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媒體消息,11月1日,中國政府宣布放寬對Nexperia電子元件出口至歐洲的禁令。這一決定標志著在中歐半導體緊張局勢中出現緩和信號,也讓此前因芯片供應中斷而擔憂不已的歐洲汽車產業暫時看到轉機。
01 中國宣布部分出口豁免
中國商務部周六在聲明中表示,將“綜合審查企業的實際情況,并對符合條件的出口給予豁免”。此舉意味著此前全面凍結的出口限制將有所放松,部分來自中國的Nexperia電子組件可重新出口至歐洲市場。
Nexperia總部位于荷蘭,是全球重要的中低端半導體元件制造商,生產二極管、穩壓器和晶體管等關鍵零部件。這些看似基礎的芯片,卻是汽車電子、電力管理系統和工業設備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02 荷蘭接管引發連鎖反應
這場爭端的根源在于荷蘭政府9月底的決定。荷蘭政府此前宣布事實上接管已被中國資本控股的Nexperia。該公司自2018年起隸屬于中國聞泰科技。作為反制措施,中國宣布禁止從境內向歐洲再出口Nexperia產品——此舉相當于切斷了歐洲汽車制造商依賴的關鍵供應鏈。
“這次封鎖幾乎讓歐洲汽車業陷入恐慌。”一位德國業內人士表示。歐洲多家整車廠,如大眾、雷諾和斯特蘭蒂斯,在車載控制系統中廣泛使用Nexperia組件。
03 德國謹慎樂觀:緊張關系出現“積極信號”
作為歐洲最大汽車生產國,德國對中國的決定反應迅速。德國經濟部發言人11月1日(周六)表示:“來自中國的最新消息,是緊張局勢開始緩和的積極信號。”不過,他同時警告稱,“目前尚無法全面評估此決定的長期影響。”
歐盟方面也證實,中歐代表于10月31日(周五)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討論了Nexperia及更廣泛的半導體合作問題。
04 歐洲汽車業的“芯片焦慮”
根據德國《商報》(Handelsblatt)的數據,Nexperia供應了歐洲汽車行業近一半的基礎電子元件。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曾警告,如果出口禁令持續,歐洲汽車生產將“在數周內陷入癱瘓”。
這些芯片大多先在歐洲生產晶圓,然后運往中國進行封裝和測試,最后再出口回歐洲客戶。因此,中國禁令不僅是貿易問題,更是一次供應鏈斷裂危機。
05 中歐關系的“技術試煉”
Nexperia事件凸顯出歐洲在半導體領域的脆弱處境。雖然歐盟正在推動“歐洲芯片法案”(EU Chips Act),試圖將全球芯片生產份額提高至20%,但短期內仍嚴重依賴亞洲供應鏈。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的出口禁令以及隨后部分放寬,是中歐科技博弈的現實寫照。“北京在向布魯塞爾釋放信號:如果歐洲在產業政策上繼續采取排他性措施,中國也有反制的工具。”一位布魯塞爾智庫成員表示。
06 危機緩解,但陰影仍在
盡管出口禁令暫時松動,歐洲業界依舊保持警惕。一位法國汽車供應商負責人表示:“這次事件說明,歐洲需要重新思考核心零部件的自主掌控能力,否則任何地緣政治震蕩都可能讓整個產業鏈停擺。”
(歐洲時報/ K 編譯)
編輯:K
點在看分享好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