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茜的故事,就像一部現實版“娛樂圈逆襲劇”——開頭憋屈,中途坎坷,但結局,真爽!
![]()
她出生在湖南一個軍人家庭,從小被管教得極嚴。走路挺胸、坐姿端正,犯錯還要罰站半小時。可這種“規矩”非但沒壓垮她,反而磨出了一身倔勁兒。小時候學鋼琴,嫌手指疼,她偷偷掰斷琴枕想偷懶,結果被父親罰站。她倒好,氣鼓鼓地在墻上畫滿小人兒,發泄完又乖乖把琴枕粘好,第二天繼續練——手腫了也不吭聲。那股“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底”的勁兒,從那時就刻進了骨子里。
2000年,她考進表演系,成了班里的“學霸”。練臺詞,她能一段獨白演出七八種情緒;排小品,為練準一個眼神,她能對著鏡子折騰到凌晨。老師說她“軸”,可這份“軸”,讓她一畢業就進了國家話劇院,成了臺上最亮眼的女一號。
但現實很快給她潑了冷水。
一位導演看中她,幾次接觸下來,卻全是“潛規則”試探——休息室“說戲”時摸手,飯局上舉杯暗示“互相幫襯”,電話里直接提露骨要求……萬茜躲了六次,第七次,她直接掛斷電話,刪了號碼。
這一刪,刪掉了她的前途。
談好的角色開機前被換,拍好的廣告莫名解約,客串一周的戲播出只剩背影……最慘時,她三個月沒工作,銀行卡里只剩幾千塊,連房租都快交不起。朋友勸她“服個軟”,她搖頭:“妥協換來的機會,我不稀罕!”
沒戲拍,她就自己找戲磨。
跑龍套演宮女,她提前三天背熟所有群演走位,只為端茶時不擋主角鏡頭;演護士只有兩句詞,她對著鏡子練一下午,連皺眉的弧度都要精準。沒名字的小角色,她照樣把劇本翻到起毛邊。
話劇舞臺成了她的“修煉場”。
排《你好,瘋子》,她演精神分裂,一人分飾七角。那段五分鐘的長鏡頭,她摔了32遍,膝蓋磕青了貼膏藥繼續,每次停下,戲服都能擰出水。演《懷疑》,她每天提前兩小時到劇場,用粉筆標走位,連嘴角怎么動、眼神怎么變都反復摳——臺下觀眾離得近,一點瑕疵都藏不住。
硬熬十年,轉機終于來了。
2014年,電影《軍中樂園》找她演“妮妮”,一個風月場里藏盡委屈的女人。她用細膩的演技,把隱忍和脆弱演活了,一舉拿下金馬獎最佳女配角。領獎時,她哽咽卻堅定:“值得。”
2017年,胡歌在話劇后臺找到她,力薦她演《獵場》的“熊青春”。為了演活這個職場女性,她跑去寫字樓蹲點,學白領走路、說話,連攪咖啡的手勢都不放過。劇一播出,角色火了,萬茜的名字終于不再陌生。
2020年,她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排練時摔成右臂粉碎性骨折。醫生讓她休養三個月,她躺病床上看隊友排練,第二天就吊著胳膊歸隊了。上臺時,她手背上10厘米的手術疤露在外面,像枚“倔強勛章”。沒人知道,她下臺后疼得偷偷揉胳膊,卻從沒縮過一次手。
如今,她再也不用演龍套了,可挑戲的規矩沒變:先看角色,再談其他。有人說她傻,有捷徑不走偏要熬。她笑笑:“演員這行,漂亮是天生的,但能站到最后的,永遠是靠角色說話。”
從被雪藏到拿影后,萬茜用二十年證明:
守住底線,不低頭,時間終會替你打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