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趙琳
在《喜人奇妙夜2》的舞臺上,“胖達人3”土豆、呂嚴的回歸無疑承載了諸多觀眾的期待。此前,他倆合作的《父親的葬禮》《進化論》《代號大本鐘》等作品憑借獨特的喜劇風格收獲了大眾喜愛,此次以團長身份帶領“八仙子”喜團征戰,卻在第三賽段遇到了意外狀況——團隊成員“搖汞青年”(蔣易、孫天宇)的《與神同行》發生舞臺事故,船帆提前掉落。之后,土豆、呂嚴頂著壓力帶來了《壞小子》,最終助力團隊晉級。
近日,新京報記者專訪了“八仙子”喜團的兩位團長土豆、呂嚴,聽他們講述《與神同行》舞臺事故背后的狀況、作品創作的點滴以及在喜劇道路上的思考。兩人坦言,觀眾的高期待是動力也是壓力,因為想要“打敗認識我的人腦海中的‘我’”非常困難——觀眾對他們的作品風格早有預設,且觀眾想象中的“胖達人”還會不斷升級,這成為他們創作路上不小的挑戰。“能打過的時候都是幸運的。”
《與神同行》出舞臺事故,“天塌了”不影響快速調整狀態
回憶《與神同行》船帆提前掉落的舞臺事故,土豆至今仍記得當時的混亂與錯愕。助演胡博第一次告訴他“帆掉了”時,他下意識誤以為是臺上的哪位演員不小心掉下來了,反復確認三次才弄清是道具船帆提前掉落,“那真是天塌了的感覺,我一開始根本不敢相信,完全沒有理解什么是‘帆掉了’,問到第三遍我才理解過來。”后續要上場助演的演員臨時調整補救,從后臺改到舞臺前方登場,而在后臺觀看的呂嚴直接情緒失控哭了,另一位助演孔令美更是哭得哽咽了起來。
![]()
▲《與神同行》劇照。
《與神同行》的得分排名倒數,團隊回到備戰房間后,氣氛沉到了谷底。“一句話都說不了,所有人都懵了”。土豆坦言這是幾季參加節目錄制以來壓力最大的一次,甚至他在《壞小子》上場前都沒完全緩過神來。呂嚴形容他和土豆當時都是“一臉死相”,他自己滿腦子都在想:“怎么這么慘?上一季被淘汰,這一季陣容還挺強,大家都很有創作能力,怎么又給我整這個?” 在土豆和呂嚴的計劃里,《與神同行》展演表現靠前,是“八仙子”喜團這個賽段用來沖分的節目。呂嚴深知,一旦作品沒能完整呈現,就很難獲得觀眾認可。“就像大家都覺得《進化論》還可以,那因為它完整呈現了。要是當初表演時蘋果一開始就全掉了,我們就沒有這個作品了。這才是真相。”
![]()
▲“八仙子”喜團(部分)合影。
不過,“八仙子”喜團能快速調整狀態,離不開成員們都有獨立的創作能力。土豆和呂嚴毫不避諱地表示“團長”就是虛職,“誰買咖啡誰就是團長,根本沒有實際的管理職責”。團隊里的蔣易、孫天宇是《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時的老熟人,張興朝、李嘉誠、王男、王廣等人也各有鮮明風格和獨立的創作能力。在日常創作中,兩位團長僅參與排練、讀稿、展演等環節,想到合適的包袱就提出來,能幫忙修改就稍作調整,“我們給的包袱邏輯只是參考意見,最終作品怎么定還是創作者自己說了算。像張興朝、蔣易他們的作品,風格上完全獨立自主,我們根本談不上‘管理’”。
《壞小子》源于單親經歷的共創,現在表演得先理解角色
《與神同行》失利后,土豆、呂嚴帶著《壞小子》登場。《壞小子》是圍繞兩個單親家庭展開的故事,這讓沒有相應的人生體驗和社會關系的土豆在寫劇本時犯了難。“尤其到了后面,我真不知道怎么寫。”呂嚴透露,最初《壞小子》結尾的版本以土豆的創作為主,但經過幾次展演,效果都不理想,問題集中在結尾部分,“到了三番就卡殼,推進不下去。”
