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時趣事拾零
文/亞鋒
一、“再多給點兒湯兒”
那時候家境貧寒,吃的主要是玉米面和白薯,細糧很少,炒菜很少,就飯吃的主要是自家腌的咸菜,水疙瘩雪里蕻什么的。天天吃咸菜吃膩了,總想換換口味。村里常來一個賣醬豆腐臭豆腐的人,是個半大老頭兒,大伙都叫他臭豆腐大爺。他用一根扁擔挑著兩個壇子,壇子外面有竹條編的簍子保護著,一頭壇子里裝著醬豆腐,還放著一雙筷子一把小勺,另一頭壇子里裝著臭豆腐,也放著一雙筷子一個小勺。他挑著這兩個壇子串著村子走,邊走邊賣,隔上七八天十來天準到我們村來一趟。一聽到他的吆喝,“醬豆腐,臭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醬豆腐!”我就蘑菇母親要幾分錢去買。醬豆腐2分錢一塊兒,臭豆腐1分錢一塊兒,有三五分錢就能買幾塊兒。講究的人家拿兩個碗,分別裝醬豆腐和臭豆腐,我只拿一個碗,兩種豆腐裝一起,紅的灰的摻一起挺好看,兩種豆腐摻著吃也別有風味。你買幾塊醬豆腐,臭豆腐大爺打開裝醬豆腐的壇子,用筷子夾幾塊兒,再用小勺舀一點兒醬豆腐湯兒,然后再給你拿臭豆腐,舀點兒臭豆腐湯兒。最后算賬收錢。我每次買一兩塊兒兩三塊兒,大爺舀湯兒時我總是央求大爺“您再多給我舀點兒湯兒!”我買完了也不走,等別人都買完了,我再蘑菇大爺“您再給我舀點兒湯兒!”大爺也不急,只是說:“你買這幾塊兒豆腐的錢還抵不上我給你的湯兒錢呢,還要湯兒呀?”“就再要一點兒,一點兒!”大爺無奈,只好再給我舀點兒湯兒。我連忙說:“大爺真好!”有這么幾次,我就和大爺混熟了,他再來時我老遠就喊:“大爺來啦!”他朝我嘿嘿一笑:“又是你小子啊,排在后邊,最后賣給你。”別人都買完走了,大爺才賣給我,他用筷子夾完豆腐總是給我多舀點兒湯兒,邊舀湯兒邊說:“看看,給你的湯兒可不少了,別再蘑菇我了。”得,大爺先把我的嘴堵住了,哪好意思再向人家要呢。
二、“粘不著唧蟟兒弄一臉騷”
粘唧蟟兒(知了,蟬)是每年夏天要玩的游戲。唧蟟兒出來時,恰是麥子快熟的時節,順手揪一穗半熟不熟的麥穗,放在手里用雙手搓去麥芒麥皮,再把麥粒放嘴里嚼,嚼成一小團兒很粘的面筋。找來一根秫秸,把這一小團粘粘的面筋揑在秫秸的尖頭上,粘唧蟟兒的工具就完成了。舉著這根秫秸,仰著脖子,尋著唧蟟兒的叫聲仔細看。唧蟟兒的顏色與樹皮很接近,不認真看還真不容易看到它。發現目標了,輕手輕腳地舉著秫秸,讓那一小團粘面筋接近它,接近了迅速使勁兒一按,如果動作足夠快足夠準確,就能把唧蟟兒粘往,慢慢把秫秸收下來,用手輕輕捏住唧蟟兒,這就是勝利成果了。但很遺憾,被逮住的唧蟟兒生命很短暫,用不了多大工夫它就死了。其實唧蟟兒的反應比人更快,動作也比人快,當你用秫秸上的粘面筋悄悄靠近它時,它嗞兒的一聲就飛了,同時甩下幾滴水兒,我們叫它唧蟟兒尿,弄你一臉。聽說過打不著狐貍弄一身騷,沒聽過“逮不著唧蟟兒弄一臉騷”吧。不知道那幾滴水兒是從唧蟟兒的哪兒排出來的,是不是尿,無色無味。
三、“有棗沒棗打一竿子”
房前屋后有幾棵高大的棗樹,都是老輩人種下的,雖已有些年頭了,每年也不用修剪施肥澆水,但年年都按時開花結果。大人對這幾棵棗樹看得很嚴,因為棗是能換錢的,棗不熟不能摘棗打棗禍害棗。但似乎管不了我的嘴饞和好奇。我最愛爬樹也最能爬樹,一不留神我就上樹了,找那發紅的棗長裂了的棗,揪幾個解解饞先嘗為快。
棗熟了,要打棗了,那也有規矩。哪兒的棗熟得好先打哪兒的,也不能一次都打下來,用一根秫秸站在樹下挑著打。低處的棗打完了就輪到我大顯身手了,我爬上樹舉著秫秸打高處的棗。我在樹上,秫秸在我手里,大權在握,我說了算。開始我也是挑著打,挑那些熟得好的棗打,挑來挑去就挑花眼了,不耐煩了,我就亂打一氣,真是“有棗沒棗打一竿子”,母親在樹下撿棗,急得她沖我大喊:“別瞎打呀,不熟的棗打下來就糟蹋了!”在樹上呆的時間長了,我有點兒累了,干脆不用秫秸打,我扳著樹枝使勁兒搖?,這一搖?可不得了啦,紅棗青棗大棗小棗噼里啪啦往下掉,砸得在下面撿棗的母親和妹妹們哎呀哎呀大喊大叫,“你干嗎那,砸疼我們啦!”我上樹前母親總是囑咐我,只能用秫秸打,不能搖?樹,搖?能把樹搖瘋了,樹瘋了可就不開花不結棗了。我一上了樹就把母親的囑咐忘到腦后去了,只好聽母親一頓數落。
打棗不能一次打光,打夠兩小筐,就行了,剩下的要過幾天再打次。打下來的棗經過挑選,好的,第二天一早拿到關廂那邊的市場去賣,換幾個買油鹽醬醋的錢,不好的,挑出來留著自己家人吃。
(2025年10月 北京)
![]()
【作者簡介】亞鋒(男),北京市人,一個學數學的文學愛好者,退休后已有近百萬字作品出版或在網絡上推出。弘揚正氣,謳歌真善美,耄耋之年,筆耕不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