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開竅了,把霍福德放在底角而非弧頂發起 才是正確的霍福德使用方式。科爾一開始還想像格林那樣用他,很快就發現這是在自廢武功了。弧頂三分并不是霍福德的強項,但霍福德的底角三分可是手拿把掐的。
經歷過22年的勇士球迷都知道我在說什么。這場調整了霍福德的使用方法,果不其然三分四中三。 他的空間威脅遠比波斯特這種大白軟要大。
有沒有發現這賽季科爾的戰術變了,格林不再弧頂發牌,庫里也不再在底線來回跑無球了,增加了苦命家巴特勒甚至缽缽雞的持球單打。庫里現在多數就是在45度跑一個掩護有機會就投沒機會就給別人打,還有持球一打一和叫擋拆,然后給巴特勒和苦命家打掩護讓他們持球打錯位,很少見在底線來回跑 等格林發牌了。
![]()
格林也是現在不是擋拆就是蹲底角,基本沒有便秘發牌了。這樣庫里既節省了體力,也把格林在進攻端藏起來了。
科爾終于不執迷“五小”了,淚目!開賽至今很多方面讓人達到甚至超出預期,比如庫明加對于體系的融入,比如球隊的三分命中率,比如球隊防守的拼勁兒和努力程度,但要論其中最大的驚喜毫無疑問是科爾,他終于不再執迷小個陣容了!
當初勇士為什么打五小?為什么能成功?因為無論是1.0版本庫里湯普森伊戈達拉巴恩斯格林還是2.0版本的庫里湯普森伊戈達拉格林杜蘭特,五個人都有速度能輪轉防守,都能傳球都能投籃都會空切,可謂攻防拉滿了。你打五小當然沒有問題當然能成功。
![]()
說白了恰好因為你有這些人所以五小才能成功,而不是說五小這個排陣先天就是正確的。科爾這幾年魔怔了一樣執迷五小無法自拔,勇士這幾年壓根兒就湊不齊適合五小的五個人,強行把一些要么沒防守要么沒投籃的后衛塞進去組一個所謂的“五小”,結果就是防守防守內線被沖爛,進攻進攻沒有突破沒有殺傷純靠投射看天吃飯。
要知道擺“五小”就意味著放棄了身高,你防守基本就靠外線撕咬了,一旦被過了基本不要指望內線能補防,哪怕偶爾能補一下那也意味著籃板球沒了保障,所以強行塞一個沒有防守的后衛組成“五小”內線會被沖爛的。
勇士的體系勇士的體系其實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按照部分球迷和媒體人給起了個名字叫“傳切體系”,但其實并不準確,任何體系都需要“傳切”。通常來說,教練和當家球星的技術特點決定了球隊的體系打法,除了個別教練對短板明顯的球星球員妥協,通常都能相輔相成能形成最大效果。
![]()
通過多年的發展,其實戰術體系已經總體趨同,只是每家的當家核心不同,側重點會有不同。進攻體系總體分為四大進攻體系:三角進攻、普林斯頓、動態進攻和Flex體系。而科爾公牛、馬刺、太陽和勇士的生涯履歷注定了他能把這些體系很好地融合起來。
1.三角進攻包含弱側雙人配合pinch post,即弱側球員在罰球線附近與隊友形成配合;強側切入,在球所在的進攻強側區域,球員通過無球跑動切入籃下或空位;占據底角與拉開防守,通過球員站定底角迫使防守方擴大防守范圍,創造內線空間。就以勇士的相關戰術舉例,比如勇士戰術“Pinch Post iverson”的一種應用。當然三角進攻不止這些還包括“盲豬”等就不細說了。在勇士的體系中,你會很容易找到三角進攻的影子。代表教練:禪師。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