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金大跌,誰最開心?
10月21日,黃金暴跌超5%,許多投資者心里拔涼拔涼的,但普通人買黃金的熱情,卻比這個秋季更火熱。
很多人連夜排隊買金飾,畢竟這幾個月黃金漲的太過離譜了。
倫敦金的價格一舉沖破每盎司4300美元,與此同時,國內(nèi)金價牌也紛紛翻過了1200元/g這一頁。
可以說,從年初至今,黃金的價格漲幅已不止翻倍。
![]()
在這輪黃金牛市中,即使黃金股價下跌,“黃金三姐妹”依舊引人注目,它們就是老鋪黃金、君佩、琳朝。
![]()
老鋪有著“黃金的盡頭有老鋪”美稱,客戶也是經(jīng)常站長隊。
而君佩店鋪的發(fā)展也不遑多讓,這個秋天,它的店鋪已悄然踏入華南核心,在深圳,它的目光盯向了高消費的人群。
就連相對小眾的琳朝也深受市場青睞,由于訂單量激增,已兩次暫停接收新訂單,其產(chǎn)品交付周期更是延長至一年。
那么,為何古法黃金深受全民熱捧?“古法黃金三姐妹”到底做對了什么掏空大家的錢包?
![]()
不是,5A級的西湖美景不看了嗎?怎么都跑到金店了?
在萬象城算是看到奇觀了!
BVLGARI、DIOR、LV等大牌門可羅雀,唯獨老鋪黃金門口排隊人爆滿。
一位網(wǎng)友驚呼:現(xiàn)在杭州最流行的社交活動是排隊買黃金了嗎?
![]()
一位入手玫瑰花窗吊墜的網(wǎng)友感嘆:“確實質(zhì)感不一樣,戴上很顯氣場,‘大女主’感覺有了!”
要知道,老鋪黃金的產(chǎn)品特色在于采用古法手工制作,設計巧妙結合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推出的鑲鉆蝴蝶鏈、金剛杵戒等爆款,將黃金從普通飾品提升為“可以傳世傳家的珍品”。
![]()
老鋪黃金今年上半場營銷非常火熱,其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地的門店前,顧客大排長龍已成常態(tài)。
同時也就是在10月中旬,老鋪黃金在全國多家城市門店的素金產(chǎn)品(無鑲嵌寶石的純金飾品),全面售罄。并且線上旗艦店超30款熱銷型號斷貨下架。
今年天貓雙11剛開啟,老鋪黃金10分鐘銷售額突破3億元,同比增長超848倍。
![]()
老鋪火爆的同時,君佩也不甘示弱。
工作日,午間休息時,南京德基廣場,君佩黃金前,長隊已現(xiàn)。這并非周末,也沒促銷,但人氣,一如既往。
有意思的是,大家不只是排隊購買黃金,還有一部分人被君佩與眾不同的門鈴吸引了。
想象一下,當你一搖鈴,一個超級萌的白兔捧著你的專屬禮品盒子走來,是不是在某一時刻夢回童話時刻。
這一場景也應了那句,鈴鐺一響,黃金自來萬兩,就這樣的巧思就甩了傳統(tǒng)黃金店鋪好幾條了吧?
![]()
也難怪,君佩能夠在黃金行業(yè)脫穎而出,即使黃金突破千元,他家的店鋪客流量依然從早排到晚。
然而,在古法黃金的角落還藏著一個低調(diào)的琳朝。
![]()
也許很多人都沒有聽過這個牌子,因為人家線下只在蘭州開了一家實體店。
但因為其被譽為“收藏級黃金藝術品”,有不少消費者專門從外地飛到蘭州購買。
![]()
因為其對工藝的精益求精,琳朝采用的一直都是純手工打造,也因此,一件作品從設計到展示,少則數(shù)月多則一年。
有人預訂了50多萬的貨,但一件現(xiàn)貨都沒收到。
![]()
有產(chǎn)品限量20件,工期至少要等一年。
![]()
而且有的限定款,是要配貨的,而且消費滿10萬以上,才有資格購買,奢侈品都不敢這么玩!
憑著保值能力,又兼顧美學,“古法黃金三姐妹”真的贏麻了!
