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刷手機,刷到一條短視頻:張婧儀站在正午太陽底下,頭頂的光像瀑布一樣澆下來,普通人早被照成“五官失蹤人口”,她卻像有人悄悄給她打了把小傘——眉骨下那道陰影剛好蓋住眼睛,睫毛還是翹的,眼神還是清的。評論區里一堆“下輩子預約這張臉”的尖叫,我卻突然有點想哭。
不是羨慕,是想起我媽。
我媽年輕時在工地賣飯,每天十點準時推著小車去太陽底下,一站就是四小時。回家她總瞇著眼說“光太毒,皺紋都曬深了”。那時候沒有遮陽棚,也沒有防曬霜,她連帽子都舍不得買,一張臉被頂光啃得精光。后來我看照片,三十出頭眼角全是褶子,像被誰揉皺又攤開的舊報紙。如果她也有一塊高一點的眉骨,是不是就能少幾條曬出來的溝壑?是不是拍照時就不用拼命低頭?
![]()
我把視頻拿給媽看,她戴著老花鏡湊近屏幕,忽然笑:“這姑娘的骨頭真懂事,知道幫主人擋太陽。”一句“懂事”,把我眼淚說下來了。原來我們普通人羨慕的,不只是美,是那種“連骨頭都偏愛你”的運氣。老天爺捏她的時候,多刮了一道棱,就替她省下后半生的皺眉、瞇眼、眼角的褶子,甚至省下“不自信”這三個字。
可骨頭再懂事,也只是骨頭。鏡頭拉遠,張婧儀在太陽下站了半小時,汗還是順著鬢角往下跑,口紅依舊沾在口罩上。她也要一句一句背臺詞,一場一場熬大夜。我們看見的“松弛感”,不過是她把狼狽折疊在觀眾看不見的地方。就像我媽收攤回家,先用冷水沖臉,再對著鏡子揉眼角,把疲態揉散,才開門對我笑。
![]()
所以我把那條視頻點了收藏,不是想長成她,是想提醒自己:別只盯著別人天賜的眉骨,忘了自己手里的傘。我媽后來買了第一把防紫外線傘,三十九塊,粉紅花邊,用了五年。那五年她眼角沒再添新褶子。你看,后天努努力,也能給老天補作業。
臨睡前,我給媽發微信:“下周給你買頂大檐帽,咱們也試試‘頂光自由’。”她回了一個笑臉,又說:“別浪費錢,有你在,光不毒。”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所謂“頂級骨相”不過是命運賞飯吃;真正讓人鼻子一酸的,是有人替你擋過光,而你終于長大,也想替對方撐回傘。下輩子太長,這輩子先好好愛那個在烈日下幫你揉眼角的人吧。
![]()
【感謝關注,本文為個人見解,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