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我不去!"張秀娥狠狠地將請柬摔在桌上,紅色的紙片在空中飛舞。
母親王翠花瞪大了眼睛,手里的菜刀停在半空:"你瘋了?那是你表姐家辦喜酒,不去像什么話!"
"我說不去就不去!"張秀娥轉身就要走,卻被母親一把拉住。
"你這死丫頭,村里人都說你小氣,連個人情都不愿意隨,現在連人家的喜酒都不參加了?"王翠花的聲音里帶著怒火,"你這樣下去,以后誰還愿意跟咱們家來往?"
張秀娥甩開母親的手,眼中閃著倔強的光:"隨禮隨禮,一年到頭光隨禮就要花掉我半年工資!我寧愿不參加任何酒席,也不愿意當這個冤大頭!"
"你這是什么話!人情往來是祖宗傳下來的規矩!"
"什么狗屁規矩!"張秀娥頭也不回地沖出了家門。
王翠花看著女兒的背影,手中的菜刀顫抖著,心中涌起一陣不祥的預感。
01
張秀娥的倔強性格從小就顯露無疑。
十二歲那年夏天,村里的孩子們都去河邊游泳,只有她一個人坐在家門口算賬。小小的本子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家里的每一筆開支,連買一根冰棒的錢都要掂量再三。
"秀娥,走啊,咱們去河里玩!"鄰家的小伙伴何小花跑過來拉她。
"不去,我要幫媽媽算賬。"張秀娥頭都不抬,小手緊緊握著鉛筆。
何小花撇撇嘴:"你這人真沒意思,天天就知道算錢算錢的。"
張秀娥抬起頭,眼中閃著認真的光芒:"我爸說了,一分錢掰成兩半花,日子才能過下去。"
那時候的張家確實困難。父親張大山在煤礦干活,微薄的工資要養活一家四口,母親王翠花身體不好,經常要吃藥,弟弟張小軍還在上小學。家里的每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不能有絲毫浪費。
張秀娥從小就明白錢的重要性。她看著母親為了給鄰居隨禮錢而愁眉苦臉,看著父親為了還人情債而徹夜難眠,心中暗暗發誓:長大了絕對不要過這種被人情債綁架的生活。
村里的紅白喜事特別多,幾乎每個月都有酒席要辦。每當有請柬送到家里,王翠花就開始犯愁,翻遍家里的每個角落找錢。有時候實在拿不出手,還要向鄰居借錢去隨禮。
"媽,咱們為什么一定要去參加這些酒席啊?"十四歲的張秀娥終于忍不住問道。
王翠花嘆了口氣:"這是規矩啊,孩子。人家有事咱們得幫忙,將來咱們有事人家也會幫咱們。這叫禮尚往來。"
"可是咱們家根本沒錢辦酒席啊。"張秀娥說出了心中的疑惑。
王翠花愣了愣,半天沒說話。確實,按照家里的經濟條件,別說辦酒席了,連請客吃頓好飯都是奢望。
從那一刻起,張秀娥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既然無法回報別人,那就不要接受別人的幫助;既然無法辦酒席請客,那就不參加任何酒席。
這個想法在她心中生根發芽,慢慢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
02
十八歲那年,張秀娥考上了縣城的師范學校,成為村里第一個大學生。
全村人都來祝賀,王翠花激動得熱淚盈眶:"咱們家祖墳冒青煙了!秀娥有出息了!"
村長何大春笑呵呵地說:"翠花啊,這是大喜事啊!你們家應該辦幾桌酒席慶祝慶祝!"
話音一落,王翠花的笑容僵在了臉上。辦酒席?家里哪有這個錢?光是張秀娥上學的費用就已經讓家里負債累累了。
張秀娥看出了母親的尷尬,連忙說道:"村長叔叔,我們家就不辦酒席了,太鋪張浪費了。"
何大春搖搖頭:"這哪行啊?你是咱們村第一個大學生,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不辦酒席說不過去啊!"
"是啊,翠花,孩子考上大學是大喜事,怎么能不辦酒席呢?"鄰居們紛紛附和。
王翠花為難得不行,支支吾吾地說:"這個...這個...我們再商量商量。"
當天晚上,張家一家人圍坐在昏暗的燈光下商量這件事。
張大山抽著旱煙,愁眉緊鎖:"辦酒席起碼要花兩千塊錢,咱們家哪有這么多錢?"
