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發布
致全省秸稈綜合利用主體的倡議書
致全省秸稈綜合利用主體的倡議書
廣大農民朋友、秸稈綜合利用主體:
秋天孕育著豐收的喜悅,黑土地的收獲里承載著大家一年的辛勞與期盼。糧食喜獲豐收的同時,秸稈也要處置得當。秸稈是農業的另一半,處置得當,既能護環境、保安全,還能變廢為寶增收益,一舉多得!在此,省農業農村廳向大家發出倡議:秋收之后,請大家結合實際,加快推進秸稈離田,多措并舉綜合利用,讓“農業廢棄物”變身為“環保新資源”。
一、堅持農用為主,科學還田改土壤。
秸稈是土地的饋贈,歸還土地是其最自然、最科學的歸宿。我省已經形成并成熟推廣適合不同生態區的玉米秸稈條耕、深翻、碎混和水稻秸稈攪漿、深翻等5大類10種直接還田技術模式,廣大農民朋友們可結合自己種植實際,大力應用各種技術開展秸稈還田。通過科學有效還田,讓秸稈在土壤中腐爛分解,轉化為有機質和養分,有效改善土壤結構,提升土壤肥力,為農作物生長創造更加肥沃、健康的土壤環境。
二、堅持多措并舉,綜合利用廢變寶。
一方面可通過秸稈青(黃)貯、菌酶協同、氨化、膨化做成飼料喂牛羊,幫著咱們發展養殖業。另一方面可通過秸稈打捆直燃、成型燃料、沼氣、生物天然氣、熱解氣化等能源化利用技術,替代傳統散煤、薪柴,既環保又省錢。還可以通過生產水稻育苗、花木、草坪基質等,替代傳統的挖土育苗方法,促進農業生態平衡,保護黑土資源。再有是可通過加工制成環保板材、有機肥、聚乳酸、紙漿,大家可以根據自家情況,選擇合適的利用方式,讓秸稈從“包袱”變成“財富”。針對以上幾種利用方式,中央、省和市縣都有相應的補助政策,具體大家可以聯系當地農業農村部門。
三、加快秸稈離田,來年耕種有保障。
要抓住“黃金期”,早動手早省心。冬季初雪上凍前是秸稈離田的“第一窗口”,這段時間天氣好、地塊干,機械作業效率高。大家要提前準備好打捆機、運輸車,檢修好機具,趁著好天氣“人歇機不歇”,能離田的地塊趕緊動手,做到成熟一塊離一塊,減輕明年春天的壓力。要對重點區域先清理,安全美觀兩不誤。高速公路、鐵路、國道省道兩側、機場等周邊“一公里”,還有森林草原旁邊的地塊,這些地方的秸稈要優先處理,要么還田,要么打捆運走利用,堅決不允許焚燒。要先易后難來推進,塊塊田地有人管。平地、坡地、洼地要分順序處置,平坦的田塊盡量都完成機械化打捆離田;明年春耕前,再用小型機械或人工處理坡地、洼地的秸稈,實在沒法機械作業的,就人工離田或攢堆存放。每個地塊都要確保秸稈離得干凈,不影響來年耕種。
四、做到有序焚燒,殘茬處置更安全。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吉林省2024年度秸稈全域禁燒實施方案的通知》(吉政辦明電〔2024〕15號)規定,離田凈度在70%以上的剩余秸稈和無法實施機械化作業的崗地洼地秸稈視為秸稈殘茬,允許焚燒處置。但焚燒秸稈必須遵循有序、合規的原則。請大家嚴格按照當地環保部門制定的焚燒計劃與要求,聽從統一指揮,在指定的時間、地點,采用科學的焚燒方式進行殘茬處置。在焚燒過程中,要全程留守觀察,確保火勢可控,防止火勢蔓延引發火災事故。同時,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避免在大風、干燥等惡劣天氣條件下進行焚燒作業,減少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農民朋友們,秸稈處置連著當下收成,更系著未來生計。讓我們響應號召,抓住政策機遇,科學處置秸稈,共同守護黑土地、建設和美鄉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咱們的田地會更肥沃,日子會更紅火!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
2025年10月30日
來源:吉林發布微信
剛剛!長春市緊急通知!
2025年11月2日16時20分
長春市氣象臺發布
霾黃色預警信號
預計未來24小時內
我市大部分地方有霾
空氣質量較差能見度較低
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管理局和市氣象局
聯合提醒
請注意做好防范
![]()
防御指南
(1)空氣質量差,人員需適當防護;
(2)一般人群減少戶外活動,兒童、老人及易感人群應盡量避免外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