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的觀眾朋友們,一提起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曾經曝光的“葵花寶典”一定不陌生。
什么是“葵花寶典”呢?
這“葵花寶典”可不是什么“武功秘籍”,而是現代社會中梁上君子的“必讀書目”。
一系列大的盜竊案被判決后,犯罪心理學專家和記者曾經對“葵花寶典”的作者進行了深入調查和采訪.
央視記者曾經感嘆,人要是有這聰明才智,干什么不好,非要把自己送進監獄呢?
而葵花寶典的作者遇到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怕不是也得甘拜下風。
畢竟主人公劉農軍的“學習能力”能甩這位一大截,警校出身,閉關修煉2年,一夜偷了68件文物的“戰績”,放到世界犯罪學史上,那都是罕見的。
當然,劉農軍也沒有逃脫法律的制裁。
![]()
“學業是不必用功的東西”
咱們講述劉農軍的故事,就像往期一樣,當然也要從這個人的少年時期說起。
劉農軍這人1963年生于武漢,家境不錯,父母是當地的干部。
中小學期間,劉農軍的學習程度很好,屬于同齡人中非常聰明的那一部分,性格非常爭強好勝,還很驕傲。
不過大家都知道,這種孩子在讀書期間一般都特別受到家長和老師的重視,所以劉農軍功課學得好,在同學中間也很受歡迎。
劉農軍經常說一句話,“學業是不必用功的東西”。
這話當然很多人聽了并不待見,可是人家之所以能說,恰恰是因為劉農軍“天賦異稟”,別的同學弄了好久的問題他只要上了心,馬上就能學會。
所以說啊,當時的同學對他真是“羨慕嫉妒恨”.
![]()
一聽說他高中畢業考上了湖北武漢公安學校,那更是羨慕的沒邊了。
眾所周知,公安類、體育類、軍校類那都不是一般人能考上的——首先說學習成績要非常優秀.
其次體質測試(醫學上的檢驗)很嚴格,剩下的體能測試更是萬里挑一。
就是這樣的考試,劉農軍一次就能通過,一般人肯定會說劉農軍前途光明,要在正義的事業上大顯身手了。
然而,劉農軍本人并不這么想。
他已上了大學,還是不用怎么學習就能考很好,學校的散打隊也有他這么一號風云人物,他竟有了點獨孤求敗的感覺。
于是,“寂寞空虛冷”的劉農軍開始了他的第一次戀愛。
就跟各行各業的人一樣,談上戀愛,人就會被愛情沖昏頭腦。
![]()
劉農軍腦子里全是自己的女朋友,哪還有國法和校規的位置?
于是劉農軍為了給自己的女朋友拍個照片,就自作聰明地打起了學校的主意。
他自以為自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學校的照相機鏡頭據為己有,并且付諸于行動。
然而,姜還是老的辣,他這點手段還能騙過學校老師嗎?
老師們一杯茶的功夫就鎖定了罪魁禍首,并將劉農軍抓住。
公安學校的老師和領導對這件事的發生十分憤慨,他們是激動地拍案而起,這警校學生竟是知法犯法,為了這么一個簡單的念頭偷取公物,并且不以為然,不悔改,這樣的人哪能讓他走到公安崗位上去保護老百姓?
于是劉農軍被退學了,家里聽說他這個事,父母氣的血壓飆升。
![]()
好不容易考上這么好的學校,卻是因為這樣的事被退學.
