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屁股爛了!是你打針打的!”當彭某甲攥著發炎的臀部沖進診所時,誰都沒想到這竟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苦肉計”——他臀部的紅腫不是醫療事故,而是同伙彭某偷偷注射汽油的杰作。
這起發生在湖北湖南兩省的連環敲詐案,堪稱“碰瓷界”的教科書級操作:兩人專挑個體內科診所下手,彭某甲先假裝患尿道感染求診,要求臀部注射抗生素;待診所醫生完成操作后,彭某再神不知鬼不覺向同一部位注射汽油,人為制造“嚴重感染”。待“患者”帶著潰爛的臀部折返,兩人便以“醫療事故”為由威脅索賠,三起案件共勒索3萬余元。
你說荒誕?可這恰恰是利用了小診所“怕麻煩、想息事寧人”的軟肋。
試想,個體診所本就資源有限,一旦卷入“醫療糾紛”,怕影響口碑、怕耽誤接診,往往選擇“破財消災”。而犯罪分子正是吃準了這種心理——他們要的不是“公平”,而是“怕事”的醫生主動掏錢。
但這次,法律給了最硬氣的回應:彭某獲刑一年、罰金一萬,彭某甲獲刑十一個月、罰金八千,作案工具手機錢包全數扣押。法官說得明白:“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威脅要挾索財,就是敲詐勒索!”
可這事兒,真能全怪醫生“軟弱”嗎?換位想想,當你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患者,突然遇到一個“主動要求注射”“事后劇烈反應”的“病人”,第一反應是不是“是不是我操作有誤”?更別說,個體診所沒有專業的法務團隊,面對威脅時,能想到“醫療鑒定”的又有幾個?
所以,這次判決更像一記警鐘——它不僅懲治了騙子,更教會醫生們“硬氣”的底氣:遇到索賠別慌,先要求做醫療鑒定明確責任;遇到威脅別慫,直接報警讓法律來“斷案”。畢竟,“私了”只會讓騙子更囂張,“公了”才能讓行業更清朗。
想起法官說的一句話:“這種犯罪不僅搶錢,更在砸醫生的飯碗、毀行業的根基”。這話一點不假。如果每次遇到勒索都選擇妥協,只會讓更多歹徒盯上診所;可要是每個醫生都敢站出來說 “我要鑒定、我要報警”,壞人自然就沒了市場。
最后想說:面對惡意要挾,沉默不是金,反抗才是光。
畢竟,這世道,從來都是“邪不壓正”——不是因為正義有多強大,而是因為總有人愿意為它站出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