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10月31日成功地在俄羅斯境內進行了一次高精度的打擊行動,目標為莫斯科州拉緬斯科地區的“環形”成品油輸油管道。
當地時間10月31日,烏軍出動400 架無人機與海王星導彈襲擊了俄羅斯東南部的核心航空區域--茹科夫斯基區,導致該地發生連環爆炸,并引發大面積停電.……
![]()
隨即,又襲擊了莫斯科東南方向的拉面斯科耶環形輸油管道,襲擊造成三條主要輸油管線同時爆炸并徹底癱瘓。
這一打擊,不僅破壞了俄羅斯重要的能源運輸樞紐,也對俄軍的燃料供應體系和莫斯科地區的經濟、社會穩定造成巨大沖擊。
拉緬斯科耶“環形”輸油管道,長期為俄軍提供作戰所需的燃料資源,包括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
盡管俄方在這一關鍵設施上部署了反無人機防護網和武裝安保力量防范可能的襲擊,但這些防護措施在烏克蘭情報人員精準行動的面前完全失效。
烏方在聲明中指出:“敵人的防護體系被徹底突破,三條用于運輸燃油的主干管線同時爆炸,破壞效果完全達到預期,該管道系統已完全失去運行能力……”
![]()
作為莫斯科周邊最大的成品油輸送網絡,“環形管道”承擔著為俄中部軍區、空軍以及重要交通樞紐提供燃料的任務,其的癱瘓將直接影響俄軍后勤補給能力,并導致莫斯科地區局部燃料短缺與價格波動。
烏克蘭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在行動后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削弱俄羅斯的戰爭潛力。這次行動造成的損害遠遠超過了經濟制裁效果。制裁是緩慢的、間接的,直接打擊能源基礎設施的行動能夠讓敵人立即感受到戰爭的代價。"
![]()
據悉,這條名為“環形”的成品油輸油主干管道全長約400公里,連接著梁贊、下諾夫哥羅德和莫斯科多家大型煉油廠,每年可運輸多達300萬噸航空燃料、280萬噸柴油和160萬噸汽油,是俄羅斯首都圈最關鍵的燃料輸送網絡之一。
多家媒體指出,這一事件不僅削弱了俄方軍需供應能力,也在心理層面上打擊了克里姆林宮對“內陸安全”的自信。過去一年,烏方遠程無人機和特種部隊多次在俄羅斯境內實施襲擊,包括破壞燃油倉庫、雷達站和軍事機場,如今連莫斯科州這一高度警戒的核心地帶也未能幸免,展示出烏方在情報獲取、滲透方面的能力與行動的精準度。
分析人士認為,俄當局很可能會試圖掩蓋此次事故具體損失,以避免社會恐慌與能源市場動蕩,但衛星監測與地方消息來源均顯示,爆炸區域出現了大規模燃燒與油品泄漏現象。救援人員與俄能源公司正嘗試封堵破口并評估損壞程度,但恢復全線運行預計需要數周甚至更長時間。
11月1日俄本土多地再次遭襲,5個城市的機場臨時關閉,俄羅斯國防部隨后宣稱,防空系統擊落98架無人機。
俄媒《塔斯社》、《生意人報》及Astra報道:俄羅斯聯邦航空局(PocaBnaL8)通報,為了確保飛行安全,奔薩、薩馬拉和薩拉托夫3地機場臨時限制航班起降,卡盧加和坦波夫機場也采取了飛行限制措施……
連續不斷的精準襲擊,凸顯了烏克蘭在非對稱作戰領域的戰略轉變:即通過破壞俄境內的能源、通信、交通與工業基礎等設施,以最小的代價削弱俄軍作戰能力與經濟承載力,從而在長期消耗戰中取得優勢。
![]()
烏克蘭方面表示,這僅僅只是“更廣泛行動計劃”中一部分,未來類似的打擊還將持續,直至俄羅斯徹底喪失發動戰爭的資源基礎。
加拿大外長阿妮塔·阿南德在渥太華舉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旦法院批準,加拿大將立即把此前扣押的俄羅斯安-124大型貨運飛機移交給烏克蘭。
![]()
這架飛機是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后滯留多倫多機場的。安-124運輸機是俄羅斯最大的戰略貨運飛機,可運輸150噸的貨物。2022年戰爭爆發后該機一直被扣留在加拿大機場,成為了西方國家凍結俄羅斯資產支持烏克蘭的象征性案例之一。
阿南德說:“戰爭爆發初期,俄羅斯摧毀了烏克蘭許多飛機,這一舉措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烏克蘭航空機隊的補充。”
加國此舉也讓我們想起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如果你和加拿大都成不了朋友,哪將不會有朋友……
的確,加拿大是個道義爆棚的國家,從抗戰時期的白求恩大夫到1961~1963年中國三年自然災害時主動向我們提供500萬噸小麥和100萬噸大麥援助(僅需支付25%的現金),都能看出其正義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