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以百計的俄羅斯士兵沖進頓涅茨克的要塞紅軍城,這事兒已經沒什么懸念了,烏克蘭媒體也沒藏著掖著,委婉承認紅軍城正在往俄軍手里移交。但誰都沒想到,烏媒緊接著扔出個重磅結論——紅軍城破之日,就是烏克蘭勝利之時。這話說出來,估計不少人都懵了,城池都快丟了,怎么還喊勝利?其實這不是烏克蘭瞎吹牛,全是基于前線的實際情況,而且里面的門道還真不少。
![]()
俄羅斯可能打死都沒料到,自己費勁巴力攻進紅軍城,滿心以為拿下了頓涅茨克的關鍵要塞,就算占了大便宜,結果烏克蘭那邊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直接換了個賽道跟你玩。烏媒說得很明白,現在城市早就不是主要爭奪點了,法國有個分析師叫克萊門特·莫林,人家早就看出來了,在田野里打防御戰,比在紅軍城這種“鋼鐵城市”里死磕劃算多了。這話一點不假,巷戰這東西,拼的是人力物力,還容易陷入消耗戰,烏軍之前在紅軍城的巷戰里沒占到便宜,但他們沒傻等著挨打,轉頭就往紅軍城北部的郊區野外發力,還真打出了戰果。
你別以為烏克蘭說的勝利是嘴硬,人家是真有實際動作撐著。烏軍在紅軍城往北的郊區野外不僅穩住了防線,還敢主動反攻,把過去幾個月俄軍在這方向硬生生打出來的突出部給抹平了。俄軍不是沒反撲,好幾次派機械化旅往上沖,結果全被烏軍的33旅和93旅給頂了回去。這還不算,烏軍在開闊地形上把俄軍拿捏得挺到位,直接摧毀了幾十輛俄軍戰車,還搶回了好幾個村莊。說白了,俄軍雖然攻進了城里,但在城外的野地里,烏軍反而占了上風,這一進一出之間,烏克蘭自然有底氣喊勝利。
其實烏克蘭的算盤打得特別精,他們早就想明白了,就算紅軍城真的完全交給俄羅斯,也不是什么壞事。城里的建筑被打得稀巴爛,守著費力不討好,不如干脆把俄軍放進城里,自己則在城市郊外重新建防御陣地。這樣一來,俄軍被城池牽制住,想往外擴張就難了,而烏軍在野外機動性強,想打就打想撤就撤,還能時不時對俄軍防線搞個反攻,主動權反而掌握在自己手里。俄軍總不能一直追著烏軍在野外跑,畢竟他們的目標是占領地盤,不是單純的追擊,這一點烏克蘭摸得透透的。
澤連斯基更是把這話直接說透了:只要俄羅斯沒接管整個烏克蘭,基輔就永遠能宣布勝利。這話聽著有點“耍無賴”,但仔細想想,也確實沒毛病。戰爭打到這份上,早就不是單純看誰占的城池多了,而是看誰能堅持下去,誰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俄羅斯拿下紅軍城,確實是個戰果,但沒能徹底打垮烏軍的有生力量,反而讓烏軍在野外找到了新的作戰優勢,這就意味著這場戰爭還得繼續耗下去。
俄羅斯可能一開始也沒料到會是這個結果,本以為拿下紅軍城就能在頓涅茨克站穩腳跟,沒想到反而陷入了烏軍的節奏里。現在俄軍能做的,也只能是先徹底接管紅軍城,再琢磨著向頓涅茨克剩下的幾個烏軍控制的大城市進攻,畢竟只有把烏軍徹底趕出頓涅茨克,烏克蘭才沒理由再拿“野外勝利”說事兒。但問題是,烏軍已經在野外打出了信心,也找到了對付俄軍的辦法,接下來俄軍想順利推進,恐怕沒那么容易。
說到底,這事兒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雙方對“勝利”的定義早就不一樣了。俄羅斯想要的是占領土地,而烏克蘭想要的是保存實力、掌握主動權。紅軍城的易手,看似是俄羅斯贏了城池,實則是烏克蘭成功轉移了戰場,把戰爭拖到了對自己更有利的野外。接下來就看俄軍能不能打破這個僵局,而烏軍能不能在野外把優勢保持下去。這場仗打到現在,越來越多的意外出現,誰也說不準最后會是什么結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紅軍城的破落,絕對不是這場戰爭的終點,反而可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