![]()
古法黃金熱銷盛況的當下,驅(qū)動中產(chǎn)購買黃金的底層邏輯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
首先是大家的消費觀念變了,中產(chǎn)不再為高檔產(chǎn)品買賬,而是轉(zhuǎn)為更為保值的黃金。
![]()
在老鋪上半年的財報就提到了,他們的買家和LV、Cartier、Bvlgari等國際高檔消費品的買家覆蓋程度接近八成。
不得不說,如今的老鋪黃金的產(chǎn)品更像高檔消費品。
就拿老鋪黃金賣得比較好的一款為例,這個17.88g的吊墜標價高達24650元,換算成1g價錢都要超過1300元。
![]()
這種產(chǎn)品的高定價遠遠高于普通的金飾。
在舊貨市場,許多回收高檔飾品的商家也說道,目前老鋪的熱門款最高都可以按照官網(wǎng)價的七八折左右收下,究其原因黃金材質(zhì)的價值決定了價格很難下跌。
回收商還打了一個比方解釋道,卡地亞這類的國際高檔飾品回收可能只有原價的三四折。這么看來,黃金飾品的保值性更大。
產(chǎn)品的價值決定價格也只是滿足中產(chǎn)購買古法黃金的原因之一,更深層的是“非遺”工藝的復雜性+文化藝術價值的稀缺性,讓中產(chǎn)更為追捧。
![]()
當你將古法金飾品放置掌心,放眼是溫潤的啞光質(zhì)感,細看之下,表面流淌著匠人手工錘揲的細微肌理。
古人云:器物者,以技術和手藝與之匹配方可“藏”。
金城琳朝三代至今,仍然延續(xù)著清朝宮廷黃金首飾的制作的流程,它的每件作品都有著繁復高難的精湛工藝。
看,表面的紋飾竟然是工匠用一條條直徑00.25mm的金絲完成的,掐絲緊湊,根根分明,姿態(tài)優(yōu)美且焊接巧妙、牢固平整。
![]()
這滿滿的細節(jié)感,散發(fā)出一種由內(nèi)而外的、不高調(diào)的奢華。
恰逢國風興起,古法金飾,既延續(xù)了東方的含蓄美,又保留了古人技藝。這恰好命中了年輕一代對文化認同和審美表達的雙重需求。
在2025年黃金零售統(tǒng)計里,金飾花銷中年輕人已占超過八成。這些產(chǎn)品不僅僅是飾品,更多的是年輕人情感的承受者。
![]()
老鋪的“葫蘆寶寶”“七子葫蘆”產(chǎn)品系列,引發(fā)了80、90后對吉祥寓意的共鳴。
君佩的“貔貅”把玩于指尖時,它眨眼、搖耳的瞬間,像喚醒了一頭瑞獸睜眼招財、閉眼守財,這種把玩的趣味與招福的語義完美融合。
于是,這些多彩的葫蘆、會動的貔貅便不再只是櫥窗里的商品,而是我們安放情緒、表達態(tài)度的隨身藝術品。
歸根結底,為情緒價值和身份認同買單,為取悅自己而消費,本身就是這個時代最閃亮的宣言。
![]()
消費端的火熱同時,也難以掩蓋資本市場背后的擔憂和質(zhì)疑。
![]()
老鋪今年頭半場收入突破123億,激增251%;純利近23億,飛漲286%。
不難看出,老鋪營收是非常可觀的,但股價卻暴跌,僅僅3個月市值竟消失超700億港元。
這股價與業(yè)績嚴重的背道而馳,恰恰表明了資本市場并不買單。
這份來自資本的冷靜審視,直接道出了一個核心問題:
![]()
如此高的品牌溢價,里面究竟有多少是實打?qū)嵉墓に噧r值,又有多少是吹起來的市場泡沫?
同時,市場也對品牌核心價值與定價的匹配度,產(chǎn)生深度的質(zhì)疑。這種質(zhì)疑在同行對比中尤為尖銳。
一位京工美作的內(nèi)部人員坦言:“工藝上和老鋪沒有啥不一樣的,要說不同,也就設計上有所區(qū)別。”
可以說是同工藝,不同命。
然而,正是這“設計差異”,形成了巨大的價格鴻溝。同樣工藝的蝴蝶項鏈,老鋪的單價竟比京工美作高出55%,每克售價超過1400元。
數(shù)百元的克價差,在催生市場追捧的同時,也滋生了一系列市場亂象:
品牌們紛紛營造稀缺感,像一些限購,漫長工期與糟糕的消費體驗形成反差。
消費者常常面臨包裝缺貨,進店限時,甚至排隊數(shù)小時卻空手而歸的窘境。
![]()
這空手而歸的背后,延伸了黃牛代購產(chǎn)業(yè),他們打著高折扣的幌子,賣的卻是假貨。更有甚者,“一物多賣”,純粹欺騙。
然而,我們必須看到問題的兩面性。
盡管存在泡沫與亂象的質(zhì)疑,但黃金的璀璨光芒,映照出當下中國中產(chǎn)階層的渴望、焦慮與身份認同。
老鋪、君佩、琳朝的崛起,也是一個關于文化自信、消費升級與商業(yè)智慧的精彩故事。
![]()
當金價暴漲的熱度退去,當消費者的情緒趨于冷靜,古法黃金品牌們最終需要回答的問題是:
除去金融屬性和情緒濾鏡,我們真正留下的,是能夠傳世的藝術珍品,還是只是一場華麗的市場泡沫?
這場黃金熱最終會留下什么,或許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參考資料:
金陵晚報:《金價高企背后,新興品牌緣何成“排隊王”》
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黃金珠寶行業(yè)深度:國潮年輕化 黃金“新趨勢”》
都市快報:《排隊排到懷疑人生!老鋪黃金杭州新店開業(yè)再現(xiàn)長隊,連LV老板都悄悄打卡的老鋪到底有什么魔力?》
中國黃金報:《不一樣的琳朝珠寶:喧囂背后的“角落哲學”》
作者:時肆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