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夜市最紅火的季節,那必須是夏天,空氣中混合著各種香料、烤肉、啤酒花的味道,熱鬧的高峰期可以從晚上七八點一直持續到十一二點,人聲鼎沸,活色生香。這一刻,炎熱反而成了最好的助興劑,人人都卸下了白天的拘謹,讓最真實的快樂在夜色中蒸騰、彌漫,讓人欲罷不能。
![]()
到了深秋,天氣轉涼,很多人畏寒,都選擇貓在家中,讓夜市的熱鬧場面立即遜色了不少,大部分攤位前沒了夏季時的門庭若市,更多的是門可羅雀,也讓攤主很無奈。但在泰城東部,有這樣一個夜市,看上去場面依然火爆,現場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大部分都是大學生,煙火氣反而越發動人,它就是山服夜市。
![]()
山服夜市,位于泰山區泰前街道水牛埠村,在佛光路與謝過城街交匯處東北角,因其南面緊鄰山東服裝職業學院而得名,東面是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臺階上的廣場內是固定攤位,臺階下面是流動攤位,一排排鱗次櫛比,一列列錯落有致,各種特色小吃琳瑯滿目,令人眼花繚亂。雖已到深秋時節,但這兒卻是不折不扣的暖烘烘的美食江湖。
![]()
![]()
走進夜市,東面第一排處,一股濃郁的烤腸醇香混著孜然的味道竄進鼻腔,瞬間勾起最原始的食欲。棚外,五六個食客正圍著方桌,一人一個小馬扎,吃得津津有味。棚內也是人聲鼎沸,氤氳的熱氣模糊了彼此的面容,卻讓那份盡興的吃相愈發真切。
第二排更加熱鬧,狹窄的通道內人流如織,一個個攤位裝飾得五顏六色,霓虹燈與暖黃串燈交織,走在其中,像被籠罩在光海里,夢幻感十足。攤主們中氣十足的吆喝著,讓路過的游客不由得放慢了腳步,忍不住上前品嘗誘人的美味。
![]()
![]()
但見,“憤怒的炸薯條”在油花迸濺中,披上金黃的外衣,香脆可口;賣冰糖葫蘆的玻璃柜里,山楂裹著糖稀,晶瑩剔透,口舌生津;“鐵板魷魚”烤的滋滋作響,撒上厚厚的辣椒面,吃起來滿口留香,那叫一個過癮。還有網紅爆裂腸、薯塔、老式串串,烤冷面,香酥雞叉等等…,可謂花樣繁多,應有盡有。
![]()
北面燒烤攤前,簡易的木桌小馬扎旁,旁邊裹著外套坐著的,多半是兩所高校的學生,散發著青春的氣息。周末了,也來放松一下,他(她)們三三兩兩,或低聲談笑,或品嘗著滋滋冒油的烤肉串,青春與煙火在此處交融,勾勒出一幅充滿活力的深夜市井圖景。
![]()
在一個攤位前,碰到兩位外來游客,搭訕得知,他們就住在南面的泰景蔓瀾酒店,今天下午隨團到的泰安,明天準備一起登泰山。想出來品嘗當地的特色小吃,找了一圈,感到很失望,說怎么全是外地的,像安徽板面、廣東腸粉、東北烤冷面…,讓我給他們推薦幾個泰安特色小吃,我竟一時語塞!
![]()
泰山三美、赤鱗魚、范鎮火燒等,這些夜市上也沒有啊,就搪塞說,想吃正宗的泰安特色美食,要去岱廟南面的老縣衙大院,那兒是真正的泰安老街,并給他們推薦了泰山炒雞。至于真正的泰山特色小吃,到底有哪些?我還真不知道,慚愧!
![]()
回去的路上,我心中一直在想那個外地游客說的話,其實,無論是岱廟東岳廟會,還是黃河大集,以及各個夜市,真很少見到泰安特色小吃,不知道是知名度不高,還是有其他原因?
作為旅游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地特色小吃對游客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它也是一張用味道繪制的地方名片,上面寫滿了本地的風土、人情與故事。不知道泰山三美、赤鱗魚、范鎮火燒、泰山炒雞等算不算特色小吃?
![]()
![]()
我是@泰山旅游那些事兒,喜歡這篇文章,就動動你發財的小手,加個關注點個贊,轉發出去留個言!期待分享你的建議和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