臉面上不好看是次要的,他們擔心自己的兒子會不會在歧途越走越遠。
劉農軍確實消沉了一陣子,畢竟公安學校也是他中學時期的夢想,如今一切又全都沒了,他迅速消瘦下去。
然而沒過多久,劉農軍就提出要去復讀,父母一想,在社會上游蕩始終不是個事兒,就把他送到了復習班。
劉農軍確實很有天賦,經過復習考上了江漢大學體育系,于是周圍人又對他“刮目相看”,覺得“這小子還挺有兩下子”。
大家又都以為劉農軍將來會做一個安分守己的人,然而,他們又錯了。
劉農軍雖然在上學期間沒有繼續干什么出格的事,但是他的心態已經變了。
當他把學校分配的“鐵飯碗”工作給辭掉的時候,周圍人還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
“要成為大人物”
學生時代結束了,劉農軍的信條也發生了更新,他有了一個新的口頭禪“要成為大人物”。
劉農軍的想法倒不是十分復雜,他單純地認為所謂大人物就是有錢人。
在他十八九歲的時候正好趕上改革開放熱潮,周圍的人都去經商,讀書時的劉農軍就有過一種強烈的想做生意當有錢人的想法。
他拿著自己在校期間通過做小買賣積攢的錢和做體育老師時的一部分工資,也加入了下海的人群。
為了賺錢,劉農軍是不怕辛苦的,而他這種吃苦耐勞的性格也被一個香港的大老板注意到,并且給了他很多關照。
朋友多,好辦事,劉農軍成為圈子的紅人,沒過多久,自己也開了一家裝飾公司,當了老板。
![]()
劉農軍認識的大老板里,有一伙人是來自香港的,他們明面是做貿易,暗地里是在搞古董貿易、倒賣走私。
而有一個女老板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查”,直接認了劉農軍為干兒子。
這就意味著,劉農軍真成了他自己眼中的“大人物”了。
劉農軍是真感受到了“大人物”的風光,走到哪里都是一群小弟前呼后擁。
半條街上的人一聽是“劉老板”來了,都以羨慕的眼光看著這浩浩蕩蕩的一群人,他不禁開始飄飄然。
當然,劉農軍也意識到,自己空有一個老板的名頭不行。
于是在“干媽”的安排下,接受了生物專家、植物專家、文物鑒定專家進行專業的培訓。
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劉農軍還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
![]()
圈里人說他這個大腦簡直就是一臺“黑色計算機”。
與此同時,干媽把劉農軍的新加坡護照等等都“安排上了”。
咱們說劉農軍埋頭苦學了二年,文化水平相當于好幾個本專科學位,可以說是全才了,他為什么要費這么大的周折呢?
答案顯而易見啊,他是要成為一個“專業的”梁上君子。
等了很長時間,劉農軍終于有了自己“一展身手”的機會。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劉農軍開始了自己的“操作”。
等第二天早晨,天下著大雨,開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們一打開展廳的大門,差點沒背過氣去。
廳里很多藏品都被偷走,亂七八糟,一片狼藉,時間定格在2002年9月18日。
![]()
根據工作人員的清點,這個明清宮廷用品的展廳一共丟失68件文物,且每一件都是珍品。
按照當時的經濟水平和購買力,失竊文物估價達到了6億人民幣,這個數字在當時都是天文數字,換算到今天,足以讓人瞠目結舌。
館長的情緒非常激動,請求警方務必快讓罪犯繩之以法,這里面有4件中國一級文物青花瓷,一旦流落到海外,就難以再見天日了。
開封市公安局局長親自上了電視,向全社會進行案情通報,并且在各路媒體上都發布了懸賞令。
向全社會懸賞5萬元征集線索,這個消息一傳出來,社會各界的老百姓紛紛響應,這信件就像雪片一樣飛到信箱里,電話和傳真機也快被打爆了。
![]()
求仁得仁,正義不會遲到
偵破壓力空前巨大,但警方很快就理清了思路。
首先警方從浩如煙海的信件中看到了兩個工人寫的一條關于白色桑塔納的線索。
如果說一般的盜竊案,必須要有運輸工具,小的案件可能是自行車摩托車三輪車,但這大案,必須有一輛能飛速行駛的汽車。
當時的老百姓買得起車的也不少見,之所以這輛車能被迅速認出來,是因為車上掛著的是軍牌。
這看起來有些奇怪,因此它被迅速認了出來。
又有員工回憶說他們之前曾看見一個自稱“武大教授”的年輕男的過來看了好幾天展覽,還聽說他是參加“黃河中下游研討會”。
警方一聽就覺得這個“研討會”不靠譜,一查,果然子虛烏有。
![]()
而且這人兩天之內來了好幾次,還帶好幾個人來,回憶到這兒,大伙突然覺得這伙人非常有嫌疑。
30年前,偵查條件有限,也不像今天又有監控,住店也要聯網公安局,咱們的警察同志們完全憑借兩條腿對全市的賓館旅店進行走訪和摸排,怎一個艱苦了得。
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在博物館不遠處的“東京大飯店”查到一伙人曾經住在這里,且留下的確確實實是“大人物”的名字:“唐國強”和“陳納德”。
近7萬條入住信息,這條真是“一枝獨秀”,且這飯店距離博物館才200米,住得近是不是方便踩點呢?
