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ONIGHT
夜讀
1958年,搞大躍進成立人民公社時,我已經(jīng)讀初中了。回憶當(dāng)時人民公社辦食堂吃“大鍋飯”的情景,真是記憶猶新,歷歷在目。
我記得,那時候家家戶戶做飯的鐵鍋,都砸碎后送到“小高爐”大煉鋼鐵去了。每家每戶都不用自己做飯,到人民公社的食堂里吃不要錢的“大鍋飯”。
我們村是個大村,有兩個生產(chǎn)隊,上百戶人家,食堂辦在村口的一個小廟里。村干部們把廟里的“菩薩”們相對集中一下,騰出一間廂房和一個大殿。廂房里砌起爐灶,安上大鐵鍋炒菜做飯,大殿里支上幾張桌子供大家用餐吃飯。
大殿的兩個大柱子上貼的一副對聯(lián),我仍記得清清楚楚:上聯(lián)是,放開肚皮吃飽飯;下聯(lián)是,鼓足干勁搞生產(chǎn)。橫批是,人民公社好。
開始的幾天,伙食很好,大米飯管夠,菜有葷有素。大塊紅燒肉,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也不管是下地干活的勞力,還是東游西逛的閑人,來者都有份,一人一塊。但是這個好日子并不長,后來對米飯要限量,葷菜基本上沒有了。到了上世紀60年代初期的“三年困難”時期,只能喝“大鍋湯”了。一口大大的鐵鍋里,水燒開后,撒進去的只有幾把米,放進去的是一筐筐的青菜。煮熟后滴上幾滴菜籽油,撒上一大把鹽,就一勺一勺的舀進各家各戶的鋼精鍋或洗臉盆里,端回家老老少少都唏哩呼嚕喝這種菜粥。說是菜粥,但能看到的米粒都是有數(shù)的。那時候,我正是發(fā)育長身體的時候,喝這種稀湯,幾泡尿一撒肚子就餓得咕咕叫。1962年,部隊來招兵,我找到了接兵的首長,軟磨硬泡,纏住不放,終于把我接走了。到部隊再怎么艱苦,起碼飯能吃飽。
后來,上級終于下發(fā)了文件,食堂停辦了。
發(fā)展經(jīng)濟才是“硬道理”,“大鍋飯”最大的弊端就是不利于調(diào)動生產(chǎn)的積極性。“搞生產(chǎn)”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吃飽飯”。人民公社食堂吃飯免費,搞不搞生產(chǎn)都能“放開肚皮吃飽飯”時,就沒有“鼓足干勁搞生產(chǎn)”的積極性了。沒有人干活,出工不出力,生產(chǎn)上不去,經(jīng)濟不發(fā)展,“大鍋飯”吃不下去。
![]()
投稿可發(fā)至zfk@yptimes.cn
作者 |姜德福
編輯 |顧金華
音頻 |羅敏瑜(復(fù)旦大學(xué))
誦讀 |梁若琛(復(fù)旦大學(xué))
視覺 |邱麗娜 劉晶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