王翠花咬著嘴唇:"可是不辦的話,村里人會怎么看咱們?"
張秀娥突然開口:"爸媽,我有個主意。"
"什么主意?"夫妻倆同時看向女兒。
"我們就說我不愿意大張旗鼓地慶祝,要低調一些。這樣既不用花錢辦酒席,也給咱們家留了面子。"張秀娥的眼中閃著智慧的光芒。
張大山點點頭:"這個辦法好,既省了錢,又不會讓人說閑話。"
第二天,王翠花就按照女兒的建議跟村里人解釋。大家雖然有些意見,但也只能接受。
這件事讓張秀娥更加堅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不參加酒席,不辦酒席,就不會有這么多煩惱。
師范學校畢業后,張秀娥被分配到鎮上的小學當老師。工資雖然不高,但在村里已經算是體面的工作了。
剛工作的第一年,村里的酒席邀請函像雪花一樣飛來。張秀娥看著那些紅紅綠綠的請柬,心中涌起一陣煩躁。
"又要隨禮了。"她自言自語地說道,"一次兩百,一年下來得花多少錢?"
那一刻,張秀娥做出了一個決定:從此以后,不參加任何酒席,不隨任何禮金。
03
張秀娥的決定在村里引起了軒然大波。
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是她的大舅王大富。那是一個春日的下午,王大富氣沖沖地闖進張家。
"翠花!你女兒這是怎么回事?我家小子結婚,她連面都不露一下?"王大富的臉漲得通紅,"這還把我當舅舅嗎?"
王翠花連忙賠不是:"大哥,秀娥她工作忙,實在抽不開身。"
"工作忙?我看她就是小氣!"王大富指著張秀娥的房門大聲喊道,"張秀娥!你給我出來!"
張秀娥慢慢走出房間,神色平靜:"大舅,您有事嗎?"
"你小子結婚你不來,這是什么意思?"王大富瞪著眼睛質問。
"我確實很忙,而且我覺得沒必要參加這些酒席。"張秀娥的語氣很平淡,但話語中透著堅決。
"沒必要?"王大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這孩子是不是讀書讀傻了?人情往來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張秀娥搖搖頭:"大舅,我有我的原則。我不參加酒席,也不會讓別人為我辦酒席。這樣大家都輕松。"
"你這是什么鬼原則!"王大富氣得渾身發抖,"你這樣下去,以后在村里還怎么做人?"
面對大舅的質問,張秀娥依然堅持己見:"我覺得真正的親情不需要用金錢和酒席來維系。如果一定要通過隨禮才能證明關系好,那這樣的關系我寧愿不要。"
王大富被氣得說不出話來,最后憤憤地摔門而去。
這件事很快在村里傳開了。有人說張秀娥讀書讀傻了,有人說她就是小氣摳門,還有人說她不懂人情世故。
面對這些議論,張秀娥表現得異常平靜。她每天按時上下班,除了工作就是在家陪父母,很少與鄰居們打交道。
漸漸地,村里人習慣了張秀娥的"怪脾氣"。有酒席的時候,大家也不再給她送請柬了。張秀娥對此感到很滿意,她覺得自己終于擺脫了人情債的束縛。
然而,她沒有想到的是,這種"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會在將來給她帶來巨大的困擾。
04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張秀娥已經三十五歲了。
這些年來,她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原則:不參加任何酒席,不隨任何禮金。村里人也逐漸習慣了她的"獨特",有什么紅白喜事都不會通知她。
張秀娥對此感到很滿意。她計算過,這些年下來,她至少節省了三萬多元的禮金。這筆錢她存在銀行里,心里踏實得很。
然而,生活總是充滿意外。
這年春天,張秀娥的父親張大山在礦井里出了事故。雖然命是保住了,但右腿落下了殘疾,無法再繼續工作。
