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潤浸心
研學提質
體教融合
文化傳承
實踐塑品
深耕德潤土壤、筑牢育人根基
看安康如何用“五育”之花
讓每一個孩子閃閃發光
![]()
10月31日
959《交通有話說》民生會客廳
“德潤心田育新苗·五育鑄魂譜新篇”
教育特別訪談
安康教體系統四位嘉賓
分享我市在深化“德潤安康”
推進全面育人教育方面的
具體實踐和系列舉措
![]()
左起安康市教研室主任毛軍、安康中學教育集團初中部校長張志虎、安康市教體局副局長陳世理、安康市教體局基教科科長方小松
![]()
陳世理
Q
目前,我市印發了《安康市“深化德潤安康
推進全面育人”工作行動方案》,我市推進
這項工作的初衷是什么?
背后又有著怎樣的深遠意義?
陳世理:我市推進“深化德潤安康·推進全面育人”工作,既是貫徹國家戰略的政治自覺,也是回應時代需求的主動作為,更是立足安康實際的必然選擇。
![]()
實施“五苗行動”,既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銜接國省教育戰略部署的根本要求,也是鞏固“德潤安康”品牌成效、深化五育融合發展的現實路徑。通過構建具有安康特色的育人體系,著力解決立德樹人機制不健全、破除“五唯”傾向、學校辦學行為不規范等問題,遵循教育規律提升育人質量。同時聚焦校園安全、留守兒童關愛、特殊群體學生成長等問題,健全家校社協同機制,織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網絡,為培養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筑牢根基。
Q
《行動方案》主要涵蓋了
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潤苗、育苗、愛苗、護苗、壯苗”
五大行動具體指的什么?
陳世理:《行動方案》圍繞“深化德潤安康 推進全面育人”目標,聚焦德育為先、五育并舉、教師隊伍建設、協同育人、社會資源整合五大維度,通過系統化設計“潤苗、育苗、愛苗、護苗、壯苗”行動,構建具有安康特色的立德樹人新生態,同步明確評價標準、任務清單和責任分工,構建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校家社協同的立德樹人工作機制,全方位提升育人實效。
![]()
“潤苗”行動指的是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依托紅色資源固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守正,激發科學創新精神賦能,關注成長問題護航,著力回答“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育苗”行動是要系統推進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共生,重點在于豐富“德潤安康”內涵、夯實核心素養、強健體魄、浸潤美育、強化勞動實踐;“愛苗”行動是弘揚教育家精神,強化校長教師愛崗敬業、愛校如家、愛生如子,鍛造高素質師資隊伍;“護苗”行動強調的是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完善心理健康“四位一體”工作體系,強化校園安全“護校安園”保障,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安全、和諧、支持性的立體環境;“壯苗”行動強化部門聯動搭建學生成長平臺,落實家庭責任共育新人,推進社會實踐開闊視野,通過整合社會資源,拓展育人時空,讓學生在廣闊天地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
![]()
![]()
方小松
Q
教體部門是如何通過這些行動實現
“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在“德、智、體、美、勞”
五育融合方面有哪些好的經驗做法?