而繼續往下看,這二人登記的單位居然是“武漢鐵路分局”,這真是讓在場的人哭笑不得,紛紛表示這幾個人如果不是犯罪嫌疑人,那就真太離譜了。
![]()
再后來有人報案說丟了一臺夏利車,沒過多久又其他報案人說丟了一臺桑塔納。
偵查員一邊接待報案人,一邊掂著手里的物證袋,里面是玻璃刀、票夾和紅色絨布,而這些東西都是武漢市內買得到的,他們基本可以確定嫌疑人的大概活動范圍和運動軌跡。
到底是什么“大人物”能編造這種一看就是假的信息去作案呢?
看著這一大堆線索,偵查員是又氣又恨又覺得一種可笑的荒誕。
這人竟敢冒充公安身份前去挑戰法律,不將他繩之以法,那么國法的尊嚴何在?
偵查員們按捺住竄上來的火氣,進一步整理線索,發現鐵路分局、武大校園和一個軍事機關在一個不到一平方公里的范圍內,于是他們在這個小范圍里繼續走訪調查。
![]()
車的失主對偵查員說,有一個自稱“武大教授”的年輕人帶著幾個人前來買車,試車沒多久,車被偷了。
偵查員們驚喜地發現,線索對上了。
偵查員王偉經過一系列的走訪調查,真有一天捕捉到了白色桑塔納的蹤跡,雖然沒能跟蹤住,卻成功拍到了司機的照片。
經過幾位證人指認,被拍到的就是自稱“唐國強”的嫌疑人。
而根據人物畫像,偵查員發現,所謂的“武大教授”,就是自稱“陳納德”的嫌疑人。
局長安排交警扣留了這輛車,并故意將司機放走,一邊引出他的同伙。沒過多久,司機劉進(駕駛證上登記的名字)到處打聽消息,最終被抓獲。
在審訊室里,劉進交代了犯罪事實。而警方順藤摸瓜,將以劉農軍為首的涉案的多人去全國通緝。
![]()
與此同時,另一隊偵查員馬不停蹄,終于在案發十多天后追回文物。
失而復得的喜悅使得在場的工作人員對警察同志們連連表示感謝。
而所謂的“賊王”和他的小弟們,在公安機關的強力出擊下,也被抓捕歸案。
而當時的偵查員一見到劉農軍,看到他的檔案,不禁在心里對他是又唾棄、又嘲笑。
這下子,劉農軍以另外一種方式實現了成為“大人物”的“理想”,全國各地的媒體報刊雜志等到處都是他的名字。
只不過,這種“大人物”,余生都會在被人唾棄和鄙視中度過。
![]()
劉農軍自視甚高,覺得自己是個“賊王”,然而他真去作案,到處都能讓人看到破綻;他自以為學了點偵查學的皮毛就能“稱霸江湖”,卻不知,在他藐視國法的那一刻起,他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劉農軍本來可以有遠大的前途,本來也可以成為公安隊伍中的一員,但他既心術不正又眼高手低,落得這個下場,不由得讓人深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