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前言
巴西港口200萬噸大豆堆成“黃金山”,每天燒120萬美元滯港費卻無人問津,然而,美國豆農卻狂喜,沉寂數月的糧倉終于等來中國訂單。
10月29日,中糧集團18萬噸美豆采購單,為何讓全球大豆市場瞬間震動?
![]()
這看似是中美貿易的“順水人情”,其中暗藏的門道可不簡單!
中國明明依賴巴西大豆近八成,為何突然翻臉取消800萬噸訂單?這場攪動三國的貿易風波,真的只是為了買幾船豆子嗎?
![]()
巴西大豆為何“瘋狂漲價”
故事的起因得從巴西大豆的“瘋狂漲價”說起,作為全球大豆產量巨頭,巴西常年占據中國大豆進口市場的半壁江山,2025年前九個月更是拿下了80%的份額。
這種絕對優勢讓不少巴西出口商飄了,覺得“中國離不開巴西大豆”,開始動起了歪心思。
恰逢2025年巴西北部遭遇持續暴雨,南部又鬧起干旱,大豆產量受了不小影響,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卡車司機因為燃油價格上漲發起罷工,物流成本一下子飆升了18%。
![]()
這些本是供應鏈上的意外狀況,卻被巴西出口商當成了抬價的“籌碼”。
他們趁機囤貨惜售,硬生生把大豆價格從年初的360美元/噸,一路炒到了650美元/噸,漲幅將近80%。
更過分的是,帕拉納瓜港的大豆升水比芝加哥期貨價高出近3美元/蒲式耳,創下七年新高,這波操作直接讓中國油廠遭了殃,每加工一噸巴西大豆就要虧損200多元。
要知道今年9月中國剛進口了1096萬噸巴西大豆,要是按這個高價繼續采購,光額外多付的費用就高達數十億元,這顯然是中國企業無法接受的。
![]()
中方多記重拳敲打巴西
忍無可忍之下,中國上百家油廠果斷聯手,直接取消了今年12月到至明年1月的全部巴西大豆訂單,總量足足有800萬噸。
這一記重拳下去,巴西市場瞬間亂了套,新豆子還沒上市,舊豆子全堆在港口,200萬噸大豆只能露天存放,每天光滯港費就燒掉120萬美元。
農民想賣豆卻沒買家,運輸車輛堵在半路,整個大豆產業鏈從上到下都感受到了壓力。
可即便如此,不少巴西出口商還抱有幻想,覺得中國短期內找不到替代來源,遲早得回頭求著他們買。
![]()
他們顯然低估了中國的戰略布局,這些年面對高達83.6%的大豆對外依賴度,中國早就開始未雨綢繆。
中儲糧手里握著4500萬噸大豆儲備,足夠全國消費三個多月,就算半年不進口也完全夠用。
2025年10月,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已經投放了15萬噸儲備大豆,穩穩平抑了國內市場價格,更重要的是,中國早就跳出了“依賴美巴”的二元格局,大力推進進口多元化。
![]()
阿根廷暫停大豆出口稅后,中國企業48小時內就簽下130萬噸大單,后續還把合作規模擴大到130萬-300萬噸。
烏拉圭近30%的大豆出口都流入了中國,俄羅斯大豆通過快速通道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市場,就連南非也加入了中國大豆進口的“朋友圈”,一張全球供應網絡已經悄然成型。
![]()
在技術層面,中國也找到了降低依賴的突破口,農科院研發的復合蛋白酶技術,能把棉籽粕、菜籽粕等雜粕替代豆粕的比例提升到22%。
農業農村部還制定了明確目標,到2027年要把飼料中的豆粕占比從15.3%降到12%,這樣一來每年能節省1800萬噸大豆。
國內推廣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更是在不擠占玉米種植面積的前提下,預計能新增1500萬噸大豆產量。
既有儲備兜底,又有多元供應,還有技術和本土生產托底,中國手里的底牌早已足夠厚實。
![]()
就在巴西焦頭爛額時,中國突然拋出了另一枚“重磅炸彈”——恢復采購美國大豆。
2025年10月,中糧集團簽下18萬噸美國大豆訂單,這是當年5月暫停進口后的首次采購。
消息一出后,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大豆價格立刻上漲,美國豆農們緊繃的神經終于放松了。
![]()
要知道自中國暫停采購后,美國大豆庫存已經積壓到4200萬噸,不少老糧倉因為不堪重負甚至發生了坍塌事故,伊利諾伊州就曾出現3萬多蒲式耳大豆泄漏的情況。
大豆產業是共和黨重要的票倉,北達科他州、伊利諾伊州等農業州對華出口依賴度極高。
財政部長貝森特本人就是北達科他州的大豆種植戶,年收入超百萬美元,他多次公開表示“感受到了痛苦”,并積極推動中美談判。
![]()
對于美國來說,這份18萬噸的訂單雖然量不算大,但象征意義重大。
中美吉隆坡經貿談判順利收官后,美方明確表示不再考慮加征100%關稅,還提出下調“芬太尼關稅”。
中方的采購可以說是對美方妥協的積極回應,也為后續中美領導人峰會營造了良好氛圍,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中國恢復采購美豆,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的目標還是巴西。
美國大豆價格穩定在10.1美元/蒲式耳左右,庫存非常充足,一旦中國大規模恢復采購,巴西的高價大豆就徹底沒了競爭力。
![]()
中方立場很明確
果然市場反應立竿見影,巴西最大糧商邦吉率先扛不住,開始主動下調報價,每噸降價18美元,這時巴西出口商才幡然醒悟,他們所謂的“中國離不開我”不過是一廂情愿的錯覺。
中國從來不是沒有替代選項,只是之前一直保持著合作的誠意,中國從頭到尾都沒動用強制手段,只是通過調整采購選擇,就讓市場自己做出了選擇,這比任何強硬表態都更有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取消巴西訂單也并非要徹底斷絕合作,畢竟中巴在大豆貿易上互為深度合作伙伴,中國已經連續七年是巴西大豆的最大買家,雙方有著深厚的合作基礎。
![]()
中國的態度很明確,訂單可以恢復,但前提是巴西要回歸理性定價。
這場風波更像是一次“善意的提醒”,告訴所有貿易伙伴,中國市場雖然巨大,但絕不意味著可以隨意宰割。
合作的基礎是平等和誠信,想利用短期優勢謀取暴利,最終只會被市場拋棄。
![]()
參考資料:
長安街知事:2025-10-29,《中國復購美國大豆?外交部回應》
![]()
新浪財經:2025-10-27,《200萬噸大豆爛港!巴西賭中國離不開它,卻忘了中國早握3張王牌》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