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東盟第47屆峰會剛剛落下帷幕,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接過象征東盟主席國身份的木槌。就在他在臺上高呼“合作”、“和平”時,幾乎在同一時間,菲律賓軍方在國內卻公開向中國發出了一份強硬通知:“不許中國船只靠近仁愛礁,否則后果自負。”
這邊剛接過“和平指揮棒”,那邊卻亮出了“軍事威脅”的爪子,馬科斯政府的“雙面操作”令人錯愕。一邊扮演和平使者,一邊暗地挑釁中國,這到底是菲律賓政府的策略,還是迫不得已的權宜之計?菲律賓到底想在南海“干什么”?東盟是否真的會被馬科斯帶偏節奏,卷入中菲之間的博弈?
![]()
10月12日,菲律賓的兩艘公務船非法闖入中國鐵線礁附近海域。無視中國海警多次喊話警告,還以極高速度沖向中國執法船。中國方面果斷出手,用水炮驅離,并公布了全過程執法視頻。菲律賓一邊裝“無辜受害者”,一邊又想在國際上“博同情”,結果反倒讓自己陷入被動。
10月16日,菲律賓又調派兩架偵察機闖入黃巖島上空。這次換了空中方式,想借“偵察”之名再度挑釁。中方空中力量迅速反應,將其驅離出中國領空。菲律賓的算盤是,如果中方不回應,就制造“既成事實”;如果中方有動作,又可以借題發揮,說中國“過度反應”。
![]()
菲律賓軍方隨后更是直接喊話,說只要中國船只靠近仁愛礁,他們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對抗,后果由中方承擔。這句“后果自負”,赤裸裸地透露出挑釁意味。對于一艘在仁愛礁“坐灘”二十多年的破舊軍艦,菲律賓居然還想借軍事威脅來“固化既成事實”。
馬科斯的真正意圖,其實早在東盟峰會舉辦前就已有跡可循。他上任以來,不斷在中美之間試圖平衡,但隨著國內貪腐案發酵、與杜特爾特家族的權斗升溫,他的支持率持續下滑。這時候,轉移國內注意力成了當務之急。南海議題,正好是最合適的“出口”。
![]()
菲律賓政府頻繁在南海搞事,背后其實是“多線操作”。一方面在國際舞臺上高喊“合作”、“準則”,一方面又在國內持續挑釁中國。這種“兩面下注”的策略,表面上是靈活外交,實質上是投機心理。
菲律賓之所以敢如此大膽,外部撐腰是一大因素。每當挑釁失敗,馬科斯政府總是第一時間搬出《美菲共同防御條約》,美國也總是“口頭撐腰”。可去年菲律賓派兵登仁愛礁,被中國海警繳械、8人受傷、1人斷指時,美國連一艘軍艦都沒派來。
![]()
馬科斯當然清楚美國靠不住,可他更清楚,利用美國的“話術支持”,就能在國際上“刷存在”,在國內塑造“強硬領袖”的形象。這套操作雖然老套,卻屢試不爽。尤其在國內輿論不穩、經濟壓力山大的背景下,馬科斯必須制造一個“外部對手”,才能穩住局面。
菲律賓接任東盟主席國,意味著它擁有了議程設置權。馬科斯急于炒作南海問題,是為了把自己的訴求包裝成“東盟的共同關切”。他想借此拉攏東盟成員國在南海問題上選邊站隊。可問題是,東盟并不是一個鐵板一塊的組織。
![]()
像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老撾等國更關注經濟發展,不愿被拖入地緣政治沖突。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在峰會上就明確表示,區域事務應由東盟自己解決,不歡迎外部勢力干預。這句話,顯然是說給菲律賓和它身后的美國聽的。
雖然馬科斯嘴上說要推動《南海行為準則》的簽署,但他真正想做的,是在準則里加入對菲律賓有利的內容,再借東盟之名對中國施壓。這種夾帶私貨的做法,很可能會拖慢整個準則的磋商進程。
![]()
菲律賓的“訴苦”外交也在東盟峰會上頻頻上演。馬科斯當面向與會國家“喊冤”,說中國在南海搞“危險演習”,威脅到菲律賓人員與船只。他還抗議中國設立黃巖島自然保護區,甚至再次搬出2016年非法無效的仲裁案。
這些操作的本質,是試圖把中菲之間的爭議“國際化”,吸引更多域外勢力介入。這也是為何日本新首相在峰會期間專程會見馬科斯,并簽署了雙邊軍事合作協議。菲律賓希望借助日本、美國的力量,打造一個“美日菲三角聯盟”,以增強在南海的博弈籌碼。
![]()
菲律賓的“底氣”越來越足,動作也越來越多。但真正能否把東盟帶上他的“戰車”,仍然充滿變數。馬科斯想要的,是把東盟變成“抗華平臺”;可東盟多數成員想要的,卻是區域和平與經濟發展。
中國一直在推動與東盟的合作。就在本次峰會上,《中國—東盟自貿區3.0升級版》協議正式簽署,雙方經濟關系進一步深化。中國也提出了“三步走”簽署具有約束力的《南海行為準則》的時間表,目標是2027年前完成。
![]()
菲律賓如果執意搞對抗,很可能會被東盟其他國家孤立。東盟不是馬科斯的個人舞臺,即便他是輪值主席,也不能代表所有國家的利益。中國掌握著主動權,既有實力維權,也有誠意合作。
仁愛礁事件只是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一個縮影。他們試圖以“坐灘破船”制造既成事實,再用軍方的威脅言論制造恐慌,向中國施壓。可中方早已通過控制補給、加強巡邏等方式,對其形成了實際約束。
![]()
馬科斯這一次接過東盟指揮棒,南海注定將成為東盟議程上最熱的議題之一。他既想鞏固仁愛礁的非法占領,又想在國內博取支持,還要在國際上傳達“和平領袖”的形象,這種多線操作看似高明,實則風險重重。
接下來一年,菲律賓必然會在南海問題上持續發力。東盟是否會被帶偏方向,外部勢力是否會進一步插手,南海局勢是否會更加復雜,這些問題都值得高度關注。
![]()
菲律賓的算盤打得很響,但東盟是否買賬,中國是否讓步,國際社會是否配合,都還未可知。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南海將成為中菲博弈的主戰場,而仁愛礁,只是這場較量的冰山一角。
馬科斯借東盟主席國身份炒作南海問題,表面是推動合作,實則是多線操作,圖謀借助外部勢力對抗中國。中方保持定力、掌握主動,南海局勢未來走向仍將取決于各方理性與克制的選擇。
信息來源:
[1]菲律賓當扮演好東盟橋梁角色 環球時報
[2]菲律賓頻繁侵權挑釁、制造事端,中方奉勸:早日迷途知返 南方網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