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吉軍,新媒體:漢唐智庫!
2025年10月31日,美國CNN報道,五角大樓已經為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巡航導彈的計劃開綠燈,這意味著烏克蘭或將擁有打擊俄境內縱深目標的能力。
就在前后幾天,俄烏之間的能源摧毀戰越來越激烈。
10月29日晚,俄軍對烏克蘭電力與能源系統發動了三年來最大殺傷的導彈與無人機襲擊。俄軍發射了超過700枚各型導彈與無人機,對烏克蘭全境展開毀滅性打擊。近千道飛行軌跡在地圖上密密麻麻,看上去令人不寒而栗。
![]()
據不完全統計,烏克蘭八座大型熱電廠、三座水電站、兩處地下儲氣設施在數小時內陷入火海。烏克蘭文尼察州的拉迪任熱電廠遭到8枚伊斯坎德爾M彈道導彈攻擊,第聶伯水電站在爆炸中徹底癱瘓;利沃夫州的多布羅特維爾電廠、卡盧什燃煤電廠、布爾什廷熱電廠相繼中彈。
整夜的空襲讓基輔、利沃夫、敖德薩等地陷入漆黑。
只有被擊中的電廠在熊熊燃燒,照亮導彈飛行的軌跡。
這一場典型的能源焦土戰,正在讓烏克蘭精疲力竭。
有評論稱,如果俄羅斯從開始就如此兇悍,不至于在戰場舉步維艱。
無論如何,俄烏沖突的焦點,已經從前線陣地戰轉向了國家縱深的全面摧毀戰。
此時此際,美國拿出為數不多的戰斧導彈來援助烏克蘭,實際上對俄羅斯的直接傷害有限。
在刺激了俄羅斯之后,只會讓俄羅斯有理由升級沖突,烏克蘭肯定被打得更慘。
當然,無論過程慘不慘,烏克蘭成為廢墟的結局已經顯現,很難改變。
這場戰爭已經進入了國力和工業制造能力的深度較量。
![]()
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想通過摧毀對方的戰爭潛力,換取戰場的優勢。
2025年以來,烏克蘭利用為數不多的無人機持續攻擊俄羅斯縱深的煉油廠、鐵路樞紐和彈藥庫等目標。按照澤連斯基的說法,就是已經對俄羅斯的油料供應造成了重創。
10月27日,澤連斯基召開最高統帥部會議,核心議題圍繞烏克蘭對俄羅斯實施遠程打擊的能力。會議參會人員涵蓋武器制造商及所有負責武器運用的相關人員。會議結論是俄羅斯的石油加工產業已經付出沉重代價,后續將承受更嚴厲的懲罰。
盡管烏克蘭沒有戰略轟炸機,也沒有洲際導彈,但是每天能自制上萬架小型無人機。
10月以來,烏克蘭使用無人機多次襲擊俄境內能源目標。伏爾加格勒、秋明、克拉斯諾達爾的煉油廠遭遇攻擊;布良斯克和庫爾斯克的油庫接連遭襲。
烏克蘭的策略十分明確,持續用低成本無人機襲擊高價值能源目標,以戰術層面消耗俄方能源體系。
客觀來看,在這種低烈度攻擊手段下,也許俄羅斯某些地區會不定期受到影響,但烏克蘭沒有能力徹底摧毀俄羅斯的能源體系。
相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攻擊,正在逐步摧毀烏克蘭的基礎設施。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在下諾夫哥羅德的講話證實,烏克蘭的無人機襲擊能命中目標的不到1%,對俄羅斯造成的傷害有限,只不過俄方的防御體系需要時刻運轉,面臨重壓并不好過。
![]()
也許很多人喜歡細數烏克蘭對俄羅斯造成的歷次傷害。
但是不要忽視兩國領土相差35倍的客觀現實,也不要忽視人口相差7倍的力量差距。烏方襲擊俄煉油廠,俄方就摧毀烏克蘭的發電廠。能源換能源、縱深換縱深。即使是以傷換傷以牙還牙,烏克蘭也耗不過俄羅斯。
烏克蘭90%的鐵路運輸依賴電力驅動,一旦電網崩潰,軍需補給、武器轉運都將陷入癱瘓。
開源情報組織Oryx顯示,雖然俄軍損失坦克超過4000輛,仍然能夠保持前線的裝甲補給,而烏克蘭的重型裝備幾乎枯竭。
80萬烏軍擁有的坦克不足500輛,成了典型的輕步兵加無人機的軍隊組合。無人機固然好使,但人員沒有裝甲力量保護與裸奔沒有差別。
最終決定勝負的一定是人,當兵員枯竭,戰爭也就結束了。
這個冬天,將決定俄烏戰爭的走向。
導彈火焰照亮的,不只是夜空,更是歐洲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