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淵吉,隨后他又從自己的父親手中奪取了皇位,成為了唐太宗。
盡管李世民奪權的手法有些粗暴,但是李淵的反應并不是很激烈,也許他早就猜到了會有這么一天。
不過在讓位之前,李淵提出了一個要求……
![]()
前車之鑒
不管怎么說,李淵都是李世民的爹,就算李世民要想奪位,他也不能對李淵做什么。
而且李淵其實看得很開,他并沒有偏愛李建成,也沒有偏愛李世民。
但也正是因為他沒有“偏愛”,才導致這兩兄弟之間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到最后只能讓李世民來當這個壞人。
![]()
李世民之所以要動手殺了大哥李建成,是因為他真的已經退無可退了,他總不能在家里等著李建成來殺他吧?
為了活下去,李世民只能先動手,這是李世民與李建成之間的矛盾,與李淵沒什么關系,就算李淵真的想袒護李建成,尉遲敬德也不會讓他有機會開口。
![]()
因此,事情結束之后,李世民對待李淵依然很恭敬,李淵說的話,李世民還是會聽的。
但是這種聽也僅限于沒有什么影響的情況下,如果李淵的要求不合理,那李世民可就不當乖孩子了。
就比如說,李淵曾要求李世民放過李建成的孩子,不要殺他們,但李世民可沒聽他的。
![]()
李世民并不是個嗜殺之人,如果可以的話,他也不想殺掉這些侄子。
可惜這里是皇宮,不是民間,為了爭奪皇位,血親之間互相殘殺實在太常見了,李世民剛剛就是這么干的。
李世民身邊的大臣提醒他:“如果現在不除掉他們,難道要等他們長大后效仿淮南王劉安嗎?”
![]()
聽到劉安這個名字,李世民心中一震,他馬上就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后代趕盡殺絕。
李淵雖然不太高興,但是這件事確實很重要,他提出這個要求也只是試試罷了,就算李世民不打算放過這些孩子,他也沒辦法。
![]()
不久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家中的十幾個孩子都被處死。
其中最大的是李建成的次子李承道,最小的是李元吉幼子李承度,但不論大小,沒有一人逃脫。
大臣口中的“淮南王劉安”是什么人?為什么李世民一聽到這個人名字,就下定決心要殺掉侄子?劉安與這件事有什么關系?
![]()
高祖幼子
淮南王劉安是西漢時期的人物,大部分人了解到他,都是因為他編寫的那本《淮南子》。
《淮南子》是我國歷史上非常有意義的一本典籍,梁啟超稱之為“漢人著述中第一流”。
不過今天的重點不是這本書,而是劉安這個人。
![]()
劉安的父親是漢高祖劉邦的幼子劉長,劉長的生母是趙姬,但他從小就被呂后收養了。
劉長的生母趙姬,原本是趙王張敖的妃子,劉邦出征平叛時,路過趙國,張敖就把自己手下最漂亮的愛妃趙姬獻給了劉邦。
![]()
張敖是劉邦的女婿,他的正妻是劉邦的嫡長女魯元公主,所以他沒敢說出趙姬的身份。
畢竟駙馬爺是不允許有“二心”的,至少表面上不允許。
劉邦寵幸趙姬后,第二天便離開了,但劉邦不愧是劉邦,他就寵幸了趙姬一晚上,趙姬便有了身孕。
![]()
趙姬懷上龍子之后,一下子就成了趙國最尊貴的人,趙王張敖還專門為趙姬蓋了一座宮殿。然而,張敖還沒來得及匯報趙姬的事,他就被劉邦的人給抓走了。
被抓走的不只是他,還有他手下的所有大臣,趙姬也不例外。
而他們之所以被抓走,是因為有幾個趙國大臣要刺殺劉邦。
![]()
之前劉邦來到趙國后,態度十分囂張,不但讓趙王張敖鞍前馬后地伺候他,還直接搶走了趙王的愛姬。