方小松:在全員育人方面,我們突出家校社協同,通過“愛苗行動”強化教師隊伍建設,開展“國培”“省培”“城鄉教師學習共同體”研修項目,提升育人能力。依托“護苗行動”建立“校家社”聯動機制,通過法治副校長、科學副校長、健康副校長進校園、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等舉措,讓教師、家長、社會力量都成為育人主體;在全程育人方面,我們注重“成長全周期覆蓋”。“潤苗行動”將思政教育貫穿學生成長始終,每月開展“省身”主題活動,完善留守兒童關愛和常態化家訪制度。“育苗行動”則構建了五育課程體系,從課堂教學到勞動實踐等特色活動,形成持續進階的育人鏈條;在全方位育人方面,一方面通過“潤苗行動”開發紅色研學、傳統文化等“行走的思政課”,另一方面借助“育苗行動”推進中考體育改革、藝術社團全覆蓋,實現體教融合、美育浸潤。“壯苗行動”還拓展了“秦嶺衛士”生態實踐、社區教育服務中心等第三課堂,形成課程、文化、實踐、心理、安全五位一體的育人格局。
![]()
![]()
健全“五育融合”的全面培養體系過程中。聚焦德育鑄魂,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程、融入實踐,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實現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結合、協同育人。聚焦智育固本,優化課程體系建設,深化“課堂革命·安康行動”,推進大中小學科學教育,強化學生科技創新思維培養,依托緊密型城鄉教育共同體推動打造“大中小學科學教育共同體”,積極探索拔尖創新人才早期發現、貫通培養有效模式。聚焦體育強身,開齊上好體育課,持續深化體育與健康考試改革,推廣校園特色運動,確保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讓每名學生掌握1-2項終身受益的運動技能。聚焦美育潤心,推進藝術教育教學改革,實施美育浸潤行動,配齊配好音樂、美術教師,建立面向人人的常態化藝術展演機制,探索多元化美育評價體系。聚焦勞育礪志,結合安康生態產業、非遺手工、特色農業,構建銜接校內校外、融合發展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建立勞動教育資源共享與整合機制,推動學校勞動規范化、家庭勞動日常化、社會勞動多樣化。
![]()
![]()
毛軍
Q
在課程設置、教學改革、教師能力提升
等方面,市教研室有哪些創新思路?
如何推動“德潤安康”教育品牌打造?
毛軍:作為“五育”政策落地的關鍵推動者,我們聚焦三方面發力:德育研究構建“三重融合、三全育德”體系,推進大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強化心理健康與勞動教育,創新“333德育工作”實踐模式,“德潤安康”品牌獲中央及省級推廣。教育改革深化“課堂革命”,實施中考體育“百分制”改革,推進高考“三新”研究與中職“雙師型”教師建設,高考本科錄取率穩居全省第一方陣,職教師生獲全國賽事獎項25人次。教育科研首創“低小實新”教師教學課題,通過“安康市教育科研課題管理系統”過程指導與數字化管理賦能教師成長。建立成果激勵機制,顯著提升教師研究能力,以教研創新驅動育人質量提升。
![]()
今后一個時期,市教研室,在“德潤安康”品牌打造方面,將繼續圍繞大思政建設,打造德育典型,進一步總結、凝煉安康德育工作成效,擴大德育成果的示范、引領效應;在教學改革方面,將全面落實《安康市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行動方案(2024~2029 年)》要求,從2024年起,計劃用五年時間,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活動。在縱深推進高考綜合改革方面,對全市高中三年教研工作精準定位,整體謀劃,即高一年級為“夯實基礎年”,注重學習基礎的鞏固;高二年級為“素養提升年”,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高三年級則為“質量沖刺年”,全力沖刺高考質量。同時,全面貫徹《縣域普通高中振興行動計劃》要求,落實五大任務和八大行動,加快推動城鄉普通高中教育協調發展,促進縣域高中振興。在教師能力提升方面,精耕校本研修管理,積極發揮市級教科專家團隊引領作用,開展“菜單式”縣區分片精準指導,實現對教師科研能力的“伴隨式”成長支持。強化數字技術在教科研管理與校本研修中的深度應用,建立健全優秀教科研成果的推廣與應用機制。
![]()
![]()
![]()
張志虎
Q
學校在圍繞“德潤安康”建設方面
都運用了什么樣的育人模式?
在“德、智、體、美、勞”
五育融合發展的具體實踐中,
探索出了哪些創新做法?
