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中心記者:龍丹 攝影報道
10月31日至11月1日,柳州城市職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組織學生前往融安縣開展專業實踐與采訪活動。對話當地青年電商帶頭人,被網友親切稱為“金桔小胖”的曾凡俊。這位新農人分享了他扎根鄉土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如何用一顆顆金桔撬動家鄉振興的夢想與實踐。
![]()
11月1日,柳州城市職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組織學生采訪“桔鄉小胖”曾凡俊。(龍丹 攝)
當天,同學們深入曾凡俊的金桔種植基地。曾凡俊熱情地向師生們介紹了融安金桔的品種特性、種植技術以及品質鑒別知識。
![]()
10月31日,柳州城市職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組織學生采訪“桔鄉小胖”曾凡俊。(龍丹 攝)
“當初是什么具體的契機或者事件,讓您毅然決定放棄原本的工作,回到家鄉投身鄉村振興呢?”“對于未來家鄉的鄉村振興,除了繼續推動農產品進城,您還有哪些新的計劃或者想法呢?”“您覺得鄉村振興工作中,像您這樣的個人力量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您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家鄉和村民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改變?”……面對同學們的踴躍提問,曾凡俊結合自身創業經歷,一一耐心解答,在深度訪談中,曾凡俊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故事。從最初對電商的一竅不通,到如今成為“網紅”新農人,他走過的路充滿了探索與挑戰。“技術是工具,但核心是真誠和品質。”曾凡俊始終認為,無論營銷手段如何變化,保證產品品質和誠信經營永遠是根本。他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了從種植、品控到營銷、售后的全流程管理,真正讓金桔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通過自己的金桔事業,為家鄉帶來實實在在的改變,創造更多本地就業崗位,減少留守現象;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一種可復制、可持續的鄉村產業發展模式,激發鄉村內生動力。
“個人的力量或許微小,但像一顆火種。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實踐,證明家鄉的土地同樣能成就事業,鄉村同樣充滿機遇。能實實在在為鄉親們拓寬增收渠道,帶動更多人對農業有信心、對家鄉有期待,這就是我認為最有意義的改變。”曾凡俊說道。
這種將信息技術與農業產業深度融合的模式,讓同學們深受啟發。本次融安之行,不僅是一次采訪任務,更是一堂生動的專業實踐課。同學們紛紛表示,此行收獲遠超預期。他們不僅了解到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更直觀地看到數字媒體技術、無人機技術在鄉村振興中的巨大能量。
![]()
10月31日,柳州城市職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組織學生在融安縣開展專業實踐與采訪活動。(龍丹 攝)
帶隊老師表示:“組織學生走出校園,采訪像曾凡俊這樣的青年創業者,是我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一環。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沉浸式’教學,讓學生將課堂理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業熱情,未來也能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此次采訪活動,成功地為在校大學生與鄉村創業青年之間搭建了一座交流的橋梁。它預示著,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下,將有更多像曾凡俊一樣的“新農人”涌現,也將有更多像柳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子這樣的青年技術人才,用代碼和鏡頭,共同繪制出一幅幅科技賦能、產業興農的嶄新畫卷。
★本條微信為“融安縣融媒體中心”出品,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和署名!
值班總編:滕以洪值班校對:鄭思敏
責任編輯:尹 丹責任校對:潘 毅
責任監制:莫意春
爆料、投稿、合作、領獎、咨詢
聯系電話: 696002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