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歌手鄭智化在深圳機場的一次登機經歷,意外掀起了一場輿論風波。10月25日,他在微博吐槽機場服務,形容自己“連滾帶爬”進飛機,指責操作升降車的司機“沒人性”。
事態迅速發展,深圳機場當晚即發布通報道歉,并宣布多項整改措施。
隨后,清華大學教授勞東燕發聲力挺鄭智化,批評深圳機場“虛偽”。但令人意外的是,一位大V隨后將矛頭指向勞東燕,言辭犀利地反問:“清華大學的老師水平就這?”
![]()
從“連滾帶爬”到用詞道歉
事件始于10月25日下午,鄭智化在微博發文稱,當他在深圳機場乘坐深航ZH9073航班前往臺北時,升降車升至機門后離機門地板有25厘米距離,導致其輪椅無法推入飛機。
鄭智化指責操縱升降車的司機不愿把升降板提高,致使自己只能“連滾帶爬”進飛機,并怒斥這種行為“沒人性”。
這篇微博一經發出,迅速引發網友熱議。當日18時左右,深圳機場在鄭智化微博下回復,對現場服務給其帶來的不便和困擾深表歉意,并表示已會同航空公司啟動核查。
25日深夜,深圳機場發布詳細通報,解釋事件經過。
通報顯示,由于前序航班到達時國際及地區航班近機位資源已飽和,機場安排該航班遠機位停靠。
![]()
根據安全操作規范,登機車與飛機艙門需保持20cm的高度差,由此給輪椅旅客進入客艙帶來不便。
在回應態度上,深圳機場沒有辯解,而是直接承認不足,宣布自10月25日晚間起實施三項改進措施:為有輪椅旅客的航班盡可能提供廊橋靠接保障;增加保障人員由1名增至2名;試點啟用帶坡度的登機連接裝置。
10月27日,鄭智化再次發聲,為自己用詞不當公開道歉。他表示:“連滾帶爬的用詞,是我登機過程不順,一時氣憤的遣詞,這個我必須為我的用詞道歉。”
![]()
機場回應
深圳機場在情況說明中,專業地解釋了航空安全規范的重要性。由于在旅客上機和貨物裝載過程中,飛機會出現上下移動,為防止保障設備刮碰飛機,根據安全操作規范,登機車與飛機艙門需保持20cm的高度差。
這一安全規定顯然超出了公眾普遍認知范圍。在普通人看來,升降車似乎可以隨意調節高度,但實際操作中,安全規程優先于便利性。
深圳機場沒有停留在簡單解釋,而是迅速推出了改進方案。這些措施體現了機場在遵守安全規范與提升服務體驗間的平衡之道。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機場方面表示將試點啟用前期已研發測試的有一定坡度的登機連接裝置,這表明相關改進方案早已在籌備中,事件加速了其落地進程。
![]()
輿論轉折
事件發展過程中,一個關鍵因素引發了輿論轉向——現場監控視頻的曝光。
視頻顯示,盡管輪椅無法推入飛機是事實,但現場有數名工作人員全程服務,小心翼翼地攙扶著拄拐的鄭智化,協助他平穩進入機艙,整個過程耗時約兩分鐘。
這與“連滾帶爬”的描述確實存在顯著差異。
輿論開始分化,一些人繼續批評深圳機場針對殘疾人的設施不到位,另一些人則指責鄭智化用詞夸張,不尊重工作人員所付出的勞動。
在這場爭論中,清華大學教授勞東燕發聲力挺鄭智化,批評深圳機場“虛偽”。她認為,機場的回應缺乏誠意,問題本質在于無障礙設施建設的不足。
![]()
然而,一位大V隨后直接反駁勞東燕,言辭犀利地質疑:“清華大學的老師水平就這?”他指出,深圳機場展示事實并非“下作”,而是對真相的尊重。
該大V進一步反問:“如果我到清華去交錢上培訓,我不滿意,是不是就可以說清華老師都是坑錢的渣子,白領工資的廢物?”這一類比,將爭論提升到言論責任與事實尊重的高度。
深圳機場的處理方式也提供了一種危機應對的新思路——不爭辯、不推諉,而是迅速承認不足并立即改進。這種基于事實的回應策略,最終贏得了公眾的理解。
深圳機場事件后,有網友評論道:“監控視頻顯示工作人員小心翼翼攙扶著鄭智化,整個過程約兩分鐘。” 事實澄清后,鄭智化為自己的用詞道歉,深圳機場則迅速推出了具體的改進措施。
![]()
那個大V的反問依然縈繞在空氣中:“有些沒有基本常識的廢物,以為車可以隨意升降的么?多少高度是有作業規定的、哪是司機能決定的?”但爭論雙方實際上都走向了同一個方向——關注問題本身,尊重事實,推動解決。
機場的20厘米高度差可能暫時難以完全消除,但服務的改進與社會的討論,已經讓這次事件超越了簡單的對錯之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