土豆那時候也服軟,說他不懂這個角色到底在想什么。那之后,都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呂嚴和編劇普拉斯開始“解構”自己,主動分享了各自的原生家庭經歷。“我是我媽帶大的,后來才和現在的父親一起生活。我跟普拉斯聊了很多這方面的事,然后大家一起商量,結合各自的經歷把底改成了現在的樣子。相當于拿出自己的真實故事共創,才有了最終的版本”。《壞小子》最終獲得了19100票,讓“八仙子”喜團成功晉級到了下一輪。
![]()
▲《壞小子》是圍繞兩個單親家庭展開的故事。
這次《壞小子》的創作,也讓土豆對表演有了新的認知。他坦言,《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時候,就算自己不理解角色,也能完成表演,但現在不行,“必須得理解角色了才能演,要是對角色有‘對撞’情緒,就根本演不下去,因為我不懂這個人的想法”。呂嚴認同創作中“框架先行”的模式,“不管成員之間一開始有沒有意見差異,最后基本都是先立一個框架,再在框架里梳理內容。起點可能有不同想法,但溝通磨合后,還是能把大家的東西順到一起,不然真的會‘散黃’”。他還提到,創作本就有不同路徑,“有爭吵能出作品,齊心協力也能出作品,關鍵是找到適合的方式,把靈感落地成完整的作品”。
影視與喜人舞臺有差異,希望以后能體會復雜表演
土豆和呂嚴“胖達人3”組合之前的很多作品都頗受觀眾喜愛,被認為是喜人舞臺上的“無冕之王”。這次兩人再次組隊回歸喜劇舞臺,也被觀眾寄予了厚望,很多觀眾在彈幕上表達了希望看到《父親的葬禮》那樣的作品。而這份期待帶來的壓力,遠比想象中更沉重。呂嚴總結過一個深刻的感受:“想要打敗認識我的人腦海中的‘我’好難!”他解釋說,觀眾會在心里預設他們的作品風格、表演方式,而且當觀眾看到別的優秀的喜劇作品時,他們腦海里“胖達人3”還會跟著不斷升級,“有時候真的打不過大家‘腦海里的我’,能打過的時候,都算是幸運吧”。
![]()
▲《壞小子》劇照。呂嚴(左一)和土豆(右一)助力團隊晉級。
土豆也有過類似的共情時刻。有一次展演,他聽說臺下有觀眾對著臺上喊了:“誰誰誰,這不是你的真正水平!”雖然那不是對自己和呂嚴喊的,但那一刻他真切感受到了這份期待的重量。“觀眾沒獲得滿足,選擇用這種方式在線下表達出來,說明觀眾的壓力也到了一個極限了。對表演者來說,我能共情到那一刻有多么的沉重,心理上真的會有點兒崩潰。”
除了喜人舞臺,兩人過去幾年也參演過電影、電視劇,談及兩種表演場景的差異,土豆分析得很直白:“在影視片場,怎么演基本是導演說了算,我們就在導演要求的基礎上做些加工,完成角色。”由于在影視領域經驗尚淺,兩人目前還沒能進入主演行列,“飾演的配角大多是有色彩性的,我們需要在角色的色彩性上發揮。像那種40集的長度里,角色從普通人變成惡人,又醒悟的漫長的成長過程,這種復雜的表演,我們到今天還沒怎么體會到,等以后有機會了再說”。呂嚴則笑著預告,他和土豆主演的《大王別慌張2》很快要和觀眾見面了。“敬請期待《大王別慌張2》,大家把預期調得高高的。”
值班編輯 康嘻嘻
星標“新京報”
及時接收最新最熱的推文
點擊“在看”,分享熱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