家里的經濟狀況一下子陷入困境。張大山的工傷賠償款微乎其微,母親王翠花又患上了高血壓,需要長期服藥。家里的重擔全部壓在了張秀娥一個人身上。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這個時候,張秀娥接到了一個令她震驚的消息:她被學校選中,有機會參加省里的骨干教師培訓班,如果表現優秀,就能調到縣城的重點學校工作。
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縣城的工資比鎮上高出一倍,而且前途無量。但是培訓需要三個月時間,期間沒有工資。更重要的是,培訓結束后如果要調到縣城,需要交納一筆不菲的調動費用。
張秀娥算了算,加上這三個月的生活費和調動費用,總共需要五萬元。而她的存款只有四萬元,還差一萬元的缺口。
她想到了向銀行貸款,但是以她的收入水平,很難貸到這么多錢。她想到了向同事借錢,但是關系一般,開不了口。
最后,她想到了村里的親戚鄰居們。
這些年來,雖然她不參加酒席,但是大家的經濟條件都有了很大改善。何小花家開了小賣部,生意紅火;表哥王小軍在縣城買了房子;就連一向困難的李二狗家也因為兒子在外打工而寬裕了許多。
張秀娥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放下面子,向大家求助。
05
張秀娥的求助之路比她想象的要艱難得多。
第一個找的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何小花。
"小花,我想向你借點錢。"張秀娥坐在小賣部里,有些尷尬地開口。
何小花正在整理貨架,聽到這話手里的動作停了下來:"借錢?借多少?"
"五千塊錢,我保證半年內還清。"張秀娥咬著嘴唇說道。
何小花轉過身來,臉上的表情有些復雜:"秀娥,不是我不愿意幫你,但是你知道嗎?這些年我家辦事,你從來沒有來過,一分錢的禮都沒隨過。"
張秀娥的臉刷地紅了:"小花,我..."
"我知道你有你的原則,我也不怪你。"何小花嘆了口氣,"但是你想想,人情往來本來就是相互的。你不參加我們的事,現在遇到困難了才想起我們,這合適嗎?"
張秀娥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什么。
何小花繼續說道:"而且,現在大家都知道你的脾氣,如果我借錢給你,別人會怎么想?會不會說我傻?"
最終,何小花還是拒絕了張秀娥的請求。
接下來,張秀娥又去找了表哥王小軍,結果得到的答復大同小異。
"秀娥啊,不是哥哥不幫你。"王小軍搖著頭說,"但是你這些年的做法確實讓人寒心。我結婚的時候你不來,我孩子滿月你不來,我媽過生日你也不來。現在你遇到困難了,就想起我們了?"
張秀娥感到前所未有的挫敗感。她突然意識到,自己這些年的"超然物外"實際上是在人際關系的銀行里透支信用。
當她走在村里的小路上時,感覺每個人看她的眼神都帶著異樣的味道。
"那不是張秀娥嗎?聽說她到處借錢呢。"
"活該!當年多傲氣啊,誰的酒席都不參加,現在知道求人了吧?"
"人啊,不能太絕情。你不把別人當回事,別人憑什么把你當回事?"
這些竊竊私語像針一樣刺在張秀娥的心上。
就在她幾乎絕望的時候,母親王翠花突然對她說:"秀娥,要不咱們辦個酒席吧?"
"辦酒席?"張秀娥愣住了,"辦什么酒席?"
王翠花咬著嘴唇,眼中含著淚花:"你爸的腿雖然殘了,但人還在,這是不幸中的萬幸。咱們就說是為了慶祝你爸平安歸來,辦個酒席。"
張秀娥明白了母親的意思。辦酒席可以收禮金,這樣就能解決資金問題了。
但是,這不是徹底違背了她堅持多年的原則嗎?
她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內心激烈地掙扎著。一邊是多年來堅持的信念,一邊是改變命運的機會。
當天晚上,張秀娥拿起電話,準備給學校打電話放棄這次培訓機會。就在她即將按下號碼的時候,突然響起了敲門聲。
她打開門,發現門外站著的竟然是...
06
門外站著的是村里的何大春叔叔。
他手里拿著一個紅色的請柬,臉上帶著復雜的表情。
"秀娥啊,聽說你家要辦酒席了?"何大春的聲音有些猶豫。
張秀娥的心跳加速,她還沒有最終決定是否要辦酒席,消息怎么就傳出去了?