張志虎:安康中學教育集團初中部自成立以來,錨定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的核心目標,打破初高中學段間的育人壁壘,構建貫通式培養體系,讓學生從初中階段就銜接高中的學習思維與成長路徑。2024年與重慶巴蜀中學達成合作,通過“雙師課堂”讓學生共享尖端教育資源,共建了“日教研+周研訓+名師引領”的三級聯動教研體系。同時,成立課程研發中心,自主研發校本課程《科學》《初欣》,編制《學生學習力培養手冊》,為學生量身打造成長指南。學校摒棄單一評價模式,構建“安仔爭章、漢水少年”綜合評價體系,通過數字賦能為每個學生繪制德、智、體、美、勞五維成長畫像,讓育人更精準、更具針對性。這一模式也呼應了“五苗行動”中個性化培養的要求。
![]()
學校堅持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打破傳統教育中各育割裂的壁壘,構建起“以評價為牽引、以課程為載體、以活動為紐帶、以協同為保障”的五育融合實踐體系。開展“安仔爭章”活動,用“美德紅、智慧紫、活力橘、藝術藍、勤勉黃”五色獎章對應五育領域,以評價為牽引,落實全面發展。構建“國家課程+校本課程+拓展課程”三維一體課程體系,以安中桂園文化為底色,打造了人文、藝術、體育、科技、學科5大類24門校本課程,初一年級每周兩次、初二年級每周一次特色課程,以課程為載體實現“一生一課、一人一策”的個性化培養。在實踐活動上推進跨學科融合。最具代表性的10公里項目式研學,活動以“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將徒步實踐與歷史、語文、地理等學科知識結合,融入勞動體驗和集體儀式,通過“行走的思政課”,引導學生銘記革命歷史、厚植家國情懷、錘煉意志品質,讓學生在行走中受教育,真正實現“紅色教育潤心、學科融合啟智、勞動實踐育人”。此外,學校還通過舉辦科技節、藝術展演等活動,讓五育融合落地生根。在資源聯動上,通過強化黨建引領方向,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教科研支撐,強化校家社三方互動,強化安全管理兜底的“五個強化”激活家庭學校社會各方合力,讓教師、家長、社會力量都成為育人的參與者。
![]()
![]()
Q
聽友“小芬”:作為家長,很想配合學校推進“五育”教育,但不知道從何入手,希望嘉賓給一些建議?
A
方科長:家長可從五方面配合學校,一是用好“孝義善舉積分制”來記錄孩子助人行為,講家史傳家風。二是親子共讀傳統文化書籍。三是鼓勵陪伴孩子保障每日1小時戶外活動,周末積極參加社區賽事。四是可以利用節假日去體驗類似漢調二黃這些非遺。五是可以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如學洗衣做飯,參與勞動實踐周等等。
Q
聽友“小林”:孩子高三學習壓力大,擔心孩子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想問問教體部門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哪些指導性舉措?
A
毛主任:按照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目前各中小學校都配備了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可以幫助孩子調節自己的情緒認知,也可以及時傾聽孩子的內心訴求。多所學校甚至專門為高三學生安排了減壓活動,疏解孩子們的心理壓力。
今年9月19日,三秦家長學校安康市分校成立以后,全市各縣、校迅速啟動,已經初步建立起市、縣、校三級家長學校體系。各級家長學校也高度關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問題,通過 “線上 + 線下” 模式,常態化開展專題講座、團體輔導等多樣實踐活動。目前,我們已經組建起一支由教育專家、一線優秀教師、資深家長構成的指導團隊,正針對實際需求開發分階段、主題化課程。
![]()
“德潤”浸潤心靈
“五育”呵護成長
我們期待看到更多陽光自信
品格堅毅的新時代青少年茁壯成長
讓教育的陽光
照亮每一個孩子的成長之路
相信安康教育的明天
定會越來越好
![]()
![]()
請關注安康交通廣播視頻號
![]()
![]()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本公眾號。轉載文章中配圖、文字等均來源于網絡,并已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平臺刪除;如未告知,視為版權所有人同意我方使用。
記者:向溪
編輯:湯金梅
責編:童慧
終審:張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