張敖覺得,劉邦貴為天子,還是他的長輩,自己恭敬一點也沒錯,但是趙國的大臣們“咸吃蘿卜淡操心”,非要安排刺客刺殺劉邦。
![]()
然而劉邦是“吉人自有天相”,他不但碰巧躲過了刺殺,還發現了這件事,于是什么也沒干的張敖就被劉邦給抓來了。
張敖那邊的事暫且不提,只說趙姬的事。
趙姬被抓來的時候,肚子里還有劉邦的孩子,她將這件事告訴了獄卒,獄卒又把這件事告訴了劉邦。
![]()
然而劉邦當時正在氣頭上,沒注意到這件事。
見劉邦不打算幫忙,趙姬只好去求呂后。
趙姬的弟弟找到了呂后的寵臣審食其,希望他能在呂后面前提一下這件事,好讓呂后救出趙姬。
然而呂后是什么樣的人,審食其最清楚不過,如果他真的將此事告訴呂后,趙姬活不過一個時辰。
![]()
因此,審食其并沒有將此事告知呂后。趙姬沒辦法,只好在監牢中生下了這個孩子,她生下這個孩子后,馬上就自殺了。
趙姬的死驚醒了劉邦,但現在后悔怕是有點晚了,劉邦現在能做的也只有好好照顧趙姬留下了這個孩子,劉邦為這個孩子取名為劉長,希望他能“長壽”。
![]()
后來淮南王英布謀反,劉邦平定英布叛亂后,將劉長封為了淮南王。
在征討英布的過程中,劉邦不慎中了一箭,從此他的身體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劉邦臨死前將劉長托付給了呂后,但是劉長并不認為呂后是他的母親,因為他很小的時候就聽說了自己的身世。
![]()
呂雉死后,劉長為了與呂氏劃清界,當眾殺了呂后的寵臣審食其。
其實他殺審食其不光是為了表明自己得來立場,更是為了報當年的仇,他認為趙姬的死就是因為審食其不肯將此事通報給呂后。
所以在他心里,趙姬的死應該算在審食其頭上。
![]()
劉長殺了審食其后,徹底與呂氏決裂,漢文帝見這個弟弟如此性情,也非常寵信他。
但是漢文帝的寵信卻讓劉長野心膨脹,他動了謀反的心思。
然而劉長的謀反十分荒唐,他就帶著四十輛貨車和七十來個人殺向了長安,結果自然是被漢文帝直接拿下。
![]()
看到劉長手下的“叛軍”后,漢文帝也有點哭笑不得,他并沒有判劉長死刑,而是將他流放到了蜀地。
然而劉長覺得自己這次確實是做錯了,因此他在流放路上絕食而死。
劉長死后,漢文帝很傷心,他并沒有追究劉長后人的責任,他甚至讓劉長之子劉安繼承了淮南王之位。
![]()
劉安年輕時一直在封地上研究寫書的事,并沒有造反之心,漢武帝對他也十分關照。
但是漢武帝遲遲沒有兒子,人們都認為漢武帝將會無嗣而終,到時候想當皇帝的人就得各憑本事了。
劉安其實不想造反的,但是在權臣田蚡的刺激下,他又覺得自己行了。
![]()
盡管劉安手下的謀士都勸他不要這樣做,但劉安不僅不聽勸告,還趕走了勸諫自己的人。
這些被趕走的人中有個叫雷被的,他將劉安要造反的事告訴了漢武帝,漢武帝當即就派人去調查劉安。
而此時劉安的長子劉不害為了趕走劉安的嫡子劉建,就把劉建謀反的事告訴了調查人員。
![]()
巧合的是,來調查劉建的人,正是審食其的孫子審卿。
審卿對劉長殺了他爺爺這件事懷恨在心,于是便在當朝丞相和漢武帝面前添油加醋地說了淮南王劉安謀反的事。
本來劉安還沒確定要謀反,現在他只得拿出準備好的軍械和部隊跟漢武帝干一架。
![]()
漢文帝不殺劉邦之子劉長,結果劉長叛亂了;
漢文帝不殺劉長之子劉安,結果劉安叛亂了;
劉長不殺審食其的后人,結果審食其的后人又害了劉長的兒子。
成大事者,不可有婦人之仁,既然要殺就殺個徹底,千萬不能給自己留下后患——李世民是這么認為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