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025年10月31日,荷蘭國防部正式宣布一項重大軍事動向:12架F-35A隱身戰斗機已從歐洲啟航,飛往位于美國愛達荷州的芒廷霍姆空軍基地,將與美軍展開為期數周的高強度聯合演訓。
作為北約在歐洲的關鍵支柱之一,荷蘭此次遠距離部署堪稱罕見——一次性調動整編規模的五代機部隊,不僅承載著實戰化訓練任務,更折射出其深度融入北約核心作戰體系的戰略意圖。
這場被國際防務界稱為“磨礪鋒刃”的聯合演習,為何選址于美國本土?荷蘭傾力投入的背后,又將為北約整體空中戰力注入怎樣的新質戰斗力?
![]()
荷蘭的這一行動絕非倉促決定。自2024年起,荷蘭皇家空軍在波羅的海上空的警戒飛行頻率持續攀升,同時不斷向波蘭前線派遣航空與地面支援力量,積極參與北約東翼防御鏈條的構建,其軍事存在感達到近年來峰值。
而此次派出12架F-35A跨越大西洋赴美參訓,則標志著其區域協作模式正向與美國主力部隊深度融合的方向躍遷。
荷蘭軍方公開表示,本次訓練旨在讓飛行員及地勤團隊在高度逼真的復雜戰場條件下錘煉防空攔截與快速反應能力。這一目標設定,實則映射了北約應對未來戰爭形態演變的整體戰略考量。
![]()
面對電子對抗、網絡滲透和無人集群攻擊等新型威脅,傳統防空架構已顯吃力。作為北約中最早完成第五代戰機轉型的國家之一,荷蘭與美軍的協同演練,正在為聯盟探索統一化的戰術標準與作戰流程提供實踐樣本。
此次演訓最受矚目的特點,在于其極致貼近實戰的環境模擬,而美國本土所具備的獨特訓練資源,正是實現這種高仿真度的核心保障。
芒廷霍姆空軍基地之所以成為多國聯合訓練的首選場地,關鍵在于其擁有歐洲難以復制的基礎設施優勢:廣闊的空域靶場支持大規模編隊機動,先進的威脅生成系統可精準復現雷達干擾、通信中斷、導航失鎖等多種現代戰場危機場景。
![]()
在此環境下,荷蘭飛行員將執行一系列極端條件下的戰術科目:包括在強電磁壓制背景下實施精確打擊、遭遇敵方突襲時的緊急升空響應、以及惡劣氣象與敵控空域中的生存突圍策略,每一項都直指現代空戰的核心挑戰。
此次任務并非由荷蘭單獨承擔,北約框架下協調調度的4架空客A330MRTT多用途加油機全程伴隨護航。
這些空中加油平臺不僅能為12架F-35A提供跨洋飛行及長期訓練所需的持續燃料補給,確保高強度作業不間斷進行,更通過多國機組聯合操作,檢驗了北約遠程投送體系中的后勤協同效率。
![]()
根據公開技術參數顯示,A330MRTT最大航程可達1.34萬公里,一次出動能滿足多批次F-35A的空中加油需求。
這種“隱形戰機+戰略加油機”的跨國聯動機制,正是北約近年來著力打造的“全域聯合作戰”能力的重要體現,而本次行動為其提供了真實運行環境下的全面驗證機會。
荷蘭之所以能夠組織實施如此復雜的跨洲際軍事行動,根本原因在于其日益完善的作戰儲備與后勤支撐系統的成熟運作。
![]()
作為歐洲較早啟動五代機換裝計劃的國家,荷蘭早在數年前便敲定采購52架F-35A的長期戰略合同,用以全面替代服役多年的F-16戰斗機群。
目前該換裝進程已取得實質性進展:駐扎于呂伐登空軍基地的第322中隊,以及沃爾克爾空軍基地的第313中隊均已全面列裝F-35A,并形成完整的戰斗值班能力,可隨時響應北約各類應急調遣指令。
此外,荷蘭還特意在美國境內保留了一定數量的訓練與測試用機,構建起“本土作戰部署+海外訓練支點”的雙重架構。這種布局不僅有助于飛行員適應多樣化空域特征,更可在突發局勢下實現快速兵力前推。
![]()
能夠在保障歐洲本土地理安全任務的同時,一次性抽調12架先進隱身戰機遠赴美洲參訓,本身就體現了荷蘭軍事規劃的高度前瞻性與后勤體系的強大韌性。
從跨洋航線的精密設計,到海外駐訓期間的技術維護與彈藥補給,再到與美軍指揮鏈路的無縫對接,每一個環節都展現出其國防體系的專業化水平。
正是這種堅實的硬實力基礎,使荷蘭在北約集體防空機制中的地位不斷提升,逐步從被動執行任務的“參與者”,轉變為能主動輸出高端戰力的“核心貢獻者”。
![]()
此次赴美訓練更深層的意義,在于推動北約未來空中作戰理念的迭代升級。荷蘭是北約“協同作戰飛機”(CCA)項目的重要創始成員,本次演練的重點之一,正是圍繞F-35A整合有人駕駛平臺與無人僚機系統的協同能力展開。
訓練過程中,荷蘭飛行員將與美軍操控的多種型號無人機開展多情境配合作業,通過反復演練積累戰術默契,為人工智能驅動的無人僚機生態建設收集寶貴實戰數據。在當代空戰體系中,有人機與無人機的高效協同已成為提升五代機作戰效能的關鍵突破口。
無人機可執行前沿偵察、誘餌牽制、電子壓制等高風險任務,有人機則專注于指揮決策與高價值目標清除,二者形成互補優勢,顯著增強整體打擊精度與戰場存活率。
![]()
荷蘭的這項前沿探索,不僅使其空軍與太空部隊在北約五代機轉型進程中占據領先位置,更為聯盟其他成員國提供了可借鑒、可推廣的戰術范式。
當12架F-35A在美國基地成功完成與無人系統的聯合打擊演練,當多國加油機實現跨平臺精準對接,北約的空中力量便完成了一次實質性的能力躍升。
從單一機型性能釋放,邁向網絡化、智能化、體系化的聯合作戰模式,其威懾范圍與實戰潛力均得到顯著拓展。
![]()
從波羅的海日常巡航到遠赴美洲開展極限訓練,荷蘭以12架F-35A的跨洋行動,清晰傳遞出其堅定嵌入北約戰略軌道的決心。這場演訓不僅提升了本國飛行員應對復雜戰場環境的“殺手锏”技能,也進一步加固了北約集體防御機制的凝聚力與進攻性特質。
隨著五代機轉型持續推進,以及有人-無人協同戰術日趨成熟,北約空中力量將持續進化。而荷蘭的角色,也早已超越傳統的“追隨者”定位,成長為引領聯盟戰力革新的“先鋒力量”。
在全球地緣格局深刻變動的當下,荷蘭與北約愈發緊密的軍事綁定,勢必對區域安全態勢產生深遠影響。這場跨越兩大洲的空中演訓,最終指向的,是霸權聯盟在全球權力博弈中更具擴張性的戰略布局圖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