"何叔叔,這個..."張秀娥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何大春嘆了口氣,走進屋里坐下:"秀娥,叔叔跟你說句實話。這些年你不參加大家的酒席,村里人都有意見。但是叔叔理解你,知道你是個有原則的孩子。"
張秀娥低下頭,心中五味雜陳。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何大春繼續說道,"你遇到了困難,需要大家的幫助。如果你真的要辦酒席,叔叔第一個支持你。"
說著,何大春從口袋里掏出五百元錢放在桌上:"這是叔叔的心意,你先拿著應急。"
張秀娥看著桌上的錢,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她沒想到,在她最困難的時候,何大春叔叔會主動來幫助她。
"叔叔,我..."張秀娥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何大春擺擺手:"孩子,人這一輩子,總會遇到困難。關鍵是要懂得變通,不能太死板。你爸出事了,這是天災人禍,誰也不怪你。現在你有機會改變命運,大家都希望你能抓住。"
這番話深深觸動了張秀娥。她突然意識到,自己這些年的堅持或許并不是什么值得驕傲的事情。她以為自己是在堅持原則,實際上可能只是在逃避責任。
"叔叔,如果我真的辦酒席,大家會來嗎?"張秀娥小聲問道。
何大春笑了:"傻孩子,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誰還能記你一輩子的仇?再說了,你現在愿意改變,這就是好事。"
當天晚上,張秀娥和父母商量了一夜,最終決定辦一個酒席。名義就是慶祝張大山平安歸來,實際上是為了籌集資金。
第二天,王翠花就開始忙碌起來。她親自去找印刷店做請柬,挨家挨戶地邀請鄉親們。
讓張秀娥意外的是,大家的反應比預想的要好得多。
"翠花啊,秀娥終于想通了!這是好事啊!"
"是啊,孩子有出息了,應該慶祝慶祝!"
"我們一定來,一定來!"
看著母親忙碌的身影,聽著大家熱情的回應,張秀娥的心情復雜極了。她既感激大家的寬容,又為自己之前的固執感到后悔。
07
酒席定在周日舉辦,地點就在村里的大禮堂。
前一天晚上,張秀娥幾乎一夜沒睡。她在心里反復演練著第二天要說的話,想象著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
周日早上,天空格外晴朗。張秀娥早早起床,穿上了最好的衣服。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辦酒席,心中既緊張又期待。
上午九點,客人們陸續到達。讓張秀娥驚喜的是,來的人比預想的要多得多。不僅有村里的鄉親鄰居,連鎮上的同事們也來了不少。
何小花是第一批到的,她主動走到張秀娥面前:"秀娥,恭喜你!"
張秀娥有些不好意思:"小花,謝謝你能來。"
何小花拍拍她的肩膀:"傻丫頭,咱們從小一起長大,還說這些見外話干什么?"
接下來,表哥王小軍也來了,他不僅帶來了禮金,還主動幫忙招呼客人。
"秀娥,需要幫忙的地方盡管說。"王小軍笑著說道。
看著大家熱情的樣子,張秀娥心中涌起一陣暖流。她突然明白,村里人之所以愿意原諒她,不是因為她現在辦了酒席,而是因為大家本來就是善良的。
中午時分,酒席正式開始。按照慣例,張秀娥要講幾句話。
她站在臺上,看著臺下熟悉的面孔,心中千頭萬緒。
"各位叔叔阿姨,兄弟姐妹們,"張秀娥的聲音有些顫抖,"謝謝大家在百忙之中來參加我們家的酒席。"
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張秀娥深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我知道,這些年來我的做法讓大家失望了。我以為不參加酒席就能避免人情債,實際上卻錯過了很多美好的時光。"
"今天,我想跟大家道個歉。我為自己的固執和冷漠道歉,也為錯過的那些重要時刻道歉。"
臺下安靜了下來,大家都在認真聽她說話。
"我爸出事后,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患難見真情。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是大家伸出了援助之手。這份恩情,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張秀娥的眼中含著淚花,聲音也越來越哽咽:"從今天開始,我要改變自己。我要學會感恩,學會與人相處,學會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
