年的四月也暴病而亡。老王死后有二十多個黑衣冥吏來接他。
老王被帶到一個高大的神人面前,老王立刻給神人磕頭,并哭訴自己的老婆已經死了,家里還有個兒子很小無依無靠,恐怕無法長大。
神人也同情老王,于是對他說:你的命數就是活到現在,但為了你的兒子,特批給你額外三年的時間。
老王又哭訴到:三年的時間,不足以讓我將兒子撫養長大。
神人手下的人說:你這個”凡夫俗尸“怎么這么呆傻。陰間的三年,是人間的三十年。于是就把老王送回人間去了,老王果然又活了三十年。
![]()
還有一些說法認為,時間有客觀上的時間,有心理時間。佛經里多有講到心理時間。這其實也是一種實際的存在。不同境況下的人,對時間的感覺往往會有不同。比如,忙碌的人會感覺時間過得非常快,太快。而悠閑的人則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受苦者會覺得時間很慢,享樂者會覺得時間很快。禪定中時間會覺得很短,而實際上已經過去很多。夢中時間很短,而一夜已然過去。病中昏睡之人、被麻醉而昏睡之人,會覺得時間很短,而實際上時間已過去幾日。佛經里講,地獄是受苦之地,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方死方生,故時間就會變得無休無盡的漫長!
“陰曹地府的一天相當于人間多長時間?”我們最終發現,它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它是古人運用超凡的想象力,為協調生命有限性與道德無限性、死亡終結性與因果延續性之間矛盾,而構建出的一套復雜的時間倫理體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