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僅在今日發布,謝絕轉載
近日,烏克蘭外交部長安德烈·西比哈公開透露,俄羅斯近幾個月已多次動用陸基9M729導彈襲擊烏境內目標,這是該型導彈首次在烏克蘭地區投入實戰。
![]()
圖注:相關報道截圖
由于當年正是這款導彈使美俄產生爭議,并導致《中導條約》被廢止,所以這次投入戰場,就格外引人注意了。
一名烏克蘭官員證實,9M729巡航導彈的首次使用可追溯至今年8月,而截至10月底,烏軍已記錄到該彈的23次襲擊,但由于一直缺乏殘骸證據,所以沒有對外進行公開確認。
而到了10月5日時,烏軍終于找到了一枚該導彈的殘骸,稱其飛行了1200多公里后命中了目標,這個性能確實違反了當年《中導條約》的限制。
![]()
圖注:老式9M728/SSC-7陸基導彈的發射車
根據俄羅斯方面的介紹,9M729導彈其實就是9M728巡航導彈的升級版,它也屬于“伊斯坎德爾”M戰術導彈系統的配套彈藥之一,2017年正式進入俄軍服役。
該彈的尺寸與俄羅斯海軍的口徑巡航導彈差不多,長約8米,彈徑0.533米,彈重約2.3噸,既能搭載常規高爆彈頭,也具備攜帶核彈頭的潛力。
該彈最大的爭議在于其射程。俄羅斯在《中導條約》廢止之前,始終宣稱,9M729導彈的最大射程僅480公里,是滿足美俄簽署的《中導條約》要求的,陸基巡航導彈射程不能超過500公里的限值。
但美國方面根本不買賬,他們根據衛星監測的試射數據、導彈尺寸的性能測算,以及其他情報來源,確認9M729導彈的實際射程應該是2350公里,早已超出500公里的限值。
![]()
圖注:9M729導彈及其安裝的運輸起重車
2018年,特朗普政府突然發難,指責俄羅斯研發部署9M729違反條約,要求俄方全部銷毀該型導彈。遭到俄羅斯拒絕后,美國以此為由在2019年退出了《中導條約》。
如今,烏克蘭特別提起該彈在烏克蘭戰場上的性能,就是要證明當年美國人的情報是準確的。
不過這其實也缺乏說服力,畢竟烏克蘭人也無法證明,現在俄軍投入戰場的9M729與2019年之前的9M729是同一批次,也無法證明這批導彈是否經過了改進。
如今《中導條約》已經被美國人廢止,俄羅斯對該彈的使用,完全沒有了限制,烏克蘭人的指責也沒了法理依據。
當然,現在俄羅斯把9M729導彈拉到烏克蘭戰場,其實也有回應美國想要給烏克蘭戰斧巡航導彈的意思。
![]()
圖注:美軍戰斧巡航導彈
美軍現在開發和裝備的能夠發射戰斧巡航導彈的堤豐導彈系統,其實也已違反了當年的《中導條約》,所以美國人現在想把這套系統給烏克蘭,那對俄羅斯而言,使用9M729就更加沒有心理負擔了。
同時,把9M729導彈投入實戰,也是要告訴美國人:你們當年撕毀條約的行為多么短視,現在我可以無所顧忌的使用,都是你們自找的。
另外,目前俄軍遠程打擊彈藥消耗比較大,把9M729投入戰場,也可以增強俄軍的火力。
按照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估算,自沖突爆發以來,俄軍已向烏克蘭發射不少于5000枚導彈,其中空射的Kh-101和海基的“口徑”巡航導彈是主力。
Kh-101射程超2400公里且具備隱身能力,“口徑”導彈射程達2480公里,能與美國“戰斧”導彈媲美,但持續高強度的使用讓這些高端導彈庫存明顯吃緊。
![]()
所以9M729導彈此時補位就順理成章,它不僅能通過“伊斯坎德爾”系統陸基發射,無需依賴轟炸機和軍艦,而且庫存充足,剛好能補充防區外武器的缺口。
可以說,從利沃夫的導彈殘骸到《中導條約》的廢紙堆,9M729導彈被投入實戰,說明了一件事:戰略軍控的根基一旦動搖,戰場的炮火就會隨之而來。特朗普的率先毀約,讓俄羅斯再也沒有了后顧之憂,而最終為這種短視行為買單的,將是更多卷入沖突的無辜生命和岌岌可危的全球安全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