話音落下,臺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許多人都被她的真誠打動了,眼中也含著淚花。
何大春站起來大聲說道:"秀娥說得好!人啊,就應該這樣,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酒席在溫暖的氛圍中進行著。張秀娥挨桌敬酒,與每一個人真誠交流。她發現,原來與人交往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復雜,只要真心相待,大家都是很好相處的。
08
酒席結束后,張秀娥和母親開始清點禮金。
讓她們驚喜的是,收到的禮金遠遠超出了預期。不僅足夠支付培訓費用,還能剩下一些給父親治病用。
"媽,你看,大家給的都不少呢。"張秀娥拿著賬本,心中滿懷感激。
王翠花擦著眼角的淚水:"孩子,你終于明白了。人這一輩子,靠的就是相互幫助。你幫我,我幫你,這樣日子才能過得下去。"
就在這時,何小花走了進來。
"秀娥,有個事我想跟你說。"何小花的表情有些神秘。
"什么事?"張秀娥好奇地問。
何小花笑著說:"剛才我聽鎮長說,縣里正在招聘公務員,你的條件很符合。如果你愿意的話,我可以幫你聯系一下。"
張秀娥愣住了:"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鎮長是我表姐夫,這事他能幫上忙。"何小花拍著胸脯說道。
這個消息對張秀娥來說簡直是天大的驚喜。如果能考上公務員,不僅工資更高,工作也更穩定,前途更是一片光明。
"小花,謝謝你!"張秀娥激動地握住好友的手。
何小花擺擺手:"謝什么?咱們是好姐妹,應該的。再說了,你有出息了,咱們村里也有光。"
接下來的幾天,張秀娥忙著準備培訓的事情。村里的鄉親們得知她要去省城學習,都紛紛來祝賀和鼓勵。
臨行前一天晚上,張秀娥站在村口的小橋上,看著遠山如黛,心中感慨萬千。
這些年來,她一直以為自己是個獨立自主的人,不需要依靠任何人。但是現在她才明白,人是群居動物,沒有人能夠脫離群體而獨存。
她想起了那句老話: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如果沒有大家的幫助,她怎么可能有今天的機會?
三個月后,張秀娥順利完成了培訓,并且成功調到了縣城的重點學校。工資翻了一倍,工作環境也好了很多。
更讓她高興的是,通過何小花的介紹,她還順利通過了公務員考試的初試,正在等待面試的通知。
春節回村的時候,張秀娥主動參加了村里的各種聚會活動。她不再是那個孤傲冷漠的張秀娥,而是一個熱情開朗、樂于助人的好鄰居。
正月十五那天,何小花家辦滿月酒,張秀娥不僅參加了,還主動幫忙張羅。看著她忙前忙后的身影,村里人都夸贊她變化大。
"秀娥這孩子現在懂事多了。"
"是啊,人啊,經歷了挫折才能成長。"
"她現在這樣多好,以前那個樣子多別扭。"
聽著大家的夸贊,張秀娥心中無比溫暖。她終于明白,真正的獨立不是拒絕別人的幫助,而是既能幫助別人,也敢于接受別人的幫助。
晚上回到家里,張秀娥坐在父母身邊,一家人其樂融融地聊著天。
"爸媽,謝謝你們當初沒有強迫我改變。"張秀娥真誠地說道。
張大山笑了:"孩子,人生的路要自己走,道理要自己悟。我們說一千遍,都不如你自己體會一遍。"
王翠花也點點頭:"現在的你才是最好的你。既有原則,又有溫度;既獨立自主,又懂得感恩。"
張秀娥緊緊握住父母的手,心中滿懷感激。如果沒有那次危機,她可能永遠都不會明白人情往來的真正意義。
如今的她,不僅在事業上有了更好的發展,在人際關系上也變得更加成熟。她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不是一場獨角戲,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參與的大合唱。
每個人都不是孤島,我們需要彼此溫暖,相互扶持。真正的智慧不是拒絕一切,而是學會選擇和平衡。
窗外煙花綻放,新的一年開始了。張秀娥看著窗外的夜空,心中充滿了希望和期待。她相信,未來的日子會越來越好,因為她終于學會了如何與這個世界溫柔相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