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老話在11月1日開拓者對陣掘金的比賽中,在楊瀚森身上得到了最真實的體現。
當隊友們在場上拼殺時,這位被中國球迷寄予厚望的年輕中鋒,整場比賽都被按在替補席上,連一秒鐘的上場時間都沒撈著。
![]()
從季前賽的驚艷亮相,到常規賽前五場場均5.8分鐘的掙扎,再到如今的徹底棄用,楊瀚森的NBA之旅仿佛坐上了過山車。
本場比賽后,也誕生了兩個不可思議和三個不爭事實,一起來看看吧。
![]()
第一個不可思議的是楊瀚森墜落速度之快。還記得選秀夜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嗎?當時開拓者管理層信誓旦旦地表示,楊瀚森是球隊未來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短短幾個月,他從季前賽的輪換球員直接跌出了常規輪換陣容。
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就在十天前,他還在對陣爵士的比賽中獲得了12分鐘的出場時間。轉眼間,他就從教練計劃中的重要棋子變成了可有可無的邊緣人。
![]()
第二個不可思議在于球隊戰術定位的徹底顛覆。開拓者本賽季明明喊著要培養年輕球員,卻在楊瀚森的使用上顯得異常保守。更讓人費解的是,球隊寧愿使用防守漏洞明顯的射手,也不愿意給這個能在內線制造威脅的大個子一個機會。
![]()
第一個不爭的事實:楊瀚森在隊內的地位已經跌至谷底。隨著羅威傷愈復出,加上里斯用單節3記三分的瘋狂表現征服教練組,楊瀚森徹底淪為了球隊第四中鋒。在NBA,這個位置通常意味著只能在垃圾時間登場。
![]()
第二個不爭的事實:楊瀚森的技術特點與當下NBA潮流嚴重脫節。在這個追求空間和速度的時代,傳統中鋒的生存空間被極度壓縮。前國手焦健的分析一針見血:“當今NBA,內線中鋒基本上都是干臟活累活。”而楊瀚森最擅長的低位單打和高位策應,在現代籃球體系中的價值正在急劇下降。
![]()
第三個不爭的事實:發展聯盟已經成為楊瀚森最現實的出路。根據賽程,11月8日G聯賽即將開打,對楊瀚森而言,與其在NBA坐穿板凳,不如去發展聯盟找回狀態。在那里,他至少能獲得穩定的出場時間,重新建立自信。
![]()
從個人角度來看,楊瀚森目前的處境雖然艱難,但并非毫無轉機。我認為他需要把握即將開始的G聯賽機會,在發展聯盟中證明自己的價值。通過獲得穩定的出場時間,他可以重點提升三分投射能力和防守移動速度,這是適應現代NBA的關鍵。
![]()
展望未來,楊瀚森仍有機會在NBA立足。他的年齡是最大優勢,只要能在發展聯盟打出亮眼表現,完全有可能重返NBA輪換陣容。本賽季他應該以適應NBA節奏為主,爭取下個賽季能進入常規輪換。這條路或許漫長,但對年輕球員的成長未必是壞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