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率 211 人集體請辭,被解讀為施加政治壓力。
鄭麗文被迫調整公開表態(tài),立場轉向引發(fā)輿論嘩然。
資深黨員蔡正元發(fā)聲示警:別再喊那句!
![]()
朱立倫率領211人總辭,這一舉動無疑給島內政局帶來新的變數(shù)。
10月18日,鄭麗文以 50.15% 的得票率勝出時,朱立倫還公開祝賀,轉頭就在 10 月 22 日的中常會上拋出重磅消息:自己將帶領副主席、秘書長等 22 名中央一級主管,加上 189 個縣市黨部主委,總計 211 人在 10 月底集體辭職。
當時朱立倫對著鏡頭說 “給新主席最大人事空間”,黨內不少人還覺得這是高風亮節(jié),直到交接現(xiàn)場才發(fā)現(xiàn),這哪里是放權,分明是把整個黨機器徹底拆了。
最關鍵的缺口在宣傳和基層動員兩個環(huán)節(jié)。
朱立倫帶走的新媒體運營小組,手里攥著國民黨最核心的宣傳資源,去年縣議員選舉時,他們制作的 “民生政策解讀” 系列短視頻,單條播放量最高破千萬,直接帶動年輕選民支持率上漲五個百分點。
更麻煩的是 2026 年 “九合一” 選舉已經進入籌備期,縣市黨部原本要在 11 月初完成議員候選人的初步篩選,現(xiàn)在主委缺位,整個提名工作全停了。
有南部黨工私下透露,綠營那邊已經開始調侃 “國民黨沒人了”。
面對這盤殘局,鄭麗文在就職當天的臨時會議上只說了一句話:“先補人,再做事。”
![]()
就在人事窟窿難補的時候,兩岸立場的麻煩又找上門來。
鄭麗文當選后沒幾天,就派馬英九基金會執(zhí)行長蕭旭岑帶隊去天津參加津臺投資洽談會,還見了國臺辦主任宋濤。
蕭旭岑回來后公開說 “鄭主席希望在反臺獨基礎上深化兩岸交流”,這話在黨內深藍圈子里很受歡迎,不少老黨員特意打電話到中央黨部表示支持。
可沒想到,這份支持沒持續(xù)幾天就變成了壓力。
前立委蔡正元直接帶來了一份南部縣市的選民調研報告。
報告里清楚寫著,高雄、臺南等地的中間選民中,有 62% 不認可 “我是中國人” 這種表述,認為會影響兩岸經貿往來。
蔡正元表示,競選時喊這句能拉深藍選票,現(xiàn)在再喊,2026 年高雄別說贏,能不能保住現(xiàn)有席位都難。
他舉了 2020 年的例子,當時有個深藍候選人在南部站臺時反復提 “統(tǒng)一”,最后得票比預期少了三萬多張,輸?shù)靡粩⊥康亍?/p>
![]()
蔡正元的警告不是空穴來風。
當時國民黨桃園市議員黃敬平剛好在做基層走訪,他帶回的消息更具體:有臺南的里長反映,綠營已經開始散布 “鄭麗文要犧牲臺灣利益換兩岸交流” 的說法,不少民眾原本承諾支持國民黨的態(tài)度也變得猶豫。
更讓鄭麗文頭疼的是,黨內的趙少康也跳出來表態(tài),說 “要降低親中力量,不然令不出黨中央”,還放風說 “有黨員要退黨”。
這些壓力湊到一起,讓鄭麗文不得不調整立場。
![]()
10 月 29 日的黨內通氣會上,她公開表示 “兩岸發(fā)展必須尊重臺灣 2300 萬民眾的意愿,堅持和平原則”。
這話和馬英九、朱立倫時期的 “不統(tǒng)不獨” 路線如出一轍,等于悄悄收回了之前的親陸表述。
立場調整暫時穩(wěn)住了外界,但黨內的人事難題還沒解決。
![]()
鄭麗文想出了個折中辦法:關鍵縣市換血,其他縣市暫時沿用舊人。
桃竹竹苗四個縣市的主委,在鄭麗文私下拜會當?shù)刈h長時一個都沒露面,后來才知道他們都是朱立倫的嫡系,還在觀望局勢。
鄭麗文沒追究,反而讓副主席李乾龍去各縣市黨部走訪,這才穩(wěn)住了人心。
![]()
人事剛有眉目,朱立倫又在卸任后拋出了新動作。
他出任了國民黨智庫理事長,還主導成立了 “2026 選舉策略委員會”,把自己的核心團隊成員都安插了進去。
這個委員會負責制定候選人提名標準,等于在選舉操盤上保留了話語權。
有黨內人士透露,朱立倫這么做,是因為覺得如果 2026 年國民黨選舉失利,自己有機會回鍋再當主席,所以要留下 “后手”。
面對這些隱性的制約,鄭麗文開始布局自己的勢力。
她拉來前黃復興黨部主委季麟連當副主席,黃復興系統(tǒng)是國民黨的軍方票倉,有了季麟連的支持,基層軍人黨員的動員就有了保障。
又任命前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負責兩岸政策研究,張榮恭熟悉兩岸事務,既能平衡深藍情緒,又不會讓立場過于激進。
最關鍵的一步是組建 “在野大聯(lián)盟”,她親自去找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談,達成了 “2026 年不重復提名” 的共識,桃園、新竹這些搖擺縣市,雙方會推出聯(lián)合候選人。
![]()
這個聯(lián)盟的效果很快顯現(xiàn)出來。
11 月底的民調顯示,國民黨好感度回升到 37.2%,雖然還沒超過民進黨的 38.1%,但已經止住了下滑趨勢。
更重要的是,南部縣市的中間選民對 “藍白合” 的支持率達到 45%,不少小商戶重新表態(tài)支持國民黨。
![]()
鄭麗文抓住機會,讓南部黨部推出 “民生優(yōu)先” 綱領,重點講減稅、改善營商環(huán)境,不再提敏感的兩岸表述。
不過挑戰(zhàn)還沒結束。趙少康依然在唱反調,公開反對和民眾黨合作,說 “會稀釋國民黨的基本盤”。
2026 年選舉的大幕已經拉開,綠營在南部的鐵票區(qū)根基深厚,國民黨要想翻盤,還需要更多精準的布局。
![]()
對于國民黨來說,這場人事地震和路線搖擺,本質上是深藍理想與選舉現(xiàn)實的矛盾爆發(fā)。
朱立倫的 211 人總辭,暴露了黨內權力交接的隱患;鄭麗文的立場調整,折射出臺灣政治生態(tài)對兩岸議題的敏感。
2026 年的選舉結果會如何,現(xiàn)在還很難說,但可以肯定的是,鄭麗文要想實現(xiàn) “讓國民黨驕傲” 的承諾,光補好人事實缺還不夠,更需要找到一條能平衡黨內派系、兼顧選舉現(xiàn)實的道路,這條路,注定不會好走。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